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2)
- 2023(12417)
- 2022(10244)
- 2021(9293)
- 2020(7655)
- 2019(16508)
- 2018(16283)
- 2017(31443)
- 2016(16851)
- 2015(18333)
- 2014(17496)
- 2013(17422)
- 2012(15513)
- 2011(13867)
- 2010(14272)
- 2009(14073)
- 2008(14045)
- 2007(13010)
- 2006(11815)
- 2005(10751)
- 学科
- 业(86793)
- 济(71068)
- 经济(70974)
- 企(69667)
- 企业(69667)
- 管理(61446)
- 农(49544)
- 农业(33152)
- 业经(31551)
- 财(28809)
- 方法(25624)
- 税(21925)
- 税收(20472)
- 收(20303)
- 务(19117)
- 财务(19100)
- 财务管理(19083)
- 企业财务(18062)
- 中国(17823)
- 数学(17608)
- 制(17594)
- 数学方法(17486)
- 技术(15878)
- 策(15737)
- 体(14381)
- 理论(13524)
- 和(13416)
- 划(13209)
- 农业经济(12711)
- 贸(12696)
- 机构
- 学院(245116)
- 大学(232620)
- 济(103463)
- 经济(101596)
- 管理(98386)
- 理学(84311)
- 理学院(83624)
- 管理学(82659)
- 管理学院(82209)
- 研究(72303)
- 中国(59774)
- 财(54365)
- 农(50767)
- 京(46303)
- 财经(41185)
- 科学(40489)
- 江(39562)
- 农业(37888)
- 经(37046)
- 业大(36112)
- 所(34876)
- 中心(33972)
- 州(31058)
- 研究所(30517)
- 经济学(30141)
- 财经大学(29374)
- 范(29122)
- 师范(28960)
- 经济管理(28695)
- 北京(28034)
- 基金
- 项目(151972)
- 科学(122140)
- 研究(119816)
- 基金(110964)
- 家(93381)
- 国家(92309)
- 科学基金(81852)
- 社会(80206)
- 社会科(75565)
- 社会科学(75542)
- 省(62088)
- 基金项目(58739)
- 教育(52235)
- 编号(51318)
- 划(48463)
- 自然(48394)
- 自然科(47294)
- 自然科学(47286)
- 自然科学基金(46474)
- 资助(42343)
- 成果(40873)
- 业(35696)
- 创(34866)
- 发(34171)
- 部(33411)
- 制(33311)
- 国家社会(33166)
- 课题(33112)
- 重点(32834)
- 性(32582)
- 期刊
- 济(131379)
- 经济(131379)
- 研究(75846)
- 农(56928)
- 中国(46304)
- 财(45011)
- 农业(38275)
- 管理(36948)
- 科学(31683)
- 学报(31642)
- 业经(29732)
- 大学(25813)
- 学学(24955)
- 融(23652)
- 金融(23652)
- 技术(20697)
- 财经(20535)
- 教育(20315)
- 业(18833)
- 经济研究(18623)
- 经(17706)
- 问题(17507)
- 务(17006)
- 税(15859)
- 农业经济(15096)
- 农村(15080)
- 村(15080)
- 税务(14097)
- 版(13832)
- 技术经济(13717)
共检索到375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党国英
取消农业税之后,县乡公共管理出现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县乡公共管理体制本身。这个体制的深刻矛盾在于:一方面是传统农业和农民对公共品的低水平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产值”巨大而效率低下的政府对公共品的供应。这种供需间的不平衡才是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公共品供需平衡的乡村治理结构,其根本原则是:在现阶段,乡村公共品的供应必须要依靠乡村社会内部的非货币化制度安排,这种安排在政治上便是乡村社会的高度自治。此外,建立委托服务制是处理县乡关系的一种可尝试的办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众所周知,取消农业税后,县乡的财政危机更加突显了,从而导致了乡村治理的一系列问题越发棘手。这个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党国英先生在《税务研究》2005年第6期上发表题为《论取消农业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一文,文中确实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但是,令笔者不能苟同的是,党先生在该文中提出,取消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哲
取消农业税以法律废止的形式为城乡的融合消除了人为设置的坚固屏障,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法治理想,取消农业税是法治社会对农民国民待遇的确认,而作为法治治理的最基层形式的乡村治理,也随着农业税的废止将形成全新的乡村法治结构。分析取消农业税的法治意蕴对研究农民的权益保障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律对策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农业税 公平正义 国民待遇 乡村治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金铠
进入2005年,全国已有26个省区宣布全面免征农业税,大约有7.3亿农民将告别上缴“皇粮国税”的历史。然而, 逐步深化的税费改革,农业税的完全免征和取消也在极大程度上触及和暴露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大农村积累下来的一系列深层矛盾,使乡村财政危机凸现。这一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将很难巩固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夏
从单纯种植粮食到供给多样化农产品,再到满足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对农业生态、文化、社会功能的消费,中国农业经历了一个内涵不断扩展、外延不断丰富的过程。以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为方向的"大农业"思想赋予农业和乡村的各种功能以经济价值,使过去被隐藏的价值能够显化并得以实现。由此,大农业可以成为乡村资本积累的源泉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基础,并让乡村在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和价值上的独一无二性彰显无疑。
关键词:
大农业 多功能性 农业转型 乡村振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立芳
免征农业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但同时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包括乡村财政入不敷出、村级债务更难化解、公共品供给缺失、教育事业发展投入不足和负担容易反弹等方面。破解困境应采取发展地方经济、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和加强监督管理等综合措施。
关键词:
免征农业税 乡村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惠 贾红强
近年来,农业农村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民间投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农业投资增速波动下滑、农业农村融资难、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社会资本投入热情仍不高涨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这与农业农村增长动力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外部风险加大、资金投入与耕地资源禀赋不匹配、农业人才短缺等因素有关。“十四五”时期,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均环境改善需求不断增加,为拓展农业农村投资提供了动力。对此,建议构建农业农村投资多元化投入新格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打造良好的农业农村投资环境。
关键词:
农业农村投资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婷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事关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分散性、不确定性及时空分布的异质性使得国家集中监管环境的模式在面源污染治理中显露不足。基于新合作主义思想,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政府、农业中间组织、农资经销商和农户四方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化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治理信息模糊、道德风险监管难、责任追究存在障碍的难题,有助于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效。
关键词:
新合作主义 农业 面源污染 治理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睢党臣 王征兵
从机遇与挑战两个方面分析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地影响,提出科学界定农村公共产品,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职责;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建立农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增强村级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化的筹资体系等途径与方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数量。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宇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农业在实现总量安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多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经历了从现代农业1.0版向4.0版逐渐演变的过程,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被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多元化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明确重点任务和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多元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冬冬
当前我国以硬法规制为核心的农业知识产权治理存在保护成本较高、交易与转化机制不畅、海外纠纷应对软法规范缺乏等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需求。软法保护是硬法规制的有力补充,软法保护可以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交易和转化效率、形成海外保护合力。应从加强政社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数字化信息资源法律指引机制、推动涉农机构海外纠纷应对联动机制三个方面,完善农业知识产权软法保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余镇涛 白迪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外来资本进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契机。但外来投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能否如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宣称的那样实现"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效果,是实践探索和理论分析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为基础,在控制了生产经营特征、本地乡村振兴程度的情况下,对外来投资者比重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外来投资者比重对村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效益提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若不剥离本地乡村振兴程度的叠加影响,外来投资者比重的作用将被高估,并且该促进作用与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这些结论将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海波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后,巨额的乡村债务已经影响到许多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行。我国乡村债务产生的根源,既有财政收支矛盾的表面原因,又有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的深层次原因。因此,逐步化解乡村债务应该从多方面着手。
关键词:
乡村债务 农业税 税费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宫晓霞
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但对乡镇财政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取消农业税会对乡镇财政造成收支矛盾突出、债务负担加重、农村公共品供应不足等一系列影响,提出发展乡镇经济、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妥善化解债务和完善财政体制等措施。
关键词:
农业税 税费改革 财政体制 财政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