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8)
2023(5066)
2022(4215)
2021(4250)
2020(3492)
2019(8015)
2018(7940)
2017(14570)
2016(7925)
2015(9415)
2014(9191)
2013(9285)
2012(9136)
2011(8555)
2010(8545)
2009(8267)
2008(8561)
2007(7837)
2006(7066)
2005(6677)
作者
(23682)
(20041)
(19814)
(19036)
(12904)
(9703)
(8880)
(7781)
(7694)
(7111)
(7033)
(6751)
(6674)
(6493)
(6424)
(6141)
(5990)
(5856)
(5645)
(5430)
(5274)
(4817)
(4748)
(4564)
(4535)
(4395)
(4387)
(4177)
(4036)
(3997)
学科
(39150)
经济(39106)
管理(21405)
(18656)
方法(16967)
(14800)
企业(14800)
数学(14616)
中国(14541)
数学方法(14444)
(10515)
贸易(10508)
(10349)
(8932)
(8625)
(8186)
(8116)
业经(7111)
(6870)
银行(6864)
(6678)
(6476)
金融(6475)
关系(6299)
理论(5971)
(5848)
(5610)
(5578)
(5536)
(5463)
机构
大学(131908)
学院(125752)
(59822)
经济(58902)
研究(49879)
管理(42385)
中国(40036)
理学(35305)
理学院(34845)
管理学(34286)
管理学院(34048)
(29645)
科学(28032)
(27523)
(25685)
研究所(23157)
财经(21988)
中心(21162)
经济学(20792)
(20180)
北京(19754)
经济学院(18564)
(18443)
师范(18313)
(18117)
(17765)
(17102)
财经大学(16292)
科学院(15276)
师范大学(15182)
基金
项目(74748)
科学(59224)
基金(56961)
研究(55651)
(50093)
国家(49718)
科学基金(41308)
社会(37779)
社会科(35836)
社会科学(35826)
基金项目(28357)
教育(25571)
资助(24660)
自然(24272)
(24014)
自然科(23762)
自然科学(23755)
自然科学基金(23373)
(22092)
编号(20592)
成果(19095)
中国(18847)
(18788)
国家社会(17322)
重点(17176)
教育部(16436)
(15852)
大学(14965)
课题(14867)
人文(14723)
期刊
(68595)
经济(68595)
研究(45821)
中国(27469)
(21357)
学报(21257)
科学(19663)
管理(17380)
(17170)
大学(16591)
教育(15390)
学学(15249)
财经(13359)
(12530)
金融(12530)
经济研究(11864)
农业(11840)
(11756)
(11136)
国际(10041)
世界(9809)
技术(9710)
问题(9700)
业经(7465)
(7227)
图书(7180)
技术经济(6751)
(6169)
统计(6167)
(5779)
共检索到204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蒋永福  
古代中国人的治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文基础上阐述了古代中国人治学智慧的四个方面,分别为:博约相济,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宏观策略;勤奋钻研,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方法;善疑善问,这是古代中国人把治学引向深入的重要门径;尊师重友,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途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蒋永福  
古代中国人有极其丰富的治学思想,这一思想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前文基础上,阐述了古代中国人治学智慧的三方面,分别为:学有次序,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规则;涵泳自得,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要领;以学为乐,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乐趣所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蒋永福  
中国人在几千年文明旅程中积累有极其丰富的治学思想,这一思想遗产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热爱学习的优良传统,是这一思想遗产形成、积累和代代相传的深厚历史基础。在这一思想遗产中,闪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之光,照亮着历代学者的为学之路。文章把古代中国人的治学智慧,归纳为十个方面,分别为:学为明道,这是古代中国人的治学宗旨所在;立志正心,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心理与品德基础;经世致用,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修己治人目标所在;勤奋钻研,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方法;博约相济,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宏观策略;善疑善问,这是古代中国人把治学引向深入的重要门径;尊师重友,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途径;涵泳自得,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要领;学有次序,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规则;以学为乐,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乐趣所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千里  
李中清(James Lee)先生是当今美国新人口史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任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人文科学部教授,并兼《清史问题》(Late Imperial Chi-na)杂志主编、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理事等职。他早年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近年来则专力于中国人口史研究,有论著多种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人炳  
舆论控制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人口控制中具有导向、评价和监督等作用。现在,一些地方的计划生育舆论还存在逆向性、软弱性和放纵性现象。文章认为,重视舆论的积极作用,消除舆论的逆向性,加强舆论宣传的科学性,是发挥舆论功能和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丽娟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传统政治智慧,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意,丰富了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政府。习近平总书记以传统政治智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也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公仆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文化根脉。以韩愈在《原道》一文中阐述“唐代的中国文化宣言”为始端,儒家学者开启了构建以“中国”为本位的教育话语体系的文化之路。朱熹作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以“天理”与“道统”说为核心,最终完成了对理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实现了源起于唐代韩愈的儒学复兴梦想,而且重新确立了儒家教育学说在古代文化生活中的话语权。朱熹构建理学教育话语体系的过程,将“孔孟—程朱”道统学说融入以《近思录》、《四书集注》为中心的经典文本建设与以修齐治平为目标的个体修身实践,形成了根基于个体生命自觉的为学次第与修身工夫。以朱熹理学思想为中心考察中国古代教育话语体系中的历史智慧,旨在通过对道统、文本、实践等三个彼此相联要素的诠释和分析,以阐明在历史过程中生成的、可以作为认识对象的一种积极、可借鉴的教育文化遗产,并以此来领悟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及中国教育学的中国魂之真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德  王玉芹  
本文根据古代的管理智慧,阐述了用人的辩证思维,认为打天下时要唯才是举,坐天下时需要的德才兼备之人;空降兵与子弟兵有不同的优劣势,应坚持两手抓的用人方略;根据德与才的关系,提出应重用君子、改造或利用小人、淘汰愚人;针对“奴才”和人才各自的特点,提出要培养带点“奴性”的人才和有才干的“奴才”的方针;要用人所长,避其短;最后指出如何处理好君与臣、教与练、功与过、同与异的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佳南   王延飞  
“智慧情报”意指情报领域的智能化,包括情报手段智能化和认知服务智能化。文章对智慧情报所涉及的诸如知识检测、知识发现、知识创造和知识工程等概念工具与实施手段进行阐述,通过对智慧情报的事实刻画来展现情报专业智慧,提出运用“情报智慧”迎接“智慧情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广文  宋乃庆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为人”表明教学活动应具有确定性;“人为”表明教学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复杂”表明教学活动必须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而这个过程则意味着教学活动开展必须具有实践智慧,亦即教学智慧。教学智慧生成于具体教学情景,同时表征于具体教学行为,它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具有某种共同性,但更多的则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使得教学智慧成为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教学智慧是“教学经验”、“理论修养”(包括“学科修养”)和“德性”的整合结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晁乐红  
根据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本文拟从道德的视角分析当前中国人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宜的消费理念。指出消费一直被视为“恶”的历史原因,结合我国国情阐明了“节俭”作为一种美德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我国消费者被扭曲的人格特征的形成原因和成为“上帝”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现祥  
制度观对于一国制度的形成和实施有较大的影响。关系经济、等级制及缺乏民主与法治对中国人制度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非正式约束对正式约束的替代,权力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正式规则之外的潜规则及制度实施中的软政权现象,其共同的根源来自于权力没有受到制约。中国人的制度观与欧美国家民众的制度观有较大的差异,这也是我们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方面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放  
略论中国人口问题四川联合大学人口所王放中国自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0年到1994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从33.43‰。下降到17.7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58%下降到1.12%,总和生育率从5....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在人类历史上,农业文明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农业的兴起,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并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发展。这种情形在世界各主要文明国家都曾出现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人口发展除了受农业文明的影响外,更多地受到自身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