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9)
- 2023(15160)
- 2022(12425)
- 2021(11197)
- 2020(9241)
- 2019(20543)
- 2018(20205)
- 2017(37357)
- 2016(20190)
- 2015(22438)
- 2014(22420)
- 2013(21910)
- 2012(20551)
- 2011(18365)
- 2010(19074)
- 2009(17777)
- 2008(17822)
- 2007(16704)
- 2006(15041)
- 2005(14038)
- 学科
- 济(90153)
- 经济(90038)
- 业(86806)
- 企(78958)
- 企业(78958)
- 管理(74151)
- 业经(32360)
- 农(29096)
- 方法(29000)
- 中国(28015)
- 财(26891)
- 技术(24543)
- 地方(22359)
- 农业(20869)
- 制(20579)
- 数学(19805)
- 数学方法(19645)
- 务(19304)
- 财务(19261)
- 财务管理(19236)
- 理论(18603)
- 企业财务(18198)
- 和(16980)
- 策(16571)
- 体(16476)
- 学(16470)
- 银(15852)
- 银行(15815)
- 划(15557)
- 融(15543)
- 机构
- 学院(296769)
- 大学(289885)
- 济(121947)
- 经济(119404)
- 管理(113150)
- 研究(102963)
- 理学(94611)
- 理学院(93572)
- 管理学(92337)
- 管理学院(91750)
- 中国(80224)
- 京(63153)
- 科学(61725)
- 财(58514)
- 所(53041)
- 农(52587)
- 江(49684)
- 研究所(47359)
- 中心(46351)
- 财经(44631)
- 业大(41962)
- 农业(40900)
- 北京(40271)
- 经(40183)
- 范(39514)
- 州(39388)
- 师范(39070)
- 院(37252)
- 经济学(35508)
- 技术(35377)
- 基金
- 项目(185360)
- 科学(147002)
- 研究(141278)
- 基金(131282)
- 家(114460)
- 国家(113032)
- 科学基金(97118)
- 社会(89419)
- 社会科(84654)
- 社会科学(84632)
- 省(76998)
- 基金项目(68632)
- 教育(63753)
- 划(62612)
- 自然(59961)
- 自然科(58594)
- 自然科学(58578)
- 自然科学基金(57616)
- 编号(57237)
- 资助(51159)
- 成果(47147)
- 发(45788)
- 创(44850)
- 重点(42058)
- 课题(41589)
- 业(41403)
- 创新(40926)
- 部(39548)
- 发展(37304)
- 展(36684)
- 期刊
- 济(153565)
- 经济(153565)
- 研究(94327)
- 中国(71930)
- 农(51059)
- 管理(50867)
- 财(49631)
- 学报(45019)
- 科学(42917)
- 教育(40187)
- 农业(34710)
- 大学(34490)
- 学学(32296)
- 技术(31478)
- 融(30251)
- 金融(30251)
- 业经(27932)
- 财经(23682)
- 经济研究(23160)
- 业(20780)
- 经(20720)
- 问题(19337)
- 技术经济(17862)
- 科技(16881)
- 贸(15212)
- 坛(15042)
- 论坛(15042)
- 世界(14956)
- 现代(14954)
- 商业(14617)
共检索到481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唐德才
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必须不创新。知识经济的灵魂就在于创新,从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到市场创新。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实质上是一条知识不断创新的道路。因此,我们就有必要研究和学习它们的知识创新的经验并服务于我们的经济建设。发达国家历来比较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是因为它们有一整套的利用技术创新体系的机制条件。
关键词:
技术创新体系 成就 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丽萍
企业环境技术创新需要良好的政策平台与社会环境。该文详细阐述了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促进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经验,通过综合分析,概括出发达国家环境技术创新政策的演变特点:强调环境资源综合利用效用最大化的政策目标,政策基础向绿色生产总值转化,综合运用环境法规与经济激励政策,加强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机融合,注重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强化社会力量对环境技术创新的监督管理作用。通过这些演变特点的总结以期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敏 张艺民 王帅 戴淑芬 张群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借鉴创新链理论,从创新链的视角对各国政策的布局以及如何作用于技术创新活动各阶段进行深入剖析。采用Rothwell和Zegvld的研究方法,根据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层面不同,将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政策工具与需求面政策工具进行分析。本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链 技术创新 政策工具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建寨 杨海成 李斐 孔繁涛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实践和经验,针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包括明确主体分工与定位、注重制度保障、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培育等,为提升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国际经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殷群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维论金陵职业大学财经系殷群江泽民同志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是要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化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光辉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永葆活力、立于不败的法宝,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方面有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和中小企业借鉴。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政策扶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帆
冯帆在《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第12期中撰文,选取德国、澳大利亚两个发达国家,对其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进行研究,并基于此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企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支持。发达国家职教办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及行业企业的参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环状 :核心是知识创新系统。从内到外依次为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基础与管理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国际接轨。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组成系统和网络。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既存在源与流的关系 ,也存在着技术创新同样可以产生新知识 ,引发又一轮新的知识创新的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创新体系 有机构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理真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竞争与合作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积极需求者和创造者,技术创新体系是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技术创新的收益需要高水平的服务与信誉保障,以市场为主和政府积极干预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色。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中介机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平 冯涛
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体错位、要素缺乏、服务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加创新投入、培养创新人才、规避创新风险和完善创新服务网络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主体投入 服务网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在技术创新上升为科技创新后,企业不只是成为采用新技术的主体,还会主动参与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体系中,成为孵化高新技术的一个主体。其前提是企业经营者不仅成为企业家,更是成为科技企业家。科技企业家既具有企业家素质,又具备科技素养。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背景下,企业进入科学新发现孵化为新技术阶段,体现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企业家。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技术创新不仅以市场为导向,还需要以新的科学发现为导向。科技企业家对这两个方面都要进行导向。科技企业家的成长需要适合的体制机制,按照科技企业家成长的生态培育科技企业家队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企业家 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杰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作为资源开发导向型经济,加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山西区域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技术创新体系迫切需求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推进路径及战略重点,并针对加快山西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