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290)
2022(1179)
2021(1058)
2019(2202)
2018(2157)
2017(3898)
2016(2352)
2015(2678)
2014(2769)
2013(2862)
2012(2763)
2011(2649)
2010(2794)
2009(2776)
2008(2932)
2007(2932)
2006(2725)
2005(2564)
2004(2415)
2003(2504)
作者
(8408)
(6971)
(6779)
(6605)
(4476)
(3476)
(3122)
(2749)
(2707)
(2585)
(2483)
(2476)
(2399)
(2321)
(2288)
(2191)
(2140)
(2047)
(1962)
(1920)
(1863)
(1722)
(1721)
(1721)
(1636)
(1580)
(1567)
(1514)
(1411)
(1381)
学科
(10641)
经济(10629)
管理(7254)
(6033)
(5658)
企业(5658)
方法(5229)
(4907)
理论(3733)
数学(3726)
数学方法(3528)
(2831)
中国(2767)
教育(2705)
(2581)
(2320)
业经(2087)
(2008)
(1822)
(1773)
金融(1771)
(1681)
图书(1673)
银行(1670)
(1605)
(1601)
组织(1596)
(1581)
财务(1566)
财务管理(1559)
机构
大学(45221)
学院(42291)
研究(14694)
(13894)
经济(13478)
管理(13223)
中国(11238)
理学(10537)
(10426)
理学院(10361)
科学(10210)
管理学(9945)
管理学院(9865)
(8451)
(8168)
(7676)
师范(7645)
研究所(7545)
(7188)
北京(6890)
财经(6396)
师范大学(6147)
(6078)
中心(6063)
(5961)
(5660)
(5553)
业大(5372)
(4883)
教育(4840)
基金
项目(22451)
科学(17066)
研究(16212)
基金(15822)
(14032)
国家(13901)
科学基金(11367)
社会(9401)
社会科(8880)
社会科学(8874)
(7948)
教育(7700)
(7454)
基金项目(7417)
资助(7373)
自然(7359)
成果(7218)
自然科(7204)
自然科学(7203)
自然科学基金(7053)
编号(6859)
重点(5197)
(4959)
课题(4949)
项目编号(4506)
(4230)
(4220)
科研(4163)
大学(4120)
教育部(4099)
期刊
(18422)
经济(18422)
研究(15472)
学报(9400)
中国(8771)
(7363)
教育(7357)
科学(7166)
大学(6851)
图书(6265)
学学(5974)
管理(5408)
(5214)
书馆(5003)
图书馆(5003)
财经(4498)
技术(3989)
(3899)
统计(3701)
农业(3305)
(3094)
金融(3094)
(2838)
(2789)
决策(2740)
技术经济(2601)
问题(2547)
情报(2450)
经济研究(2441)
(2392)
共检索到71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莫俊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的重要项目,关系藏书源流的考证和版本价值的判定;同时也是古籍普查的薄弱环节,影响普查数据的质量并制约普查的进度。藏书印的辨识应掌握以下八条要点:寻找位置不遗漏,识读文字善思考,确定印主多查检,判定次序有耐心,辨识结果须查证,平台著录应详尽,确定书影细甄选,完成之后做整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莫俊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难点。文章列举十个在工作中碰到的典型印例并作剖析,从中总结辨印过程中应注意的十个要点,为普查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延红  
藏书章是馆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将古籍藏书章归类辑录,说明古籍藏书章整理可以帮助我们 识别古籍的版刻时代、了解古籍的收藏和流传过程,并丰富我们的馆藏资料,是古籍整理的重要环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冯海英  初丽  陈楠  
金毓黻是上个世纪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金毓黻不仅酷爱读书,而且喜爱购书、藏书,并且时有题记于藏书之上。其题记,有叙述得书之始末、来源,也有云书之版本优劣、异同,或甄别书名、作者,判其真伪、断其价值,等等。但能睹书中题识者有限,其资料又有不可替代性和原始性,故将所见题识考证、辨识,公布于世,使人既可知先生部分藏书的史料价值,并进一步窥其于文献学领域鲜为人知的研究成果及治学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少川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芹芳  
藏书印文辨识的难点在于篆法与章法的多变。古籍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篆字变化规律,如字省、合文、重文、拉长、改变笔划顺序、改变结构、增加笔划七个方面;记住特殊字的异体字;区分形近字之间的差别;运用常识综合判断不容易识别的藏书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增泰  
藏书印摭拾张增泰(摘自《书与人》1997年第1期)相传最早的藏书印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写“贞观”二字的连珠印。此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字连珠印,李泌“端居室印”,李煜“建业文房”印,赵匡胤“秘阁图书”印,都是早期颇有名的藏书印。藏书印名目繁多,有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芹芳  
在古籍上钤盖伪印初见于明代,于嘉靖后多见。古籍中的伪印,是古籍作伪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古代易误导藏书家,在现代易误导从事古籍版本鉴定的工作者。因此,分析藏书印作伪的类型,以大量实例展现伪印出现的种种形态,并列举可行的辨别伪印的方法,对古籍版本鉴定不无裨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芸   钟钰  
“两藏”战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梳理“藏粮于技”概念缘起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制度与技术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粮于技”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内涵演变。结果表明:1)“藏粮于技”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实践,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互促特色鲜明。2)“藏”的内涵包括市场和产量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精准、科学合理的粮食调控体系,并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可持续问题。3)“技”的内容扩展为全要素、全产业链、多学科技术集成和应用,技术扩散呈现多主体交互、反馈,农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本研究从科技自强自立、摆脱路径依赖、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创新体系效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藏粮于技”战略未来取向和实现路径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国庆  
检视近年出版的有关藏书印的主要文献、古籍书目和图录,藏书印的著录问题不少,说明部分从业人员尚缺乏必要的学识和技能;文献量少质平,反映了图书馆界、专业杂志和出版社对这一科目的忽视。本文就藏书印的释读阐述了个人看法,并以所总结的方法对一些图录的印章释文做了考订辨误,进一步建议本行业的相关机构尽快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以免积重难返。在培训古籍编目人员时应增加辨识印章的科目,造就一批专业人才。重要并有条件的古籍收藏单位应仿效日本一些公私图书馆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建立"馆藏印记资料库系统",积少成多,为最后建成一个"中国历代藏书印记检索系统"做准备。相关的出版社也应该反思过往的实践,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把好图书质量关。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晏平  
北图共有普通古籍8.2571万种,195.7544万册,占馆藏古籍种数的73.6%。馆藏图书总册数的13%。同馆内其他各类藏书相比,普通古籍以其数量较多,年代跨度较大,内容丰富,学科范围广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藏书体系。普通古籍的藏书利用不仅是今后开展研究的重点,也是我馆业务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宁  耿波  秦玉蓉  
对《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的藏书印进行分类,进而探讨了古代藏书家对藏书印赋予的多种精神内涵,分析了对今人的启示,提示要学习古人的读书、爱书和求知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芹芳  
干支纪年藏书印作为藏书家常用印鉴的一种,除了具有藏书印共有的特性外,还因印文中含有时间而显出其特殊的一面。它能准确反映印主年龄、藏书活动等史实,对于藏书文化的研究有重大参考意义。干支纪年藏书印可归纳成3种类型:表明印主的生辰年龄;表明印主的仕途变化;用作纪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楚波  金凤君  
以产业集群内涵的厘清为基础,系统论述并评价了产业集群辨识中所运用到的各种方法,认为:专家意见法、产业感知法和企业访谈法都具有针对性强、能够收集难以统计的时新信息等特点,但依赖于专家等个体感性认知,系统数据收集困难,结论普适化受限;多元统计聚类法透视出产业间重要的依存关系,但部门全覆盖及产业在集群间截然分组不符实际;主成分分析法辨识结果相对理想,但数理解释牵强;Czamanski法逻辑严密,突出集群内部产业间的相互关联,但对支撑性部门雷同的集群处理待改善;共识集群法所体现出来的综合集成理念值得借鉴。最后总结,集群辨识宜继续开发共识集群法所提供的多种分析整合的做法,量化研究为主,定性修正为辅,同时应增加对空间维度的考虑。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罗志欢  
分析新印古籍的发展及其特点;提出新印古籍在分类、编目和管理、利用方面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和体会,列举可供操作参考的管理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