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732)
2022(635)
2019(1135)
2018(1237)
2017(2290)
2016(1366)
2015(1581)
2014(1625)
2013(1716)
2012(1681)
2011(1725)
2010(1899)
2009(1988)
2008(2108)
2007(2142)
2006(2049)
2005(1953)
2004(1961)
2003(2136)
2002(2168)
作者
(4724)
(3975)
(3709)
(3659)
(2539)
(1877)
(1723)
(1540)
(1504)
(1446)
(1394)
(1380)
(1371)
(1356)
(1268)
(1181)
(1162)
(1161)
(1117)
(1086)
(1023)
(982)
(938)
(928)
(928)
(894)
(870)
(828)
(804)
(770)
学科
(6259)
经济(6245)
管理(5228)
(4131)
(3933)
企业(3933)
(2659)
(2530)
理论(2504)
(2343)
中国(2237)
教育(2209)
(2046)
(1952)
业经(1744)
(1741)
银行(1741)
税收(1717)
(1707)
金融(1706)
(1704)
(1703)
(1663)
方法(1564)
(1539)
(1445)
体制(1433)
(1303)
制度(1190)
(1190)
机构
大学(28434)
学院(26727)
(9510)
经济(9255)
研究(8713)
管理(7293)
中国(7181)
(7175)
(6140)
(5409)
师范(5404)
理学(5329)
(5276)
理学院(5237)
财经(5163)
管理学(5144)
管理学院(5079)
科学(5074)
(4854)
(4499)
(4327)
师范大学(4315)
北京(4106)
研究所(4059)
(4008)
中心(3570)
财经大学(3557)
教育(3456)
(3262)
经济学(3121)
基金
项目(10482)
研究(9360)
科学(7869)
基金(7047)
社会(5819)
(5616)
国家(5533)
社会科(5428)
社会科学(5425)
成果(4878)
教育(4501)
科学基金(4367)
编号(4126)
(3892)
(3396)
基金项目(3305)
课题(3256)
(2934)
资助(2834)
(2781)
(2776)
(2772)
阶段(2770)
项目编号(2608)
阶段性(2523)
(2494)
重点(2443)
社科(2387)
规划(2374)
(2312)
期刊
(15394)
经济(15394)
研究(12480)
(6947)
中国(6377)
教育(5664)
学报(5281)
财经(4158)
大学(4086)
科学(3764)
学学(3630)
(3612)
金融(3612)
(3595)
管理(3287)
(2734)
图书(2573)
问题(2285)
书馆(2144)
图书馆(2144)
经济研究(1948)
技术(1901)
(1889)
(1853)
业经(1851)
(1843)
(1673)
理论(1666)
(1628)
论坛(1628)
共检索到49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柴冬梅  
刑罚规定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刑法的适用效果。刑法就受贿罪的刑罚种类、刑罚幅度等设置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需进行修改。主刑罚应取消死刑,延长自由刑期限;附加刑中应增设罚金刑,资格刑,限制没收财产刑,定罪数额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其他定罪量刑因素尽量细化,以充分体现罚当其罪的刑罚理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勇  
在刑事企业合规学理中,单位犯罪的量刑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对犯罪嫌疑单位的刑事追究应当区别于自然人。单位犯罪中,应当视情节对单位进行刑事制裁,对单位的基本权利进行限制以确保国家和经济社会的规制秩序。在单位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对单位和自然人的刑事追究应当采取“平行模式”,分别考量。对于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完善,应当打破抽象、无定额罚金制的司法惯例,根据单位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顶层制度设计,对单位犯罪刑罚种类进行重构,以达到报应和预防的双重并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静  
当前金融犯罪的刑罚配置存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诸多问题,需对金融犯罪的刑罚配置进行改革,尽早取消金融犯罪死刑的配置,实现刑罚的合理化、轻缓化;提高财产刑地位,实现罚金刑与自由刑的并驾齐驱,同时合理配置罚金刑,使刑罚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增加金融犯罪资格刑的配置,使刑罚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细化刑罚幅度、使之得以有效指导实践,实现罪刑的均衡。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郑飞  唐葵  
对危害税收征管秩序的犯罪的预防 ,绝不仅仅是税务机关部门性的任务 ,而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与预防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与该法律体系相应的司法体制。在司法体制中充分发挥税务机关的专业属性和职能作用 ,是预防该类犯罪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谷亚晴  
长期以来,对于受贿罪犯罪主体,我国立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2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5条,将受贿罪犯罪主体界定为“国家工作人员”。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关于严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月斌  
"两高院"、公安部先后公布、发布、印发《罪名补充规定(三)》、《适用法律问题意见》及《立案追诉标准规定(二)》等,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替代原来"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明确规定了此类案件立案追诉数额。然而,此举仅是有关罪名改变、部分法律适用以及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尚未彻底、有效地解决问题。为完善刑事立法,规范执法行为,还需进行法条内容调整与犯罪要件修正、入罪门槛降低与法定刑度提高、刑罚幅度协调与刑种机制完善以及借鉴英美法系信义义务理论,打造刑民法律之间制度接口,从而构建我国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体系,健全惩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昕兰  
基于受贿罪数额认定关乎受贿罪的定罪量刑,对其数额认定与司法适用中存在的"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界定、受贿数额累计中的期限、财产性利益的计算等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辨析。"多次受贿"是自然意义上的"多次";"未经处理"包括未经刑事处罚、党纪和政纪处分,还包括未经单位和组织开展的"清退"等方式的"处理"。多次受贿的受贿数额累计应以受贿行为认定为前提,并受追诉期限限制;为了便于把握多次受贿行为之间是否存在"连续状态"这一关键问题,连续状态认定的时限应与刑法规定的追诉期限一致为原则。财产性利益的计算基于"实际支付"的原则,尽可能突出重点,并针对"贿赂物"特殊属性和情节细化和明晰有关折算规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利娜  张豪  
本文基于J公司逃税罪一案,对《刑法修正案(七)》关于逃税罪刑罚阻却事由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在逃税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只要具有刑罚阻却事由且没有但书情形,对当事人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实践中运用刑罚阻却事由应关注“已受行政处罚”的理解以及关于五年期间的计算等问题。同时,在某些案件中还可能涉及“从旧兼从轻”原则的应用,如果新法相较于旧法对当事人更有利,只要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就应当适用新法的规定,对符合刑罚阻却事由条件的当事人不予刑事处罚。适用刑罚阻却事由规则还涉及行政与司法衔接的问题,即必须先经过税务机关作出行政处理,否则,司法机关不得直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齐文  张蕊  
近年来,我国国企高管职务犯罪呈现高频、多发之势,其中侵占型职务犯罪尤为突出,给社会和市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本文拟以供需理论为依据,分析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需求角度分析发现:某些企业或个人,即寻租人需要借助高管的职权来实现正常途径无法实现的利益,而增强其需求意愿的因素是:市场资源的激烈竞争、打击力度不足和超额利益的存在。供给角度研究表明,导致国企高管有愿望和能力实施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因素是:国企高管个人素质低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缺乏、非法利益巨大和惩罚力度不强。为此,要想很好地遏制侵占型职务犯罪发生,就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加以防范,如加强对高管教育、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涂冬山  
土地犯罪行政处罚与刑罚双重适用研究涂冬山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设立了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标志着土地市场秩序已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为国家最高强制力加以维护。然而,新法颁布伊始且相应的配套法规较为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荣  徐大勇  
税收犯罪与税收相伴而生,刑法对税收犯罪的规制是保障国家税收体制正常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犯罪的刑罚承担着实现刑法价值和税法价值的双重使命。我国现行《刑法》在税收犯罪的刑罚配置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应当坚持罪刑均衡和谦抑的原则,借鉴各国立法的有益经验,在税收犯罪的刑罚轻缓化、罚金刑、资格刑、单位犯罪等方面完善刑罚配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月斌  
针对现代金融犯罪性质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经验,文章提出对我国现有金融刑罚规定进行配刑设置和结构调整,改革和完善“以适用和扩大资格刑、加重财产刑、创设劳务刑为主,灵活掌握多刑种并科、易科,适当运用自由刑为辅,审慎适用生命刑为补,逐步废止死刑设置”的现代金融刑罚理念和新型刑罚配刑模式,从而实现金融刑法综合功能,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戴蓬  
现行涉税犯罪刑事立法已不适应惩治涉税犯罪的需要,亟待修订。在修订涉税犯罪刑事立法时,应调整规制策略,将偷逃税款手段行为犯罪化;摒弃重刑理念,适度设置刑罚;弥补现行立法的技术缺陷;严密刑事法网,强化对发票犯罪的打击;密切联系税收征管实际,提高涉税犯罪规定的可操作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谢菲  
在我国当前的刑罚执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人权保障意识缺乏、立法滞后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结构性缺陷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刑罚执行监督效用的发挥。检察机关应当始终以人权、公正、平等、效益为价值取向,通过进一步明确保护重点,准确掌握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改革驻监检察监督模式,完善对社区矫正活动以及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机制等途径,强化对刑罚执行的法律监督工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翔  何显兵  
社区刑罚的根据应当是报应论限制和制约下的以教育刑论为核心的综合论。文章认为,社区刑罚应当以报应论为基本的规诫,以满足正义和秩序的要求;社区刑罚应当以教育刑论为核心规诫,以满足矫正犯罪人的要求;社区刑罚应当适当考虑剥夺犯罪能力论的要求,以争取社区群众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