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72)
2023(2743)
2022(2196)
2021(1980)
2020(1558)
2019(3576)
2018(3515)
2017(6711)
2016(3564)
2015(4001)
2014(4098)
2013(4024)
2012(3778)
2011(3646)
2010(3859)
2009(4019)
2008(4306)
2007(4030)
2006(3601)
2005(3469)
作者
(11145)
(9177)
(9144)
(8740)
(6009)
(4377)
(4074)
(3543)
(3514)
(3442)
(3242)
(3140)
(3037)
(3023)
(2937)
(2783)
(2746)
(2690)
(2579)
(2453)
(2419)
(2244)
(2193)
(2186)
(2080)
(2058)
(2053)
(1856)
(1848)
(1840)
学科
(18132)
经济(18107)
管理(13491)
(12572)
企业(12572)
(12520)
方法(7218)
理论(6937)
(6453)
(5340)
业经(5251)
教育(4519)
中国(4481)
数学(4316)
数学方法(4240)
(4033)
(3731)
财务(3723)
财务管理(3719)
(3680)
企业财务(3570)
(3257)
(2936)
(2905)
金融(2904)
经济理论(2896)
(2860)
银行(2860)
(2812)
经济学(2802)
机构
大学(67464)
学院(64651)
(25258)
经济(24716)
管理(22777)
研究(19868)
理学(19204)
理学院(18976)
管理学(18710)
管理学院(18575)
中国(14725)
(14363)
(14255)
科学(11398)
财经(11293)
(11127)
师范(11100)
(10067)
(9945)
(9850)
北京(9225)
师范大学(9051)
研究所(8749)
经济学(8593)
(8317)
财经大学(8250)
中心(7857)
经济学院(7510)
(7046)
教育(6860)
基金
项目(35166)
研究(28422)
科学(28111)
基金(25761)
(21627)
国家(21401)
社会(18790)
科学基金(18407)
社会科(17619)
社会科学(17614)
教育(13738)
基金项目(12896)
(12861)
编号(11915)
成果(11274)
(11132)
自然(10405)
自然科(10119)
自然科学(10117)
资助(10085)
自然科学基金(9957)
课题(8395)
(8259)
重点(8199)
(7789)
国家社会(7775)
项目编号(7655)
教育部(7539)
人文(7322)
(7199)
期刊
(32670)
经济(32670)
研究(23470)
(13192)
中国(11423)
教育(11327)
学报(9904)
管理(9313)
科学(8576)
大学(7794)
财经(7678)
学学(7017)
(6652)
(5205)
经济研究(4816)
技术(4788)
(4566)
金融(4566)
问题(4535)
图书(4455)
业经(4438)
(3533)
书馆(3519)
图书馆(3519)
(3413)
技术经济(3187)
农业(3183)
现代(3072)
商业(3014)
(2978)
共检索到99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臣  
本文回顾和重新评价了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价值理论,认为不仅古典经济学早期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和重农学派的价值理论是多要素价值论,作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本质上也是要素价值论,只不过该理论认为当生产过程中只有劳动是唯一稀缺要素时,劳动自然就是决定价值的唯一要素,当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从而共同构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稀缺要素时,价值自然就由多要素决定。李嘉图和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单要素劳动价值论,而马尔萨斯和萨伊则继承了斯密的多要素(生产费用)价值论,该理论由后来的马歇尔等人发展成新古典价值论。两种价值理论的分水岭源于对斯密价值理论的不同理解和传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臣  
本文回顾和重新评价了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价值理论,认为不仅古典经济学早期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和重农学派的价值理论是多要素价值论,作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本质上也是要素价值论,只不过该理论认为当生产过程中只有劳动是唯一稀缺要素时,劳动自然就是决定价值的唯一要素,当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从而共同构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稀缺要素时,价值自然就由多要素决定。李嘉图和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单要素劳动价值论,而马尔萨斯和萨伊则继承了斯密的多要素(生产费用)价值论,该理论由后来的马歇尔等人发展成新古典价值论。两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裕生  
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与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的比较研究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孙裕生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向消费者和生产者传递信息最灵活的经济杠杆,消费者根据价格水平的高低确定其需求量和消费量,生产者则根据价格水平的高低,确定其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数量。因此,...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明志  
一、引论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存在两种相对立的经济思潮,一是完全信奉市场机制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另一是信奉政府干预的干预主义思潮。前者可以追溯到老的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李嘉图、穆勒等,他们与后来的新的古典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帕累托、马歇尔等都认为市场能够连续出清,即价格是完全可变的,供给和需求总是相等的,经济对均衡状态的任何偏离总可以通过市场回复到均衡状态,市场的作用可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这一经济理论被称为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家由于完全崇信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排斥政府干预。后一思潮则是以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康华  马海涛  
古典经济学派的财税理论在西方财税理论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典经济学派的财税理论由威廉.配第创始,经亚当.斯密发展,到李嘉图集大成,再由西斯蒙第、穆勒和庇古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财税理论体系,对现代财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财税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颉茂华  王瑾  
古典会计学派对整个会计理论的发展不仅占有主导地位并且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主要研究了西方古典会计学派中的会计思想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过程,从簿记理论,业主权益理论、企业主体理论、剩余权益理论这些会计思想的流传、传承及创新发展的过程,说明这些会计思想的产生及发展与不同时期的会计环境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关系。通过对古典会计理论发展的述评,更好地把握未来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姜瑶英  
新古典派投资理论姜瑶英1963年,DW乔根森指出,以预想收益为出发点的凯恩斯的投资理论,克拉克提出的以国民所得增加部分为投资诱因的加速度原理型投资理论,以及M卡莱斯基提出的以利润水平为促发因素的利润原理型投资理论,都缺乏明确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胡佳  杨涛  
对经典激励理论的拉卡托斯批判揭示,在奖励与其行为结果之间横亘着一个社会心理"黑箱"。以Deci为代表的认知学派与以Eisenberger为代表的行为学派对奖励效果的论争长达二十多年。观点的对立不仅阻滞了理论的发展,也导致了实践者的无所适从。本文整合演化心理学和神经经济学观点,在厘清二者理论分野的基础上,从奖励的双重性和双路径动机性信息加工过程出发,引入角色知觉与认知框架,构建了一个整合的多路径模型,力图演绎和还原两种理论的冲突过程,并为整合和深化两种理论、提高奖励效果提出一系列假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英发  
论英国古典派劳动价值论的成就和局限性山东工业大学于英发(一)英国古典派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功绩是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这是十九世纪前半期经济学的优秀成果,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最高成就。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里加图是古典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方向新  
马克思是在批判马尔萨斯人口思想,研究了资本主义和人类历史上的人口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人口科学体系的。但这一理论的建立,也是吸取了前人,尤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人口思想的正确部分,扬弃其不正确的部分。本文着重说明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派某些人口观点的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越  邱晨曦  
一、引言自凯恩斯革命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分裂综合再分裂再综合几个阶段。1936年《通论》的出版,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经济思想分裂成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在学术上表现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对立。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出版,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一次大综合,在汉森、萨缪尔森等人的努力下, 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这个学派曾经在战后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了似乎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地位。新古典主义的理性预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强有力地支持了经济自由主义;80年代以来的新凯恩斯学派则...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松龄  
古典经济学派坚持的是规则公平、效率优先的公平效率观。该公平效率观的产权基础是排他性所有权的制度安排。交换规则公平是一种权利对等意义上的公平 ,是一种相对性的公平。交换规则公平尽管具有效率优先的特点 ,但并不能保证市场总是有效率。所有权排他性的失效和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冠清  
近年来,宏观经济学出现了一个融合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优点,并取得学术界普遍共识的新综合——新兴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于这场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革命"的变化,国内学术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宏观经济学这一最新进展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介绍,从微观层面,对新综合的建模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引入了一个比较完整和具有代表性的小规模新综合模型,并对模型的前瞻性和动态性特征给予了介绍。以此为基础,本文还对最优货币政策设计的探讨进行了梳理;从宏观方面,以宏观经济学演变为主线,对新综合的理论和政策共识,以及存在分歧进行概括和总结,并结合我国宏观环境,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璐  杨庆丰  
在经济分析发展史上,价值与分配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纯理论争论的核心。不论是强调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传统,还是专注于技术分析的新古典供求传统,不同派别都对这一基础理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理论一系列逻辑悖论产生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完全回避了特定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关系所致;相反,古典和马克思经济学则强调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以剩余概念来表述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经济本质。从而表明,只有引入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经济传统的分析方法,才能够得出对现实问题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