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2)
- 2023(3545)
- 2022(3074)
- 2021(2876)
- 2020(2341)
- 2019(5198)
- 2018(5127)
- 2017(9027)
- 2016(4906)
- 2015(5476)
- 2014(5386)
- 2013(5182)
- 2012(4916)
- 2011(4688)
- 2010(4985)
- 2009(4537)
- 2008(4665)
- 2007(4334)
- 2006(4012)
- 2005(3736)
- 学科
- 济(23071)
- 经济(23054)
- 管理(16513)
- 业(14496)
- 企(12984)
- 企业(12984)
- 方法(7807)
- 制(6198)
- 中国(6119)
- 数学(5974)
- 体(5910)
- 数学方法(5910)
- 农(5849)
- 业经(5518)
- 财(5490)
- 学(4988)
- 理论(4588)
- 教育(4161)
- 地方(3841)
- 融(3650)
- 金融(3649)
- 和(3645)
- 体制(3510)
- 划(3485)
- 环境(3479)
- 务(3470)
- 财务(3453)
- 财务管理(3446)
- 贸(3439)
- 贸易(3435)
- 机构
- 大学(78408)
- 学院(76592)
- 济(31541)
- 经济(30858)
- 研究(27300)
- 管理(27215)
- 理学(22671)
- 理学院(22406)
- 管理学(22110)
- 管理学院(21948)
- 中国(19741)
- 京(16201)
- 财(15808)
- 科学(15020)
- 所(13473)
- 财经(12371)
- 江(12306)
- 研究所(11952)
- 范(11878)
- 师范(11826)
- 中心(11574)
- 经(11192)
- 农(10670)
- 北京(10211)
- 州(9962)
- 经济学(9744)
- 院(9740)
- 师范大学(9558)
- 业大(9278)
- 财经大学(9142)
- 基金
- 项目(45794)
- 科学(36548)
- 研究(36256)
- 基金(33275)
- 家(28570)
- 国家(28317)
- 社会(23981)
- 科学基金(23977)
- 社会科(22614)
- 社会科学(22605)
- 省(17449)
- 教育(17281)
- 基金项目(16937)
- 划(14877)
- 编号(14676)
- 自然(13760)
- 成果(13538)
- 自然科(13417)
- 自然科学(13415)
- 自然科学基金(13156)
- 资助(13083)
- 部(10969)
- 课题(10944)
- 重点(10676)
- 国家社会(10103)
- 发(9773)
- 教育部(9748)
- 性(9725)
- 制(9482)
- 创(9352)
共检索到123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柳亦博 李倩
后工业社会呼唤的是一种积极寻求合作的治理模式,政府需要引导并帮助市场和社会组织真正成长为地位平等的治理主体,重构一种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动态合作治理。动态合作治理的实现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建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根据公共服务的产品属性,确立多元主体的治理权责和合作路径;其次是在合作治理的逻辑下,建构动态的治理循环系统,从而使得合作治理能够具有长期而持续的有效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茂华
世界经济正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过渡,并从就业的产业分配、职业分配等诸多方面对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在总体上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后半阶段,但仍无法摆脱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一些特征,并受之影响和制约。为此,从就业总体态势、分产业就业、分行业就业、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劳动者技能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就业状况进行动态描述,并对其发展趋向作出综合判断。
关键词:
后工业化 就业 制造业 服务业 中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宗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驱动与碳减排的全球共同行动,提前结束了我国的工业化时代,自"十二五"开始,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并没有割裂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与增长中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工业化方式及工业比重将发生质的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焦音学 柏培文
劳动收入份额作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市场化改革以来与产业结构变迁、数字经济兴起等诸多现象交相呼应,需要从产业层面深入探索。研究发现:(1)三大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且二、三产业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格局的主要动力。(2)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特征主要形成于市场化建设初期,第二产业主要形成于市场化建设后期,第三产业则是整个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对二、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积极影响,但对第一产业影响不明显。未来随着经济深化发展,我国需要从产业针对性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和完善地区分配制度等方面改善劳资收入分配格局。
关键词:
三大产业 劳动收入份额 数字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陆军 林冠廷
文章通过描述当前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农村流动人口转移的现状,指出当前后工业化时代与城乡结构并存的特征。基于此,文章综述了经典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以及相关研究的演进,对服务业进行定义与分类,进而指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得出经典的二元城乡结构理论无法适用于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背景,需要新的理论进行研究。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服务业定义 后工业时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芳萍 张锐 吴文清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逐步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土壤污染以其具有隐蔽性、危害的滞后性、不可逆转性等特征,蕴藏了巨大的危害和风险。通过分析近年来环保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公众环保意识、环保科技水平等影响因素,认为环境修复机遇与风险并存。在问题突出的现今,需要深化创新产业投融资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实现资金的筹措,并在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大的产业链环节上掌握世界领先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环境修复的竞争力。
关键词:
后工业化 环境修复 投融资机制 创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宏伟
中国经济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中国建筑业全面进入工业化时代,行业长期沿用的经济效率比较优势战略已经不可持续。在新的条件下,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后工业化时代中国建筑业市场呈现新的特点,应重塑企业战略,以系统创新实现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建筑业 后工业化 发展战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炳才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波动性、曲折式增长,以及出现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化、城镇化步伐减慢、人口趋向下降现象,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可能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其特征是:经济增长走向现代化增长、增长的结构性特征更突出、难以出现轮动式结构性增长、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趋向弱化等。为保持我国经济未来适度增长,需要进行若干方面的政策创新。一是创新全球化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等。二是创新财政政策,推动土地出租和入股,将住房租赁化,将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基金化、股权化等。三是创新货币、金融监管政策,保持汇率稳定和升值,提升人民币信用,倡导主权货币跨境履行货币职能,对金融风险实时监管等。四是推动科技创新,利用组织优势,进行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系统集成;走科学化、数字化制造之路;拆分行为动作、思维步骤,走向智能化制造。
关键词:
后工业化时代 增长特征 宏观政策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长生
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率先进入了信息化或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因此,近年来,在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以工业化为研究主题的发展经济学已经落后甚或过时了。显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把“信息化”看作替代“工业化”的一个概念,甚至将二者相互对立起来。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涵义及其与信息化的关系,就决定了对发展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纯元
从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美国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美国图书馆界的外部信息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比如,信息中介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信息的有偿服务、政府部门信息处理和运营的私有化等等。这些变化都给图书馆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美国的图书馆情报学界明显地形成了二种对立的理论思潮。一种认为,不论美国社会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文泉 陆铭
本文利用2008年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来考察服务业内人力资本外部性,发现城市的人力资本对于服务业企业产生的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大企业中。然后,将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来源细分为行业内企业间、服务业行业间、制造业三个部分,结果发现来自行业内企业间、服务业行业间的人力资本外部性会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加强,而来自制造业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则随着城市规模增大而减弱。最后,考察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机制,发现行业内企业间和服务业其他行业间高技能交流产生的人力资本外部性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加强,而与制造业高技能交流产生的外部性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减弱。本文的含义是,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大城市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越来越...
关键词:
人力资本外部性 服务业 城市规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纪明 梁东黎
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大国结构变迁的重要特征是资本和劳动由非服务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基于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大国结构变迁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增长,但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增加及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对平均经济增长率贡献程度微弱,资源再配置的综合作用对经济增长率提供负0.16个百分点的贡献,导致经济大国在后工业化时代平均经济增长率水平相对较低。维持制造业的投资水平以保持适度的工业化水平以及对从非服务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行适当的再就业培训,是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大国维持高经济增长率水平的必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陈妍
西方大国工业化完成的标志有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比例高,工业经济比重达到相当高度,城镇化率与非农就业比重大幅提高,工业重大技术及对经济社会和世界产生极大影响,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影响大,成为贸易大国。后工业化时期,呈现出人均GDP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由扩大向缩小转变,服务业占比上升,工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与就业人数明显下降,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大企业做大做强、小企业做精做专、各类企业大协作,工业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工业优势与特色产业深刻影响世界,工业外贸占世界份额大等主要特征。
关键词:
大国工业化 标志 特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力
未来单纯依靠工业化推动经济已经走向尽头,随着外需逐渐转向内需,城市化仍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本文首先利用logistic函数预测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水平,其次利用主成分法降低纬度并确定权重,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结果发现中国未来仍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其城市化的拐点将在2017年出现;但同时中国各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良莠不齐,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质量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而经济潜力因子和环境因子应该被赋予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综合评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学英
中国正在步入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后工业化时期,技能型人力资本是该时期的主导资本形态,低价劳动力红利正在枯竭,必须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方能顺利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改变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分工格局。这是一个通过技能型人力资本投资赋予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技能的绝佳契机,可将第一代农民工定位于初级技能型人才,将第二代农民工定位于中高级尤其是中级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后工业化时期 农民工 技能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