- 年份
- 2024(6469)
- 2023(9295)
- 2022(7799)
- 2021(7005)
- 2020(5526)
- 2019(12688)
- 2018(12473)
- 2017(22880)
- 2016(12616)
- 2015(14191)
- 2014(14285)
- 2013(14384)
- 2012(14168)
- 2011(13301)
- 2010(13687)
- 2009(12587)
- 2008(12554)
- 2007(11834)
- 2006(11013)
- 2005(10183)
- 学科
- 济(60247)
- 经济(60185)
- 管理(30741)
- 业(29262)
- 地方(23084)
- 中国(22109)
- 企(20938)
- 企业(20938)
- 农(18818)
- 方法(15512)
- 业经(14949)
- 学(14325)
- 农业(13110)
- 地方经济(12477)
- 数学(12170)
- 数学方法(12010)
- 发(11443)
- 融(11366)
- 金融(11365)
- 制(10998)
- 财(10757)
- 银(10713)
- 银行(10681)
- 行(10486)
- 和(10072)
- 贸(9892)
- 贸易(9877)
- 环境(9803)
- 理论(9335)
- 易(9297)
- 机构
- 大学(187936)
- 学院(187827)
- 研究(76992)
- 济(73728)
- 经济(71909)
- 管理(60968)
- 中国(57853)
- 理学(49388)
- 理学院(48618)
- 科学(48361)
- 管理学(47563)
- 管理学院(47217)
- 京(43571)
- 所(41475)
- 农(37587)
- 研究所(37189)
- 财(35180)
- 江(34879)
- 中心(33973)
- 范(30285)
- 师范(29927)
- 农业(29103)
- 北京(28645)
- 业大(28053)
- 院(27775)
- 州(27448)
- 省(27058)
- 财经(25880)
- 师范大学(23872)
- 科学院(23569)
- 基金
- 项目(114856)
- 科学(87979)
- 研究(86100)
- 基金(78006)
- 家(69612)
- 国家(68903)
- 科学基金(55979)
- 社会(52147)
- 社会科(49033)
- 社会科学(49022)
- 省(47319)
- 基金项目(40090)
- 划(40068)
- 教育(39004)
- 编号(35645)
- 自然(34485)
- 自然科(33557)
- 自然科学(33546)
- 自然科学基金(32927)
- 发(32058)
- 资助(32013)
- 成果(31675)
- 课题(27894)
- 重点(27351)
- 发展(25556)
- 展(25082)
- 部(24241)
- 创(23388)
- 年(22343)
- 创新(21913)
共检索到325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铁城 李希圣
论述了吴越先后五主,对两浙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所做出的历史贡献。重点对吴越国的税收,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海上通商与国际贸易及杭州地区的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吴越国,两浙地区,开发建设,历史贡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东玲
宋代涉商诗中有大量关于两浙地区城市商贸活动的描写,形象展现了浙地城市商贸经济的发展新变。这种新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重商好贾之风日炽,从商人数激增,兼商社会身份多元化;二是城市商贸格局突破传统,商点布局与经营时段趋于自由,行业街市大量涌现;三是浙商的商贸文化心理发生新变,广告策略富于创造性,品牌、质量意识两极分化,神佑意识得以强化,并外显为各种商业崇信习俗。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永昊 徐吉军
宋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发展长河中承上启下、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宋代“点茶法”在中华茶饮文化中独树一帜;宋代茶制利于军备并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茶道文化促成了中华茶文化重教崇德传统;宋代全面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文学艺术珍宝,成就了中国茶器具文化的美学高峰,创造了宋茶文化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的奇迹。当今,我们应吸收宋茶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其优秀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为当代发展所用,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和”韵,以茶和天下的胸襟,助推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扩大对外开放;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德”韵,弘扬中华茶道文化和传统美德;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雅”韵,共筑文化供给侧精品化和大众化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新”韵,鼓励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创造。
关键词:
宋茶文化 历史贡献 宋韵文化 当代价值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茂
长征前张闻天撰写社论,较早地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思想,为红军长征公开动员提供"总根据";长征开始后张闻天带头支持毛泽东,促成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和长征军事转折的实现;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最早系统地阐述党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到达陕北后及时提出并积极推动党和红军实行战略转变,妥善处置张国焘分裂事件,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论桑巴特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兼论其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马颖威尔纳·桑巴特(WernerSombart)是德国新历史学派中的一位颇有争议的代表人物。他主要从事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同新历史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相比,他的著述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保香 赵淑玉
世纪之交,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开发西部,是毛泽东“合理布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两个大局” 西部大开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倪延年
从整体认识,建国前的华侨中文报刊在客观上发挥了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思想传统、优秀文化传统、传播五四运动的反封建精神和响应新文化运动、宣传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声援国内反对蒋介石集团封建专制的斗争等功能;在沟通华侨和祖国的联系;增进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支援祖国的民族解放斗争和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关键词:
华侨中文报刊 媒介功能 传媒与文明传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钟周
The crux of this thesis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respec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s it is being pushed to the forefront of development in the most rapidly growing economy in the world. The earlier chapters illustrate certain fundamental traits and contexts that provi...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俊华
杭州商人是浙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来看,杭州上千年的商业历史支撑了江浙一带的商帮的繁荣;从现状来看,鲁冠球、宗庆后、冯根生、马云等杭州商人已成为浙商的领军人物。杭州商人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商业道德,又体现出"品质创业、和谐创新"的典型特色。杭州商人也为浙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杭商 浙商 文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简新华 曾宪明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正确有效地解决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关键。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民生
汴京饮食集中反映了古代都市酒店业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成规模的酒店业的开端,引起当代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赞扬。另一成就是北馔、南食、川饭、素食四大风味菜系在汴京诞生,成为历史上第一座风味美食之都。源自汴京、流传至今的糖炒栗子和宋嫂鱼羹,已成为北宋灭亡的物质符号,衍生了历史教育功能。汴京改变、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是中国饮食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首先在开封市民中,将大众的饮食需求从果腹提高到享受,并在中华文明的饮食基础上注入了浓重的汴京元素。
关键词:
北宋 饮食 汴京 酒店 菜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俊涛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图书馆组织,北京(北平)图书馆协会通过行业交流等途径向国民政府与社会公众表达了图书馆界的呼声,推动了近代图书馆与相关领域的变革。本文通过史料整理与分类,发现协会在古籍禁运、收集散佚图书、公共图书馆建设、学科建设、图书管理、税制改良、图书交换、邮运减免、信息公开、新书呈缴、版页整合等方面均有助力。总体而言,其历史贡献主要有四:保护图书遗产、推动图书馆建设、推动相关政策变革与推动出版行业变革。
关键词:
近代 北京图书馆协会 历史贡献 图书馆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实施"156项"建设项目,对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它启动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模式;促进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打下了改革开放的工业化技术基础;奠基了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制药工业等基础工业体系;催生了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工业、电子工业、兵器工业等国防工业体系;形成了全国若干重要的工业基地。"156项"建设项目是中国建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奠基石,是后发国家推进工业化发展的成功案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言 曹均学
蔡和森通过对俄国革命的系统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主张用俄国模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俄国式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用公有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无论是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纲领的制定,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在政治、党建和经济方面的见解,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也同样有着相当大的借鉴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战平
应美国科学学会主席团理事会的要求 ,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前任主席特鲁迪·贝拉多·哈恩(T .B .Hahn)从 5个方面阐述了 2 0世纪情报学对世界的最重大贡献。本文作者受此启发 ,从 7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历史贡献 ,借此与国内同仁展开讨论
关键词:
情报学 理论研究/历史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