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7)
2023(2924)
2022(2421)
2021(2306)
2020(1982)
2019(4381)
2018(4439)
2017(8000)
2016(4697)
2015(5324)
2014(5381)
2013(5472)
2012(5347)
2011(5250)
2010(5600)
2009(5462)
2008(5840)
2007(5436)
2006(5107)
2005(4625)
作者
(16747)
(14316)
(14038)
(13451)
(9288)
(6872)
(6345)
(5466)
(5369)
(5258)
(5164)
(5073)
(4899)
(4834)
(4696)
(4302)
(4241)
(4231)
(4058)
(4049)
(3812)
(3623)
(3495)
(3417)
(3326)
(3271)
(3162)
(2988)
(2920)
(2826)
学科
(20200)
经济(20169)
管理(16764)
(12740)
(11074)
企业(11074)
(8221)
方法(7246)
中国(5502)
(5395)
资源(5395)
理论(5363)
(5245)
数学(5199)
数学方法(5054)
业经(4880)
(4726)
(4362)
环境(4188)
技术(3765)
教育(3704)
地方(3658)
农业(3648)
(3557)
(3388)
(3314)
(3188)
金融(3187)
(3141)
(3015)
机构
大学(87443)
学院(83593)
研究(31574)
(29716)
经济(28982)
管理(28238)
理学(23497)
理学院(23128)
中国(22682)
管理学(22550)
管理学院(22388)
科学(22010)
(19814)
(17829)
研究所(16396)
(15562)
(15294)
(14659)
师范(14549)
(14086)
中心(12933)
北京(12621)
业大(12420)
财经(12290)
农业(12194)
师范大学(11916)
(11327)
(10995)
(10532)
科学院(10231)
基金
项目(51982)
科学(40318)
基金(37613)
研究(36744)
(34117)
国家(33846)
科学基金(27567)
社会(22632)
社会科(21326)
社会科学(21314)
基金项目(19428)
(19405)
自然(18184)
自然科(17477)
自然科学(17465)
(17187)
自然科学基金(17170)
教育(16704)
资助(15450)
编号(14710)
成果(13883)
重点(12235)
(11654)
(11206)
课题(10434)
(10004)
计划(9722)
国家社会(9695)
科研(9663)
教育部(9504)
期刊
(37462)
经济(37462)
研究(25535)
学报(18617)
中国(17640)
科学(16064)
(14000)
大学(12883)
(11946)
学学(11711)
教育(11001)
管理(10239)
农业(9291)
图书(7899)
财经(7476)
资源(6878)
(6488)
书馆(6064)
图书馆(6064)
(5589)
金融(5589)
技术(5512)
问题(5458)
(5455)
业经(5133)
(4811)
经济研究(4626)
(4212)
论坛(4212)
业大(4181)
共检索到130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克强  
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特性和公共特性,经济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商品价值,可用于交换;公共特性决定了其具有社会价值。为此,在对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依此来界定其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构成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产权体系,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挥其功能。在所有权集中于国家或集体的条件下,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制度安排更为关键,它们决定着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流动性,决定着其配置的效率,决定着可再生自然资源公共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行信  
自然资源是生产要素之一,是经济财富的源泉之一。生产者为了在生产中使用自然资源,首先必须占有自然资源。在现代经济体制下,这种占有必须是合法占有,即生产者对具体自然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受法律保护,也就是生产者对其使用的自然资源必须拥有使用权与收益权,否则生产就成为非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三  
本文以可再生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形成为主线 ,通过对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最优配置的经济学原理、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特性、制度激励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已有的资源管理体制等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 ,分析了可再生自然资源过度利用问题产生的原因 ,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各种管理体制的优点与不足 ,突出了社区管理体制对可再生自然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商思争  易爱军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既包括资产,也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前者与自然资源资产属性有关,后者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有关。因此,科学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相关概念需要深入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和属性层面进行分析,从这两方面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学科属性、编制主体,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报表格式等内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商思争  易爱军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既包括资产,也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前者与自然资源资产属性有关,后者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有关。因此,科学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相关概念需要深入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和属性层面进行分析,从这两方面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学科属性、编制主体,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报表格式等内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波  
通过讨论产权保护导向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经济责任界定方面需要重视对于领导干部资产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解决好产权界定的外部性因素所造成的经济责任难以区分的问题;在审计内容上应以财政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作为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审计方法上应解决好自然资源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选择生态环境恶化地区作为试点突破口,制定操作性指南,强化绩效审计,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行改进和完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明辉  孙冀萍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1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后,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学科归属问题并不明晰。本文首先在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定义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会计学、统计学、环境学、资源学以及管理学等上位学科的关系,提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部类的,处于会计学、统计学、环境学、资源学以及管理学等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的新兴应用学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志仲  
经济学理论表明,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至关重要。由产权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理论可知,有效率的资源产权应该权能完整,按是否具有可排他性、可竞用性和公益需要,分别将资源产权界定为个人、社区集体和国家所有,并与社会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相一致。资源产权是公民生存与发展的保证,应保障每个人拥有相对平等的资源产权或资源开发受益权。对非国有资源产权权能加以限制,及征收生态环境税和资源收益税,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目标;非公有资源产权可通过股份合作形成资源的社会所有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春晖  杨志峰  
水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可再生性。本文从水资源可再生的特性出发,提出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涵义及其在水资源可再生系统中的地位,系统地分析了水资源社会可再生实现过程、其衡量指标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本文认为水资源社会再生利用是城市水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是解决或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并给出提高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跃庆  
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我国把国有资产分为三大类,即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是由各种自然资源,即由土地、矿藏、江河湖泊、森林、草原、海洋等构成。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最基本的源泉。因此,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征福  
自然资源可分为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采的原生自然资源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于原生自然资源基础上而形成的自然经济资源。原生自然资源有价格、无价值 ;自然经济资源的价值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有价格而无价值 ,另一方面有价值又表现为价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厉伟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 ,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内涵、目标及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庆礼  邓红兵  钱俊生  
本文首先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含义 ,并系统归纳和总结了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 ;在此基础上 ,作者重点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明确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其表现形式是自然资源的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科学地认识自然资源的“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的统一 ,全面发挥自然资源的整体功能和作用 ,是科学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估价 ,从而制定科学的利用和保护法律和策略 ,是我们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时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佑德  张敦力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已获中央审议通过,并提出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等五城市开展探索编制土地、林木与水资源实物量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在实践探索中,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应遵循会计核算基础还是统计核算基础,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梳理、辨析与比较两种不同的编制基础,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属性视角出发,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时应采取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并存、统计核算优先于会计核算的现实策略。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扬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合作研究,并获美国福特基金会对其国际交流费用进行资助的《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课题,受到国内外多方面的重视。在国内,有十多个部门以及五个省区的50多位同志参加研究,另有十二位部级领导同志任课题组顾问,地质矿产部、贵州省、林业部、环保局等给予了资金支持。国家科委政策司和社会发展司也正在考虑给以立项。在国外,福特基金会第一年度资助了六万美元,1990年十万美元的预算也如数批准。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一是看它每年新增多少产值(或国民收入),二是看它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