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0)
2023(12624)
2022(10649)
2021(9880)
2020(8008)
2019(18267)
2018(18060)
2017(33434)
2016(18066)
2015(20550)
2014(20448)
2013(20231)
2012(19424)
2011(18075)
2010(18472)
2009(17366)
2008(17430)
2007(15711)
2006(14305)
2005(13691)
作者
(52073)
(43501)
(43350)
(41176)
(28066)
(20901)
(19653)
(16758)
(16714)
(15685)
(15286)
(14536)
(14341)
(14276)
(13902)
(13434)
(12928)
(12697)
(12677)
(12271)
(11468)
(10662)
(10424)
(9998)
(9875)
(9744)
(9705)
(9678)
(8748)
(8610)
学科
(82395)
经济(82280)
管理(54077)
(49955)
(39915)
企业(39915)
中国(29023)
方法(27050)
数学(22881)
数学方法(22715)
(22593)
(21395)
(20971)
地方(20369)
业经(19386)
(17356)
贸易(17339)
(16861)
(16544)
银行(16528)
(16121)
金融(16118)
(16058)
(14935)
农业(14683)
(14377)
环境(13553)
(13479)
(11995)
财务(11951)
机构
大学(271146)
学院(267677)
(119841)
经济(117550)
研究(101890)
管理(95087)
中国(80077)
理学(78975)
理学院(77981)
管理学(77036)
管理学院(76487)
(59777)
(59302)
科学(56157)
(51848)
研究所(46044)
财经(45149)
中心(44308)
(41844)
(40945)
(40214)
北京(39437)
(38648)
经济学(38432)
师范(38364)
(36119)
经济学院(34264)
财经大学(33243)
(33237)
业大(32673)
基金
项目(163030)
科学(129590)
研究(125555)
基金(119113)
(102425)
国家(101532)
科学基金(86118)
社会(82994)
社会科(78732)
社会科学(78716)
基金项目(60934)
(60821)
教育(57497)
(52316)
自然(50424)
编号(49865)
自然科(49197)
自然科学(49182)
资助(48780)
自然科学基金(48349)
成果(44030)
(40269)
(38355)
重点(37490)
课题(36469)
(35554)
国家社会(35351)
(33726)
教育部(33575)
发展(33420)
期刊
(146573)
经济(146573)
研究(95142)
中国(64219)
(46665)
(39957)
管理(39398)
学报(38269)
科学(37144)
教育(35641)
(32382)
金融(32382)
大学(30465)
学学(27912)
农业(26940)
财经(24635)
经济研究(23768)
业经(22435)
技术(21998)
(21402)
问题(19407)
(17849)
世界(16774)
国际(16661)
(14544)
图书(12984)
技术经济(12705)
(12694)
论坛(12694)
现代(12167)
共检索到443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震  周云亨  王萍  
冷战结束后,中国已日益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发展海权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理所当然的选择。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对中国发展海权持有疑虑与否定的态度,并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方向,即台湾代表的东向,南海代表的南向和印度洋代表的西向采取了遏制手段与措施。美国因此成为中国海权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冷战结束后太平洋已成为世界海权体系的轴心地带,中美分别是太平洋两岸地缘重心国家,中美之间在海权领域的关系已日益占据主要地位,取代了冷战时代美国和苏联在海权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在海权领域的制约与反制约斗争还将得以延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震  方晓志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其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作为传统的海洋强国,美国充分认识到其霸权是建立在对海洋控制的基础上的。进入后冷战时代,美国强化了对海洋的控制。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并开始大力发展海权。作为连接中美两国的唯一地理媒介,海洋事务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议程。两国在海权领域不仅有矛盾,也有合作。由于太平洋成为世界海洋体系的轴心地带,中美两国成为世界海洋战略格局中的主要国家,这种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中美海权合作主要包涵科技、经济、安全等领域,并且由于主客观因素,中美海权合作有深化的趋势,未来有可能成为推进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的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光海  杨震  
机制霸权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后冷战时代美国对这种形式的霸权的倚重呈日益增强趋势。本文从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的关系的角度入手 ,对美国加强机制霸权的原因和战略意图进行了探讨 ,并以联合国安理会和北约为例 ,分析了美国对待现存国际安全机制的不同态度和政策及其所依据的标准和原则。最后 ,文章还从宏观上对美国机制霸权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仲  
冷战结束后 ,克林顿政府几经调整 ,于 1995年提出了“参与和扩展”的全球战略 ,并在 1997年发展成为“塑造———反应———准备”战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 ,美国对外政策霸权色彩日益浓厚 ,想建立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的图谋也日益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桂银  
自由国际主义是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有着巨大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国际秩序主张和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不同时期,自由国际主义及其各项分支流派和理论,例如温和派和激进派,通过"旋转门"机制对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纲领和议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自由国际主义始终有着两面性,包括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共识与分歧,以及扩张和参与两种政策孰重孰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思正  
90年代开始,结束了东西方在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上长达四十余年的对抗,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后冷战时代.但是如何概括后冷战时代的特征,还须等待历史的进展.因为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一些情况,一时难以判断其走向,某些可能只是过渡性现象,某些可能是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或有助于认识后冷战时代世界经济的特征.后冷战时代的来临,远比人们预料的要快.柏林墙拆毁后,加速了东欧旧体制的崩溃,随着1991年底叶利钦替代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瓦解,建立了松散的包括前十一个加盟共和国的独联体,俄罗斯走上了西方体制的道路.由于体制的变更并未经过一定时期的酝酿和培育,匆促地采纳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中强  
冷战后 ,中东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有进一步突出之势。于是 ,美国制定了对中东加强民主攻势、致力于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实行军事介入和控制等中东战略。不过 ,美国的中东战略目前也面临诸多挑战。美国中东战略的实施给中国安全环境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增华  
二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海军继续受到重视的同时,海上行政执法力量异军突起。中国发展海权,一方面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另一方面,应当整合海上行政执法力量;此外,还应建立海军和海上行政执法力量之间的协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腾蛟  
冷战后,美国依据复杂、动态的现实,加紧调整和转型公共外交,突出公共外交战略的地缘政治性,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策略,强调以公众为主体的双向交流,推动公共外交向多中心、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但是,由于美国继续奉行霸权主义战略,其言辞与行为严重背离,使得公共外交的有效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燕  
在全球运输服务贸易中,海运已成为无可替代的主要方式,被世界各国普遍视为贸易支柱型行业。近年来,中国海运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然而,在此过程中,国内船舶登记制度严苛、海运船队结构不合理、港口物流基建不完善等现实情况,严重制约中国海运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对此,应组建有国际话语权的海运航母,推进低效能船舶报废执行,创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拓宽海运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以此促进海运服务贸易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杜农一  
合作安全作为国际社会复合相互依赖这一发展大势的必然逻辑,体现出了冷战后国际社会在安全思维上的理性回归。它主张在国家间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以渐进、开放、非军事和机制化的方式,来实现共同安全和综合安全目标。其中,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并践行着的新安全观,作为中国特色的合作安全思想的集中体现,有力兼顾了国家个体安全利益和国际社会整体安全利益,对于构建和平有序的国际安全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宫笠俐  
冷战结束后,环境议题成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其纳入日本对外战略框架有着深刻的国内社会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以对外输出资本和环保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日本环境外交战略在树立环保大国形象及提高国际声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公益性的实施方式并没有改变其作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利益性本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萧琛  王直  
后冷战时期美国新型“失业潮”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萧琛,王直经过80年代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之后,从1990年开始美国又出现了一轮战后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失业大潮。这场失业潮不论从规模、范围还是从经济社会影响上看,都有着后冷战时期、高科技时代和服务业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锦山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取决于美国的利益,其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两岸保持不独不统的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符合美国基本的、长期的利益。同时,美国在台湾的重要利益还包括地缘政治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