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9)
2023(5983)
2022(5037)
2021(4406)
2020(3373)
2019(7704)
2018(7607)
2017(14181)
2016(7705)
2015(8517)
2014(8695)
2013(8764)
2012(8714)
2011(8365)
2010(8685)
2009(8046)
2008(8010)
2007(7502)
2006(7108)
2005(6830)
作者
(24185)
(20212)
(19904)
(18742)
(12828)
(9641)
(8992)
(7806)
(7718)
(7390)
(7027)
(6736)
(6698)
(6587)
(6375)
(6109)
(5915)
(5843)
(5800)
(5665)
(5403)
(5059)
(4869)
(4793)
(4577)
(4543)
(4536)
(4514)
(4100)
(3992)
学科
(41342)
经济(41302)
(19807)
管理(19371)
地方(16666)
中国(15940)
(14000)
企业(14000)
(12356)
业经(10862)
地方经济(9671)
(9061)
农业(8799)
(8648)
金融(8647)
(8596)
方法(8539)
(8306)
银行(8297)
(8190)
(7334)
(7214)
(6784)
贸易(6773)
发展(6765)
(6729)
环境(6692)
(6426)
(6410)
技术(6393)
机构
学院(119714)
大学(118751)
(49624)
经济(48502)
研究(47416)
管理(39760)
中国(36475)
理学(31831)
理学院(31367)
管理学(30885)
管理学院(30641)
科学(28174)
(27218)
(25083)
(23991)
研究所(22217)
(20836)
中心(20567)
(20329)
师范(20177)
(19850)
北京(18214)
财经(17714)
(17500)
(16581)
师范大学(16015)
(15761)
(15693)
农业(15017)
经济学(14984)
基金
项目(67495)
研究(54017)
科学(52588)
基金(45533)
(38843)
国家(38388)
社会(33781)
社会科(31967)
社会科学(31961)
科学基金(31920)
(28021)
教育(23867)
基金项目(23311)
(23137)
编号(23036)
(21727)
成果(20666)
资助(18149)
发展(17949)
(17591)
自然(17463)
课题(17362)
自然科(16992)
自然科学(16989)
自然科学基金(16662)
重点(15627)
(14273)
(14175)
(13922)
(13604)
期刊
(70071)
经济(70071)
研究(44372)
中国(31635)
(20516)
教育(19666)
学报(18297)
(17770)
管理(16819)
科学(16554)
(15355)
金融(15355)
农业(14028)
大学(13912)
业经(12708)
学学(12210)
技术(10977)
经济研究(10618)
图书(10525)
财经(9876)
问题(9160)
(8616)
书馆(8272)
图书馆(8272)
(7220)
论坛(7220)
(7008)
(6863)
世界(6566)
商业(6359)
共检索到211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豫洛文  
内容宏丰的古籍文献是华夏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它记录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发展演进的足迹,是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国家的一份宝贵历史遗产,它也是一种有别于一般自然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殊的人文资源。尽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古籍文献饱经风霜与劫难,受到很大损害,但幸存至今的古籍文献却仍以“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而著称于世。如何让这些古籍文献中的精华更好地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好地造福社会,殷封后人,敲响沉睡的书橱,解放囹圄中的古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课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和晓应  彭俊玲  
云南有着卷帙浩繁的少数民族古籍,对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历史宗教、文学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整理了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出版的主要成果、分析总结出版开发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对少数民族古籍出版开发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少数民族古籍出版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玉安  
中国古籍文献的散亡研究,肇始于隋代牛弘的书厄论。郑樵在其《通志·校雠略》中,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研究了中国古籍文献散亡的多种原因,提出了"亡书之学"的理论观点,主旨之一便是探讨、总结图书散亡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这个理论对后世学者影响颇深。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耿洪利  
公文纸本古籍因本身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公文内容,因此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目前,这一领域的整理与研究逐步深入,已成为新的学术热点。然而,公文纸本古籍散藏于各类典籍和世界各地,加之各地对其典藏古籍的著录不够完善,使公文纸本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步履维艰。在浩如烟海的传世文献中将其发掘出来进行必要的整理与研究成为学界的一大课题,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新视角。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丹   陈洁   周晓舟  
近来,图书馆活动开始受到大众传媒越来越多的关注。2005年3月9日,北京大学教授漆永祥先生在学术批评网上发了一篇题为《究竟是“图书馆”还是“藏书馆”?——发生在苏州图书馆古籍部的故事》的万字长文,对苏州图书馆的善本古籍提供利用提出批评。该文很快于3月10日被转载到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版,以及“缘为书来综合文化社区”,跟贴均上百,讨论得十分热烈。随后,3月25日的《中华读书报》和3月28日的《南方都市报》均报道了此事。发生在苏州图书馆的事情一时成为界内的热门话题。有关的讨论还散见于网络上几个热门的专业博客中,如“老槐也博客”、“超平的博客”等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专业的研究生们也以此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景仁  周崇润  
酸化对于古文献极其有害。中国古文献酸化情况十分严重 ,应引起重视 ,采取措施。古文献防酸化措施有二 ,一是防酸 ,二是去酸。表 2。参考文献 6。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钟东  冯吉  
从岭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从图书馆学和古文献学的角度,梳理了广东地方古籍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当前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喻爽爽  谢琴芳  
介绍了正在实施的CALIS古籍联合目录系统,从建设原则、软件平台和系统功能特点以及数据共享机制等方面,阐述了该项目对汉语文古籍资源全球共享的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魏书菊  王杏允  
阐述了古籍丛书的开发利用 ,介绍了古籍丛书开发的方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家真  程万高  
古籍的保护与开发相互关联,古籍的开发—维护—再开发—再维护是古籍价值得以传承的良性循环系统,而开发古籍是启动该系统的原动力。必须放开思路,多视角地拓宽古籍利用的渠道,使古籍开发融入文化产业。在数字化基础上,着重古籍信息的增值性开发,如建立中国文化元素数据库或加工其他古籍文化增值产品,使增值产品为广大世人所用。目前我国古籍开发的思路和手段单一,利用面较窄,在数字化过程中损坏古籍的问题严重。应借鉴台湾地区开发古籍的经验,让社会各界参与古籍数字化的公开征选计划;同时应建立与数字化紧密结合的古籍开发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在古籍开发过程中要制定严厉的惩罚与监管制度,加大对损坏古籍的惩罚力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清  石向实  王唯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古籍数字化实践为基础,论述对古籍数字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目前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至少可从三方面加强:提供基于超文本的立体阅读环境,建立强大的智能化检索系统,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分析。最后指出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有赖于跨学科的合作,同时也为跨学科合作基础上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提供了平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艳红  
古籍文献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整体考虑各个细节。本文从古籍文献的类型入手 ,分析了数字化古籍文献的优先选择问题 ,试图解决信息组织问题、产品形式问题和性能评价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具有高扩展性的“数字古籍文献系统” ,以实现古籍文献数字化的工业化流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涂湘波  
古籍文献数字化的人文意义,在于它关系到敬畏图书馆制度、维护图书馆权利、对弱势群体关怀及坚持图书馆职业精神等诸多方面。古籍文献数字化体现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图书馆人文精神需要信息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要发展,应更加关注人文因素。古籍文献数字化要克服技术至上思想,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创新  陈小荷  
介绍注疏文献的引用特点,并对注疏文献的引用情况进行分类。分析注疏文献引文分析的流程,提出利用学科本体和XML表示的注疏文献,解决引文分析中的难点。通过对《十三经注疏》中各部注疏文献之间的耦合分析,以及被引文献的同被引分析,尝试对古籍文献的影响力进行评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章飞  
本文介绍了《书院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揭示古籍文献数字化是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和弘扬的现实意义,由此讨论古籍数字化应遵循的五个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