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1)
2023(8917)
2022(7551)
2021(6712)
2020(5289)
2019(11915)
2018(11869)
2017(22155)
2016(11982)
2015(13653)
2014(13874)
2013(13899)
2012(13858)
2011(13087)
2010(13701)
2009(13075)
2008(12994)
2007(12203)
2006(11554)
2005(10942)
作者
(38180)
(32020)
(31773)
(30266)
(20733)
(15358)
(14360)
(12270)
(12262)
(11732)
(11246)
(10705)
(10542)
(10529)
(10128)
(9765)
(9454)
(9255)
(9203)
(8935)
(8518)
(7911)
(7842)
(7538)
(7295)
(7247)
(7081)
(7052)
(6592)
(6282)
学科
(77367)
经济(77298)
管理(32425)
(29733)
地方(24179)
(22598)
企业(22598)
中国(21962)
方法(20079)
(16914)
数学(16321)
业经(16163)
数学方法(16120)
地方经济(15447)
(15240)
(12246)
金融(12245)
(12039)
(11891)
农业(11804)
(11604)
银行(11591)
(11352)
(11174)
(10572)
贸易(10560)
环境(10331)
理论(10045)
(10041)
(9603)
机构
学院(191999)
大学(191625)
(87187)
经济(85322)
研究(75423)
管理(64122)
中国(58305)
理学(52147)
理学院(51426)
管理学(50524)
管理学院(50154)
科学(44281)
(42855)
(39905)
(39896)
研究所(35344)
中心(32731)
(32124)
(30408)
财经(30263)
(29110)
师范(28861)
北京(28447)
经济学(27860)
(27041)
(26273)
(26137)
经济学院(24471)
业大(23848)
(23550)
基金
项目(108741)
科学(84540)
研究(82766)
基金(75871)
(65325)
国家(64695)
科学基金(53953)
社会(53304)
社会科(50443)
社会科学(50428)
(43232)
基金项目(38516)
教育(37026)
(35695)
编号(33300)
资助(31779)
自然(31076)
(30417)
自然科(30292)
自然科学(30286)
自然科学基金(29720)
成果(29410)
发展(25227)
课题(25142)
重点(25067)
(24806)
(23482)
国家社会(22013)
(21524)
(20982)
期刊
(118945)
经济(118945)
研究(70105)
中国(46883)
(30542)
(30299)
学报(29286)
管理(27960)
科学(27161)
教育(25495)
(22588)
金融(22588)
大学(22530)
学学(20882)
农业(20458)
经济研究(19228)
技术(18255)
业经(17855)
财经(17341)
(15239)
问题(15081)
(12003)
技术经济(11518)
世界(11350)
国际(11032)
(10386)
图书(10146)
经济问题(9643)
商业(9523)
统计(9493)
共检索到330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运林  傅晓华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内核 ,以环境生产为前提 ,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左玉辉  
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通过对现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强调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并以昆山为例,探索了PCB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红花  
本文在分析气象经济决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对可持续发展气象经济决策支持作用 ,并初步设计了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气象经济决策支持系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少宽  
论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意义 ,分析信息资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对目前可持续发展信息资源建设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江泽慧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和主体地位.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林业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我国山区综合开发与消除贫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对缓解人口压力和提高人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发展农业、增产粮食中具有突出地位,对解决农村能源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晓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也已越来越突出,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很难再使浙江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彦  
本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基本方程及电力企业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学模型的研究,论述了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这三大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要素,并进一步阐述了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来衡量技术进步在电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忠伟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整治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青  梁钰  
一、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特征;而前者则要求系统内部要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从而能够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伟根  刘萱芝  
文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1995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评价体系中的13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各指标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程度,并提炼出3个主要影响因子。在计算出主要影响因子的综合值之后,得出了基本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