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
2023(1345)
2022(1140)
2021(1135)
2019(1931)
2018(1926)
2017(3371)
2016(1820)
2015(2207)
2014(2176)
2013(2061)
2012(1951)
2011(1961)
2010(2163)
2009(2168)
2008(2234)
2007(2274)
2006(2041)
2005(2047)
2004(1963)
作者
(6159)
(5144)
(5013)
(4859)
(3186)
(2440)
(2297)
(2059)
(1927)
(1901)
(1870)
(1750)
(1739)
(1691)
(1562)
(1561)
(1547)
(1470)
(1386)
(1381)
(1363)
(1337)
(1289)
(1200)
(1166)
(1162)
(1137)
(1074)
(1063)
(1003)
学科
(7821)
经济(7809)
管理(5094)
教育(4717)
(4478)
(3966)
企业(3966)
(3480)
理论(3018)
中国(2801)
(2433)
思想(2430)
政治(2225)
方法(2072)
业经(2036)
思想政治(2003)
政治教育(2003)
治教(2003)
德育(1986)
(1938)
(1926)
(1839)
(1547)
金融(1546)
(1516)
地方(1515)
银行(1515)
(1514)
(1462)
(1428)
机构
大学(36495)
学院(34298)
(11884)
研究(11790)
经济(11553)
管理(9670)
中国(8641)
(8088)
(7648)
师范(7634)
理学(7605)
理学院(7421)
科学(7420)
管理学(7244)
(7231)
管理学院(7168)
(6247)
师范大学(6174)
(5992)
财经(5583)
研究所(5524)
北京(5270)
(5118)
(4948)
中心(4872)
教育(4855)
(4497)
经济学(4048)
财经大学(3924)
(3675)
基金
项目(16683)
研究(13939)
科学(12962)
基金(11506)
(9624)
国家(9488)
社会(8932)
社会科(8332)
社会科学(8328)
科学基金(7798)
教育(6916)
成果(6580)
(6257)
编号(6065)
基金项目(5657)
(5474)
课题(4605)
资助(4323)
(4055)
(3980)
自然(3969)
重点(3922)
自然科(3873)
自然科学(3872)
自然科学基金(3804)
项目编号(3771)
(3746)
(3583)
(3577)
阶段(3570)
期刊
(17881)
经济(17881)
研究(14451)
教育(8770)
中国(8295)
(6721)
学报(6713)
科学(5215)
大学(5200)
学学(4566)
财经(4481)
(3909)
管理(3906)
(3528)
图书(3492)
(2787)
金融(2787)
书馆(2659)
图书馆(2659)
问题(2569)
技术(2384)
(2347)
农业(2190)
经济研究(2106)
社会(2069)
(2029)
论坛(2029)
(2013)
业经(1977)
职业(1862)
共检索到58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徐拥军  王露露  
吴宝康是新中国档案学和档案教育的奠基人及创立者,其档案思想经历了从文书档案工作到科技档案工作、从档案实体管理到图情档信息管理、从以利用为纲到以信息资源开发为中心、从注重调查编研到注重主动服务、从历史辅助学科到档案学科体系等变化,其演变过程离不开吴宝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深厚的文化根基、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坚韧的品格心性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张斌  杨文  
作为新中国档案学的重要奠基者、建设者和见证者,吴宝康在科技档案管理方面进行许多重要探索。他重视科技档案的概念、分类、特点和价值研究,丰富科技档案管理基础理论;他提出科技档案管理的流程和环节,并就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宏观管理和控制提出构想,促进科技档案的科学化管理;他提倡开发科技档案资源为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服务,以充分挖掘科技档案的价值;他建立科技档案管理专业,丰富科技档案管理学学科体系,拓展了科技档案的研究范畴。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闫静  徐传信  
学人研究是档案学研究的一块重要领地,是档案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吴宝康这一档案学界重量级人物为例,作为研究对象的吴宝康档案思想研究,是将吴宝康视为单一的研究个体,重点研究他的档案学术观点、档案教育理念、档案专业情怀等方面;作为研究视角的吴宝康档案思想研究,已不仅将吴宝康视为一个人物表征,而是作为一种媒介、一个切入口,研究重点在于由学人看时代背景、由学人评历史事件、由学人论关涉人物。而从学术史意义上扩宽吴宝康档案思想研究路径,则从更高层面上将学人研究转向更广阔的领域,立足学科发展、追溯学术传统、把握学术脉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赵彦昌  苏亚云  
当前,学术界对于吴宝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生平及其在档案学术研究、档案教育、档案事业上的贡献进行探讨,为读者多方位展示了吴老的传奇人生和他在档案学术研究、档案教育和档案事业上的成就,也展示了吴老的伟岸英姿,让读者对吴老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研究主题不够多样、创新性不足、研究成果的种类不够丰富,需要档案人继续对吴老进行多方位、创新性探讨,以期全面展现吴老在档案界的风采和学习吴老档案学术研究和档案教育的精华。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志强  
在清末立宪改革的浪潮中,学者型法律官员董康曾接受清政府的委派,考察当时被认为西化改革获得很大成功的日本法律制度,董康着重考察了裁判、监狱两项,尽管在日本仅仅8个月的短暂时期,但对董康的法律思想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文章以董康的日本游历为例,结合其赴日考察前后思想、认识的变化,分析东亚共同体建设所需要的认识因素、理论基础以及前景发展共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梅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好与坏,决定因素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等。文章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先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才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升和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和质量,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先良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职工生活工作方式日益多元化,职工生活也由石油庄园逐步融入社会,由集中居住变为分散居住,生活方式的变化给职工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8小时以外发生问题的概率越来越高。文章认为,实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档案管理,能对职工思想进行全天候掌控,真正把职工管理从8小时之内延伸到8小时之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倪义芳  吴晓波  
战略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与市场竞争紧密相联的,同时技术的变革也会促使战略管理思想发生根本的变化。本文按时间顺序,从市场竞争和当代新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规律,对战略管理的主要思想流派作一探讨。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王珊  李晓岑  李玮  
清代吴煦档案中保存有1000余件珍贵的公私信札,这些信札均是彩笺,本文对其中部分彩笺纸张的规格、帘纹、厚度等信息作了初步调查,总结了吴煦档案彩笺的题材、涉及笺铺和主要加工技术,分析了其中2枚仿制薛涛笺的纤维配比和填涂料,以期为研究我国传统的艺术加工纸和开展彩笺文物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松庆  
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在物理学的多个领域里成就卓著,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一位物理教育家,了解他的人并不很多。实际上,他既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几十年的科学教学生涯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科学教育经验,形成了深邃的科学教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世界一流和在中国物理学界独当一面的科技和教育人才,堪称科学教育巨匠。本文拟从七个方面简述吴大猷先生的科学教育思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闫静  
[目的/意义]随着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原3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档案学亟需进一步解析和思考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探索如何继承和发展档案学的学术传统。[方法/过程]通过历时性分析梳理档案学近百年来的学科独立化历程、学科归属的变迁对学科发展的影响,通过共时性分析梳理档案学的学科特质,提出档案学在未来发展中“创新”的同时不忘“守正”。[结果/结论]需要档案界在一级学科更名背景下进一步明晰档案学科发展取向、学科发展指归和学科发展使命,在“创新”的同时坚守档案学科的独立性、坚守档案学科的“历史品格”、坚守档案学科专业化的基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于庆翱  
档案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记录工具。笔者论说其不足,并非是孤立地非难它,而是把它置还于文献范畴之中,通过与图书、情报、资料的比较,从利用的角度来评论其不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魏耀文  
论档案利用魏耀文(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210014)档案利用是全部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全国档案利用情况很不如人意,需要认真研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一、档案利用率分析所谓档案利用率,是指档案调阅数与馆藏档案总数的比率。何谓合适的利用率,目前国...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耀林  
档案保护起源很早,在经历了经验性总结、专业化分工以及此后自然科学的应用之后,开始朝着科学化的道路前行,最终促成了二战后档案保护科学的形成。在我国,档案保护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经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起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停顿、改革开放后的重新起步、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蓬勃发展后,档案保护在"技术观""管理观""记忆观""遗产观""安全观""平台观"方面不断发展,为保护档案的专业活动融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发展的动力。"十三五"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档案保护需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创新,主要包括安全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防灾创新、项目创新、标准创新、技术创新、队伍创新、平台创新和成果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