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3)
- 2023(14863)
- 2022(12830)
- 2021(12068)
- 2020(9891)
- 2019(22863)
- 2018(22726)
- 2017(42994)
- 2016(23767)
- 2015(26818)
- 2014(26983)
- 2013(26983)
- 2012(24898)
- 2011(22670)
- 2010(22968)
- 2009(21156)
- 2008(20922)
- 2007(18817)
- 2006(17014)
- 2005(15404)
- 学科
- 济(99554)
- 经济(99456)
- 管理(74524)
- 业(67464)
- 企(56731)
- 企业(56731)
- 方法(39150)
- 数学(32094)
- 数学方法(31750)
- 中国(29230)
- 地方(27118)
- 农(26294)
- 财(24848)
- 业经(23847)
- 学(22044)
- 制(19106)
- 农业(17983)
- 理论(17962)
- 和(17312)
- 银(17161)
- 银行(17121)
- 贸(16444)
- 贸易(16429)
- 行(16351)
- 环境(16080)
- 融(16013)
- 金融(16010)
- 易(15786)
- 务(15651)
- 财务(15570)
- 机构
- 大学(340564)
- 学院(338702)
- 管理(134336)
- 济(130641)
- 经济(127389)
- 研究(116803)
- 理学(113024)
- 理学院(111645)
- 管理学(109917)
- 管理学院(109248)
- 中国(89579)
- 京(75486)
- 科学(73107)
- 财(63378)
- 所(59708)
- 研究所(53896)
- 中心(52876)
- 江(52867)
- 农(52865)
- 范(48770)
- 财经(48747)
- 北京(48522)
- 师范(48366)
- 业大(48058)
- 经(44041)
- 州(43518)
- 院(42439)
- 农业(40849)
- 师范大学(39010)
- 经济学(37515)
- 基金
- 项目(221484)
- 科学(173331)
- 研究(165735)
- 基金(157386)
- 家(136450)
- 国家(135217)
- 科学基金(115432)
- 社会(102062)
- 社会科(96571)
- 社会科学(96545)
- 省(87480)
- 基金项目(83716)
- 教育(75746)
- 自然(73858)
- 划(73622)
- 自然科(72010)
- 自然科学(71997)
- 自然科学基金(70662)
- 编号(69124)
- 资助(64323)
- 成果(57533)
- 发(50746)
- 重点(49809)
- 课题(48560)
- 部(48083)
- 创(45548)
- 创新(42408)
- 项目编号(42342)
- 科研(41516)
- 教育部(40974)
- 期刊
- 济(157771)
- 经济(157771)
- 研究(106468)
- 中国(72970)
- 管理(53244)
- 学报(52395)
- 财(49415)
- 科学(49287)
- 农(48364)
- 教育(45023)
- 大学(39520)
- 学学(36522)
- 农业(33515)
- 融(32855)
- 金融(32855)
- 技术(30703)
- 业经(26112)
- 财经(24451)
- 经济研究(23173)
- 图书(21664)
- 经(20878)
- 问题(20061)
- 业(18718)
- 理论(17232)
- 技术经济(16712)
- 科技(16434)
- 现代(16376)
- 资源(16123)
- 实践(15836)
- 践(15836)
共检索到527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晓新 张利华
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是一个近年来兴起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主题。它以管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同时汲取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成果,以多学科视角来研究多元动态的区域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主要聚焦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即PRED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基于学科背景和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主要可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公共管理研究等三个子领域。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管理 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研究 ,努力探索区域教育的新机制 ,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教育层面上的研究是非常不够的 ,这种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在此 ,特发此稿供大家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丽 何俊仕 石志强 张鹰
介绍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分类 ,分析了现有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以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 ,以水量、环境和各行业发展产值作为约束条件 ,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优化配置 多目标 水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镭 刘立涛
该文在明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能源足量、可持续、合理供给;能源与水、土地、森林等资源配套能力;国家可持续能源政策与地区规划的融合,减缓环境资源的损耗;环境可持续性四个目标出发,构建了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刻画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差异,解析影响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能源政策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能源与森林、土地资源的配套能力是重要基础;能源供应能力是核心所在;从中国东、中、西部来看,西部地区是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中部次之,东部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从中国八大区域来看,能源可持续性沿海地区最弱,东北和长江...
关键词:
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敏 周波
从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政府规划两方面入手,对成都市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了剖析与研究,旨在探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工业集中发展区如何面对资源环境保护与自身发展的双重挑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与模式。
关键词:
工业集中发展区 可持续发展 成都 青白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利军 周大杰 席玉英
目前,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然而,如何判别发展的可持续性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并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和科研部门的研究重点。 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人是区域发展的组织者和调控者,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主体是人,对区域发展成果的评价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因而必然要与价值判断发生关系。在此引入两个基本概念:(1)区域发展度(D)。D反映了实践主体对区域发展状况的价值判断,在此定义D越大越好。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对发展有不同的理解,导致了对发展目标认识的时空差异,因此,同样的发展成果,在发展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兵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要求京津冀区域管理创新,解决制度设计缺陷和合作意识不足导致的区域管理缺位问题。本文基于对京津冀区域管理缺位成因的分析,指出中央政府要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中央政府设立派出机关京津冀区域管理委员会,代表中央政府在京津冀行使区域规划、港口管理、空气治理、水资源管理、区域协调等职能。为了贯彻管理职能和降低管理成本,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形成相应的区域管理机制。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区域管理 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利锋 宋金平
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空间,其资源禀赋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其社会经济实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启动力,区域的文化背景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和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选择了当前我国的三类典型地区,在诊断其区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主要措施
关键词:
区域特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冷俊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青浮
由于历史、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国内流通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这与我国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不匹配。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好流通产业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展差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世界经济舞台的契机。通过分析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别是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 差异 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婷婷 李薇 王佳 王新程
目前,终身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对标教育现代化高素质公民的培养目标,终身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本文以全国11.62万份数据开展终身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终身教育理念认同度”等5个方面19项指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终身教育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间差异。在理念认同度方面,现今我国终身教育理念认同度总体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理念认知水平提升显著,高达92%。终身教育参与及需求方面,“学历补偿”仍是全国最热门的终身教育类型,中西部地区对“职业培训”需求旺盛,东部和东北部对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期待较高。终身教育开展受阻问题上,中部和西部地区将工学矛盾列为主要受阻原因,在东北,终身教育学习渠道不畅是关键阻碍。老年教育需求方面,东北地区受访者最欢迎“老年教育”,线下的“老年大学”等实体办学资源供给缺口大。基于此,在辩证科学理解我国区域间差异的基础上,持续释放现有法律法规的协调促进作用,强化数字化引领区域间资源融通,大力提升区域特色化需求的精准供给,将有助于积极探索符合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终身教育区域间协调发展之路。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区域差异 教育公平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文明 吴光飙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就是通过资源配置的根本性调整 ,来明显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 ,对于指导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选择具体的发展路径非常重要。事实上 ,可持续发展涉及的核心竞争力、长期竞争优势、创新体系及创新、良好的运行机制等支撑因素 ,是实现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持续性根本提高的关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可持续发展 分析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录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整体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范式正在经历从还原到整体的深刻变革。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也称“广义循环经济理论”,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等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中,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层面,意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模式;社会和谐属于制度层面,意在促进“人与人和谐”社会环境的形成;而文明进步属于精神文化层面,重在促进“人与自身和谐”观念的建立,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阎官法 张宏文 张慧勤
制定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促进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对县域可持续发展条件、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规划及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规划 县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