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8)
2023(8818)
2022(7161)
2021(6452)
2020(4822)
2019(10732)
2018(10446)
2017(19286)
2016(10368)
2015(11506)
2014(11575)
2013(11517)
2012(11066)
2011(10433)
2010(10783)
2009(10053)
2008(9688)
2007(9110)
2006(8539)
2005(8076)
作者
(31903)
(26545)
(26427)
(25045)
(16711)
(12770)
(11864)
(10174)
(10138)
(9526)
(9292)
(8810)
(8636)
(8545)
(8321)
(8134)
(7807)
(7701)
(7632)
(7463)
(6908)
(6651)
(6387)
(6169)
(6104)
(5951)
(5944)
(5923)
(5335)
(5217)
学科
(51390)
经济(51345)
管理(28711)
(26487)
地方(18854)
中国(18608)
(18351)
企业(18351)
(17440)
业经(13978)
环境(12734)
农业(12483)
方法(12395)
(11176)
(11007)
地方经济(10546)
(10147)
金融(10145)
(9825)
银行(9814)
(9679)
数学(9565)
数学方法(9468)
(9036)
(8715)
贸易(8703)
(8491)
(8300)
(8268)
发展(8252)
机构
学院(159646)
大学(154647)
(64730)
经济(63295)
研究(60279)
管理(54296)
中国(46134)
理学(44581)
理学院(43984)
管理学(43280)
管理学院(42986)
科学(36897)
(34517)
(31331)
(30434)
研究所(28062)
(26471)
(26458)
中心(26414)
(25770)
师范(25570)
财经(22982)
北京(22870)
(22162)
(21777)
业大(21172)
(20531)
师范大学(20248)
农业(19994)
(19767)
基金
项目(97006)
科学(76062)
研究(75987)
基金(66360)
(57162)
国家(56530)
社会(48062)
科学基金(47511)
社会科(45422)
社会科学(45413)
(40590)
基金项目(34420)
教育(33749)
(33348)
编号(32051)
(28317)
自然(27152)
成果(26473)
自然科(26338)
自然科学(26335)
自然科学基金(25786)
资助(25582)
课题(23897)
发展(23226)
(22777)
重点(22573)
(20213)
(20066)
(19876)
国家社会(19443)
期刊
(90653)
经济(90653)
研究(54494)
中国(38600)
(26888)
教育(24054)
学报(23815)
科学(22505)
管理(21782)
(21613)
农业(18528)
大学(18188)
(18079)
金融(18079)
业经(17853)
学学(16834)
经济研究(14043)
技术(13945)
财经(11963)
问题(11219)
(10404)
商业(9541)
(9170)
资源(8627)
图书(8554)
(8006)
(7816)
论坛(7816)
现代(7753)
(7562)
共检索到264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勇  胡若痴  赵尚柱  
本文首先论证了发展生态消费力的必要性,即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树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消费文明,社会文明;其次阐释了生态消费力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发展生态消费力的实现路径,即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消费观念,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制定扶持生态消费领域的优惠政策,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建设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一)什么是消费力所谓消费力或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对消费资料(包括消费劳务,下同)进行消费的能力。消费力可分为:自然消费力、绝对消费力、社会消费力等。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力时指出:“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个消费力还要受到追求积累的欲望的限制,受到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的欲望的限制。”这段话说明社会消费力受一定社会分配关系所决定,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受分配关系决定的消费者消费生活资料的能力。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消费力受到“对抗性的分配关系”的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世杰  
文章首先论述:发展生态消费力,对提高消费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作用很大。接着从消费力的主体、客体、生态环境等方面说明我国当前生态消费力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生态消费力的对策:要培育高层次的生态消费观念,发展生态产业、产品,优化消费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最后提出:发展生态消费力,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世杰  
消费力,特别是精神消费力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精神消费力的水平如何?如何提高精神消费力来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星林  罗胤晨  文传浩  
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如何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在推进理路方面,提出既要从产业存量、增量、流量、变量"四量"角度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也要从行动举措、发展主体、推进模式等角度推进生态产业化;在实现路径方面,分别对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生态资源向生态产业转型提出具体的路径选择。最后,从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保障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及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英  
人类正经历一场生态消费方式的革命。在这次革命性的转型过程中,我们必须选择好人类自身的发展路径,更要构建起推进这场革命性转型的制度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洪景  陈梨芳  
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新兴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是绿色消费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绿色消费发展的自我需求。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带动绿色消费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部分消费者数字消费能力有限,使得绿色消费覆盖面受限;绿色消费足迹容易被精准掌握;绿色消费自主能动性受限;以及绿色消费信息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首先,可适时开展数字消费工具的应用培训,扩大数字化绿色消费的受众面;其次,适时完善数字消费法规体系,保障数字化绿色消费信息安全;再次,可通过开展数字消费观念宣传教育,提高数字化绿色消费自主能动性;最后,应加强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夯实数字化绿色消费的软硬件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洪景  陈梨芳  
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新兴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是绿色消费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绿色消费发展的自我需求。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带动绿色消费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部分消费者数字消费能力有限,使得绿色消费覆盖面受限;绿色消费足迹容易被精准掌握;绿色消费自主能动性受限;以及绿色消费信息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首先,可适时开展数字消费工具的应用培训,扩大数字化绿色消费的受众面;其次,适时完善数字消费法规体系,保障数字化绿色消费信息安全;再次,可通过开展数字消费观念宣传教育,提高数字化绿色消费自主能动性;最后,应加强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夯实数字化绿色消费的软硬件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封晔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向,也可以称之为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资源的节约以及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绿色消费与绿色发展相辅相成,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秉承的宗旨就是绿色发展,其涵盖的内容也在绿色发展理念中得到体现。本文就目前我国实行绿色消费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做出总结,并提出几点可行性意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长庚  张磊  韩雷  刘振晓  
随着经济服务化和消费贡献增强,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服务业新业态总体呈现"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一二产业服务化、服务业内部融合、专业化内生成长、集聚化等五大趋势特征。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可推动新消费增长点涌现、助推消费结构优化、促进消费体验和消费方式升级。当前,以服务业新业态促消费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应着力创新服务供给,提高消费意愿;更新消费理念,释放消费潜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加强法治监管,打造安全消费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燕  贾彦鹏  杨春平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二者仍然存在不协调、不融合的现象。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经济手段推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从顶层设计、法规政策体系、宏观调控手段、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评价考核等方面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思妤  
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产业化形态,它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的客观形势,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产业的发展限定其中,实现产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甘青川藏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指出按照生态产业发展特征与规律该区域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领域,并提出实现路径和组织形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艳丽  刘彤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生态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基本途径。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实现,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生态经济建设的法制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提高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丹  
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是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章在对消费群体购买意愿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消费群体购买力与商贸流通业发展关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两者关系的变化受到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基础性、发展性与保障性商品购买意愿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要进一步拓宽居民的收入来源,提升消费者购买能力,从而促进社会消费与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