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0)
- 2023(2174)
- 2022(1803)
- 2021(1677)
- 2020(1382)
- 2019(2841)
- 2018(2847)
- 2017(4975)
- 2016(2627)
- 2015(2799)
- 2014(2597)
- 2013(2562)
- 2012(2526)
- 2011(2383)
- 2010(2517)
- 2009(2474)
- 2008(2472)
- 2007(2476)
- 2006(2192)
- 2005(2069)
- 学科
- 济(9505)
- 经济(9497)
- 管理(6652)
- 业(5872)
- 企(4995)
- 企业(4995)
- 学(4488)
- 理论(3395)
- 农(3213)
- 中国(3200)
- 业经(2961)
- 教育(2787)
- 制(2472)
- 财(2331)
- 方法(2295)
- 贸(2135)
- 贸易(2134)
- 和(2127)
- 农业(2072)
- 易(2059)
- 融(1862)
- 金融(1861)
- 地方(1829)
- 体(1820)
- 银(1795)
- 银行(1794)
- 草(1757)
- 行(1729)
- 教学(1586)
- 发(1568)
- 机构
- 大学(43872)
- 学院(43661)
- 研究(15554)
- 济(13605)
- 经济(13242)
- 管理(11741)
- 中国(11017)
- 科学(10690)
- 京(9644)
- 理学(9248)
- 理学院(9075)
- 管理学(8835)
- 管理学院(8744)
- 所(8608)
- 范(8441)
- 师范(8364)
- 财(7855)
- 研究所(7739)
- 农(7613)
- 江(7439)
- 师范大学(6660)
- 州(6452)
- 中心(6293)
- 北京(6237)
- 业大(6159)
- 财经(6037)
- 农业(5952)
- 经(5289)
- 教育(5286)
- 省(5129)
共检索到70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聪
常州吕氏才女之一、晚清女词人吕景蕙的词集《纫佩轩诗词草》存词30余首,题材内容可分为3类:书写兄(姐)妹情谊的作品,抒发闺中情绪的词作和为他人诗(词)集、画作题词之作。艺术上则有3个显著特色:在写作手法上,以常景写深情;在意象运用上,喜用冷寂的意象合成意境;在抒情方式上,表情达意较为直白。
关键词:
吕景蕙 《纫佩轩诗词草》 女性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启伟 王翔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博大精深的文化概念,文本中体现出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在概念整合理论四空间认知模式的指导下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英译,能有效地避免翻译过程中的误译。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解读苏东坡诗词的英译过程,可以验证概念整合理论四空间认知模式对翻译的指导意义,从而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提供借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蓓蕾
李清照诗词在表现女性独有的自我生命意识、文化审美情趣和柔美心灵空间的同时,努力冲破封建传统束缚,大胆展露内心真实的人生感受、抱负追求和理想信念,以"文人士大夫"的人格信仰在诗词中表达对国事的关心,对政治的态度,对个性意识的追求,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肯定,俨然一位自信洒脱、慷慨奔放、忠于真我、豪气干云的须眉男子,颇具大丈夫气概。她的诗词蕴含丰富凝重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而从她的诗词中散发出的刚正不阿、坚韧独立的人格魅力同样感动读者。
关键词:
李清照 诗词 男性心理 真性情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民
朱生豪将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味的口语化散文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不是诗词,但在诗意的表达上,胜似诗剧的特点。朱生豪的译文押韵的地方较多,句式整齐,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对比的形式,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整齐美的特点,符合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他的译文在准确的基础上符合汉语读者对诗歌和戏曲的审美欣赏习惯。他翻译莎剧的成功是与他具有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和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分不开的。
关键词:
朱生豪 莎士比亚戏剧 诗词创作 译文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敏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还是用来表达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人生经历的感悟的重要方式。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发展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智慧圈及其相互关系(人地关系)等,因此地理事物和现象常常作为诗词中被赋予浓郁主观情感色彩的客观景象,成为诗人笔下绝美的地理意象,是诗词的底色。古典诗词中的地理意象客体通常由植物、动物、气候气象、地貌、水体等自然地理要素和民风民俗、农田农事、城市集镇、
关键词:
古典诗词 教学应用 地理意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大华
三首构思奇特的数字诗词乐大华由于汉字中的数字结构特殊,所以古往今来,在我国产生了以数字为题材的灿烂文化,现采撷三首数字诗词以飨读者。传说西汉时期,四川有位名叫司马相如的才子,赴京都(今西安)参加科举考试,被委任为中郎将.这时司马相如却迷恋上了长安的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徐利华 马兴祥
大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目的是传承诗词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挖掘诗词中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对作家生平经历、思想心态的讲授是古代诗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必须重视诗词格律的教学,鼓励学生学习诗词吟唱并积极参与古典诗词的创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际兰
苏轼曾十几次来到常州,并终老于此。他的诗词反映了常州在他心目中具有不可比拟的地位,描绘了常州"多君子"、好风光、宜归隐的形象,抒发了他对常州的眷恋之情。查考他的诗词,可以发现宋代的常州是君子之邦、鱼米之乡和归隐佳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平
毛泽东不仅是革命领袖 ,而且是诗人与哲人。他将伟岸豪放的气质贯注于诗 ,使之呈现出博大阳刚之境 ;将对宇宙人生的哲理颖悟融而为诗 ,使之充盈着深泓浩壮之气 ;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新美构想化而入诗 ,使之荡漾着浪漫雄奇的神韵。这是毛泽东诗词崇高美的三大特征
关键词:
毛泽东 诗词 意象 崇高美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际兰 李静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诗词题材广泛,意象丰富,语言生动,风格独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其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该词的3个英译本呈现不同的诗性特征:许译本最具音象美,林译本最重义象美,华译本最有事象美。文章比较分析了3个英译本的诗性特征,深入探讨了译者的翻译风格和常用的诗词翻译策略,旨在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形象的合理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