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3)
2023(10053)
2022(8207)
2021(7639)
2020(6095)
2019(13648)
2018(13238)
2017(24829)
2016(13747)
2015(15194)
2014(15386)
2013(15490)
2012(14859)
2011(13583)
2010(13915)
2009(12877)
2008(13280)
2007(11929)
2006(10856)
2005(10087)
作者
(41500)
(34680)
(34483)
(32918)
(22270)
(16762)
(15632)
(13299)
(13175)
(12682)
(12039)
(11726)
(11504)
(11404)
(11197)
(10469)
(10137)
(10131)
(10001)
(9856)
(8911)
(8714)
(8353)
(8044)
(7886)
(7847)
(7733)
(7693)
(7115)
(6916)
学科
(61118)
经济(61055)
管理(43244)
(39520)
(31340)
企业(31340)
(26528)
中国(22214)
地方(20450)
方法(18866)
(17560)
数学(15337)
数学方法(15170)
业经(14800)
(14106)
(13960)
财政(12911)
(12503)
财务(12477)
财务管理(12424)
(12329)
银行(12314)
农业(11997)
企业财务(11977)
(11846)
金融(11845)
(11816)
(11369)
地方经济(10804)
(10417)
机构
学院(201676)
大学(200289)
(80856)
经济(79038)
研究(75535)
管理(69800)
中国(58230)
理学(57882)
理学院(57119)
管理学(56144)
管理学院(55756)
(47871)
科学(47167)
(44292)
(40446)
研究所(35970)
(35022)
财经(33509)
中心(33244)
(33118)
(30176)
(29853)
师范(29570)
北京(28839)
业大(27529)
(27142)
农业(26988)
(26744)
(26089)
经济学(24976)
基金
项目(124398)
科学(97055)
研究(92469)
基金(87671)
(76840)
国家(76113)
科学基金(63883)
社会(58321)
社会科(55329)
社会科学(55310)
(49845)
基金项目(45336)
教育(41718)
(41462)
自然(39576)
自然科(38403)
自然科学(38390)
自然科学基金(37694)
编号(37253)
资助(35988)
(32390)
成果(32281)
重点(28814)
课题(27394)
(27021)
发展(25853)
(25596)
(25424)
(25386)
国家社会(24221)
期刊
(102033)
经济(102033)
研究(68572)
中国(49452)
(41599)
学报(34678)
(33192)
科学(30179)
管理(27267)
教育(26194)
大学(25512)
学学(23677)
农业(22558)
(22270)
金融(22270)
财经(18234)
业经(17011)
经济研究(16543)
技术(16102)
(15676)
问题(13347)
(11883)
图书(11616)
资源(10293)
(10279)
(10022)
会计(9804)
技术经济(9272)
(9110)
论坛(9110)
共检索到333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先  
在近代以来权利观念的主导下,自然资源被沦为人类占有、控制的财产,因而导致了现代环境危机的爆发,进而催生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把自然资源视为财产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并且这一错误认识得到人们常识和法律文本的"支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纠正这种错误认识,进而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新的法律路径。文章主要运用理论分析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证明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为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而对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进行限制,强调自然资源的生态完好性。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下,自然资源实际上就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和摇篮,而不是人类的财产。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晏磊  赵虎  李国元  
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出发 ,对资源的分类原理做了系统的分析 ,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动态分类的定量化定义公式 ,并做了分类对比。该方法为可持续发展由定性向定量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为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自然资源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秀美  蔡玉梅  刘玉  康永兴  殷子妍  
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的背景下,研究制定一套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模型,对于监测各地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状况、诊断自然资源利用问题、提出高效利用对策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8年全国分省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进行实证,结果发现:(1)全国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呈现东南地区向中部、东北部、西北部递减的趋势;(2)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的限制因素不同;(3)评价结果总体上符合各省市的实际情况,指标体系可以结合评价尺度和区域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的理论体系以及评价的技术手段,并为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成文  
本文阐述了如何以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农村社会支持 ,并提出在农村社会支持活动中 ,引进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生态保护和心理培育等新的机制 ,运用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种农村社会支持项目及其结果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心理效益三个方面的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永红  张振平  刘海轮  
通过陕西省烟叶产区温度、光照、降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持有状况的介绍,依据优质烤烟生长所需要气候土壤环境条件要求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结合烟叶生产现有的种植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要求,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规划结果。对陕西省烟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青  
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有强弱之分 ,本文对这两种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理论梳理和介绍 ,以模型分别指出了实现这两种性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分析表明 ,忽略自然资源消耗生态极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弱”性质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论文从理论上区分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性损失、市场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和政府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I开始,分析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就是保证资源利用在代价性损失范围以内。然后从计算是否存在过度性损失入手,间接衡量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进而判断资源利用是否符合代价性损失的标准。其中,分别以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例,讨论了计算过度性损失I和II的方法,测算了S市某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和中国1989至1996和1999至2002年间的农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II。结果显示,随着碳价格的变化,所研究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提前砍伐年数)从0年增加到12年,社会净损失也从0增加到9954元h/m2。中国在两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振闻  黄高峰  
我国自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社会、科技均获长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多种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却早早地亮起了红灯。 分析我国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叶,既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增长高峰时期。在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还不高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使得本来就显得短缺的土地资源面临更大的压力。专家研究表明,城市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之比即城市用地系数为1.12是比较合理的。然而,我国1951~1980年和1981~1995...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丹  陈容  
矿产资源型企业对自然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自然资源枯竭,企业将无法生存。许多学者多方面探索实现资源型企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略。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试图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扩展财务绩效的评价内容,从而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长健  曹俊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税费改革以后农村社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农村财政体系的建构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如何寻求和谐的农村财政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政府决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力求在对农村财政制度、体制、机制层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纵横分析其存在原因,并提出制度均衡的路径,最终达到构建和谐农村财政体制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伟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两山"理论将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推向一个新高度。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品质,既决定了其所有权的非私有性,也决定了实践中其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从保护的需要上看,必须确立自然资源的公共所有制,而从保护的成效上看,必须承认公民对自然资源享有财产性的权益,而保障这些财产性权益的实现又是调动居民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锡桐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在资源短缺,资源后备十分有限,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不可能走外延式扩大自然资源投入之路,而只能走内涵式节约资源,珍惜和保护好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道路。因此,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全民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矿产资源型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应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利益和综合利益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在"营改增"逐步推进,地方税收减少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调整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税费政策,通过清费、正税等手段提高税费征收效率,全面反映矿产资源价值,促进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利  
可持续发展与投资决策中可耗尽自然资源定价张小利虽然至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仍有争议,但一般认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最具权威性:“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