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70)
2023(4619)
2022(4065)
2021(4161)
2020(3497)
2019(8066)
2018(8272)
2017(15414)
2016(8940)
2015(10370)
2014(10444)
2013(10280)
2012(10078)
2011(8963)
2010(9427)
2009(8952)
2008(9209)
2007(8536)
2006(7917)
2005(7476)
作者
(26779)
(22274)
(22134)
(21217)
(14279)
(11154)
(10147)
(8597)
(8548)
(8250)
(7915)
(7670)
(7361)
(7068)
(6888)
(6661)
(6601)
(6563)
(6413)
(6386)
(5827)
(5491)
(5372)
(5309)
(5075)
(5052)
(4971)
(4880)
(4623)
(4435)
学科
(33214)
经济(33161)
管理(24155)
(21586)
(17148)
企业(17148)
(12088)
(10670)
中国(10416)
方法(10150)
地方(10114)
(9005)
(8556)
农业(7998)
业经(7943)
理论(7891)
数学(7426)
数学方法(7132)
教育(6539)
土地(6219)
(5867)
(5809)
贸易(5801)
(5769)
银行(5762)
(5755)
(5647)
金融(5644)
(5504)
(5439)
机构
大学(130548)
学院(128722)
研究(46231)
(43719)
管理(42658)
经济(42297)
中国(37065)
理学(34361)
理学院(33808)
管理学(32917)
管理学院(32671)
科学(30420)
(30215)
(25097)
(24309)
(23386)
(22852)
(22191)
师范(22053)
研究所(22053)
中心(21746)
北京(19645)
业大(18932)
(18800)
农业(18050)
财经(17812)
师范大学(17738)
(17088)
(16263)
(15656)
基金
项目(73864)
研究(56384)
科学(55989)
基金(50102)
(43627)
国家(43148)
科学基金(35434)
社会(32210)
社会科(30047)
社会科学(30034)
(29793)
基金项目(26580)
教育(26116)
(25107)
编号(24770)
自然(22893)
成果(22823)
自然科(22261)
自然科学(22258)
自然科学基金(21799)
资助(20570)
课题(18018)
重点(16791)
(16069)
(15499)
(15116)
(14727)
(14131)
项目编号(14117)
大学(13927)
期刊
(63071)
经济(63071)
研究(44204)
中国(32623)
(22755)
学报(22664)
教育(21398)
(21321)
科学(20260)
大学(16726)
管理(16395)
学学(14949)
农业(14782)
(13515)
金融(13515)
技术(11644)
图书(11213)
财经(10031)
业经(9727)
问题(8913)
(8814)
书馆(8694)
图书馆(8694)
(8002)
资源(7848)
(7599)
经济研究(7433)
(6976)
(6832)
(6531)
共检索到221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鸿亮  
“刻地”是古籍版本著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历史源流、中外学者论述、古籍编目标准化、学科发展等角度论述了著录“刻地”的必要性,参考四川省11家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数据和《中国古籍总目》的抽样数据,统计了其中的“刻地”著录比例,了解了当前古籍编目中“刻地”著录的实际状况。文章以清代四川刻本为实例,提出鉴定与考证“刻地”的具体方法,并对考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因素进行了举例说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仁桃  
古籍中附刻、附录与合刻、合订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编目手册,如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小组编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潘太明等编的《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修订版),中国国家图书馆编的《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白金  
中唐诗人王建是新乐府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存诗五百余首,乐府诗成就尤为卓著,与张籍并称"张王乐府"。其《宫词》百首开创了以大型组诗的形式反映宫闱密事的创作手法,成为后世诸多诗人仿效的范本。其诗集自宋以来屡经刊刻,版本众多,本文在考察宋书棚本《王建诗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史料,对宋代刊刻的《王建诗集》及单行《宫词》的版本情况做简单考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淑萍  
"机器板"是版本学上的一个特殊的名词,是广东刊印的古籍上所特有的,它的版本形式为世人所疑惑,文章在笔者的所见和研究基础上,谈一谈"机器板"的版本形式、名称来源以及在鉴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言安  张小华  
已知的清代梁章钜的《楹联续话》虽然版式不一,但属于同一版本系统,即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据笔者所知,道光二十三年以后重刻的版本以及现代人整理的标点本,都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共计301则联话。笔者最近发现一个新的《楹联续话》版本,虽与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系根据同一版刊刻的,却在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这则联话条目之后多出一则,即共计302则联话。因此,该版本应是未删本,即初刻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古籍版本之学,重在目验和实物的考镜,今人难得有这种机会,则可通过阅看藏书家书目、研读版本学专书、参考古籍书影和古籍影印本等方法予以弥补。如清末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对于古籍版本的研究就很有参考价值。《书林清话》卷六有一篇《“宋刻书之牌记”,其中谓:“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树基  
本文通过对于嘉庆《四川通志》、府志、县志、《乾隆民数册》、嘉庆《大清一统志》等四种文献所载数据的分析 ,证明施坚雅在《四川通省民数册》中发现的错误在地方志中同样存在。施坚雅认为 ,嘉庆时期四川的户口数据是合理的 ,户口调查是认真的。然而 ,本文却证明嘉庆《四川通志》既存在对一大批县级户口的浮夸 ,也存在对一大批县级户口的低估 ,不加分析地使用嘉庆十七年户口数据仍是不妥当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之  
清代是古籍版本学的繁荣时期。文章从同书异本研究、善本观、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清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鞠斐  王强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驱动下,文章开展面向版刻古籍纺织图像知识图谱架构及检索功能设计研究,提出基于“图像-文献”二元本体框架结构,以及基于知识图谱关联和推理的检索优化、主题性检索功能设计和知识问答,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图像知识,创新性推动古代纺织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能为古代纺织领域研究群体提供智慧化知识服务平台,对数字图书馆版刻古籍图像展示的智能化建设提供支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豪  
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历代名画记》实际有A、B两本。经目验得知A、B两本版式、字体、卷端题字完全一致,所用纸张均为黄色竹纸,在装订上存在相同的错版,故二者有着共同的祖本。它们所据祖本应是今所未知的另一明翻宋本。B本为毛氏汲古阁原单刻本,年代最早;《津逮秘书》本据B本重刻改订,年代较晚;A本《历代名画记》部分与B本同出一版,清末又经人改装,从汲古阁单刻本中选出《后画录》《古画品录》《续画品并序》三种,合订为一书。A本自汲古阁散出后,归日本人今关天彭所有,又入藏三井文库,后为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购藏。B本原为清末名宦李文田旧藏,历经其子李渊硕、其孙李棪收藏。1938年1月9日,李棪因经济困难,祖上又与香港富商结缘,故将B本赠予港商冯香泉。冯香泉之子冯钜飞奉母命,又将该书赠予同宗冯秉华。后从冯秉华处散出,归藏伯克利。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藏《历代名画记》的流传与递藏,恰是知识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伟  
南宋明州刻本《集韵》是现存《集韵》的最早版本和最早刻本。目前仅存的孤本今收藏于上海图书馆 ,是国宝级的文物。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姜胜  
南宋蜀大字本《论语注疏》较好地保留了其书原貌,可以据以订正阮刻本《论语注疏》中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文略举数则来证明。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管仁杰  
《新安志》乃方志史上的著名地方志之一,现存最早刻本为康熙四十七年黄以祚本,而学界一般认为后出的"嘉庆十七年刻本"出自影宋抄本,是更好的刊本。中华书局编印《宋元方志丛刊》时,亦是以"嘉庆十七年刻本"作为影印底本。本文通过考察台湾所藏《新安志》丁杰刊本与"嘉庆十七年刻本"存在的矛盾,发现所谓的"嘉庆十七年刻本"并不存在,其实是乾隆丁杰刻本的重印本,而其底本来源为康熙黄以祚本。之前认为其出自影宋抄本,是因为对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的相关著录有所误解。最后,本文对台湾所藏郑德修校跋本《新安志》的价值作了相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杜泽逊  
《麻姑山丹霞洞天志》十七卷,上海图书馆藏。题“古燕罗森约斋、南州李明睿太虚裁定,中州狄宗哲鲁修、都梁李正尉豹采鉴订,南城萧韵明彝增补”。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版心有写工刻工:万洁如写、高见吾刻,万弘声刻。前有罗森序、李明睿序,均无年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地理类寺规之属著录为“清罗森等撰,萧韵补,清康熙刻本”。关于此书的编刻年月,前后源流,前人著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