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9)
2023(7363)
2022(6317)
2021(5847)
2020(4764)
2019(10936)
2018(11005)
2017(21851)
2016(12012)
2015(13925)
2014(14237)
2013(14512)
2012(14372)
2011(13437)
2010(14082)
2009(13668)
2008(13677)
2007(12845)
2006(12156)
2005(11692)
作者
(37778)
(31138)
(30754)
(29513)
(19843)
(14779)
(14128)
(11849)
(11839)
(11518)
(10750)
(10311)
(10177)
(10100)
(9745)
(9557)
(9112)
(9015)
(8961)
(8790)
(8331)
(7738)
(7626)
(7213)
(7116)
(7108)
(7031)
(6993)
(6387)
(6190)
学科
(60385)
经济(60317)
管理(33014)
(32347)
(23415)
企业(23415)
中国(23227)
(18669)
地方(18577)
方法(17651)
数学(14542)
(14524)
数学方法(14361)
业经(14107)
(13758)
银行(13748)
(13515)
(13350)
(12493)
金融(12492)
农业(12304)
(11692)
贸易(11676)
(11401)
(11254)
(11032)
地方经济(10490)
(9099)
(9053)
环境(9044)
机构
学院(190255)
大学(189675)
(81058)
经济(79166)
研究(70401)
管理(65250)
中国(57172)
理学(52496)
理学院(51767)
管理学(50979)
管理学院(50598)
(43047)
(42729)
科学(40296)
(37426)
研究所(32561)
(32198)
财经(31842)
中心(31188)
(29257)
北京(29074)
师范(29069)
(28785)
(28299)
(26871)
经济学(24775)
(24318)
师范大学(23043)
财经大学(22910)
(22443)
基金
项目(101043)
研究(80680)
科学(78118)
基金(68992)
(58024)
国家(57404)
社会(50031)
科学基金(47398)
社会科(47317)
社会科学(47305)
(40456)
教育(36725)
基金项目(35404)
编号(34720)
(33801)
成果(31792)
资助(29028)
(28247)
自然(26367)
课题(25800)
自然科(25614)
自然科学(25607)
自然科学基金(25092)
发展(23492)
(23076)
重点(23030)
(22543)
(21329)
(21199)
项目编号(20455)
期刊
(109790)
经济(109790)
研究(71865)
中国(44682)
(32434)
(29113)
教育(27793)
管理(27084)
(26697)
金融(26697)
学报(25417)
科学(24102)
大学(19673)
农业(19450)
业经(19211)
学学(17795)
财经(17408)
经济研究(16771)
技术(16746)
问题(15664)
(15027)
(12917)
图书(11422)
国际(11184)
理论(10661)
商业(10037)
技术经济(9899)
经济问题(9788)
(9614)
论坛(9614)
共检索到33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炳耀  
本文所讨论的计量地理学(Quantitative Geography),其内在含义是定量(或数量)地理学,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方法的地理计量学(Geographimetry)。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已约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争论很大,但发展迅速,已经经历了性质回异的三代: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与地理模型研究;地理数据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作为学术名词,产生于五十年代中期,实际上已不能反映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新内容。我国计量地理学研究在文化革命前已有基础;当时大学地理系也曾委托数学系开设规划论等课程。可以认为,这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峰华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被各国普遍所接受,社区发展又成了中外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阐述了社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内涵、原则和模式,探讨了社区地理学在社区发展研究中的作用。希望有益于社区发展和社区地理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淑娜  杨令宾  
简要介绍了数量地理方法的发展背景、过程和发展的推动力,从正反两面阐述了其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数量方法对地理学的生存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这些工具的过分依赖,而忽视了自身的发展问题。得出结论:只要把握好地理学自身的发展方向,数量地理方法的正确应用在向社会展示地理学价值的同时,也将会解决目前地理学自身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推动其理论化、科学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清成,李昕  
消费地理学产生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国外,消费地理学目前已成为经济地理学中较为活跃的分支学科。在国内,因种种原因,此学科基本上还是空白。这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及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都极不相称。因此在国内开展消费地理学研究已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诚固  
一、我国农村地理学产生的客观形势中国农村正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性的变革,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的农村地域不仅农业生产得到了稳步、高速的发展,而且农村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农村聚落建设、农村城市化、农村科技文化教育事业都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农村已成为区别于城市,具有复杂部门结构和整体性功能开放式的地域系统。这种多部门的发展,整体功能的加强,迫切需要我们开展农村区域综合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农村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张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以前由于受宗主国控制,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多数处于落后待开发状态。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大。如何缩小差距,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促成了以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方向,形成了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仓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理学要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学科的约束,面向市场,服务于市场,尽快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并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要求,在资产管理、企业化发展、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均,陈向东  
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途径。在社会需要、信息源、技术方法等因素的支持下 ,开展历史地理学信息化已具备了可行性 ,应结合具体实例在历史政区、气候、人口、土地等专题开展 GIS技术应用 ,以及推广数字地图、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历史文献的信息精度等问题 ,推动学科方法论的进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哈里斯  张文奎  
哈里斯教授1980年接受日本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本内信藏的邀请赴日本讲学,本文是他1980年10月9日在日本成城大学的报告。内容简洁明确,对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四个阶段的划分,脉络清楚,内容充实.对了解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很有启发。因此,全文译出,以飨读者。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如下四个时期:1)做为专门学科以前的城市地理学;2)做为专门学科的城市地理学的产生;3)以计量化、模式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艳红  
邹代钧(1854-1908年),晚清著名的地理学家、地图学家及地理学教育家。早年出使欧洲。1895年春夏间,他独资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地理学学术团体———译印西文地图公会(简称地图公会,后改称舆地学会)。这个团体主要的任务是译绘出版各种地图,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经营,存在期间共出版了七百多张地图,在中国首次采用了烂铜版法印刷地图,使中国出现了彩色制图,对地图的出版水平、地理知识的普及与地名学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地理学从传统的舆地学向近代地理学发展。本文就邹代钧的生平与舆地学会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逢干  
我国近现代的人口地理研究。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几经曲折停滞,到今天已进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回顾过去,可以看到,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总是以国内的形势及亟须研究的重点问题为转移,同时受到西方学术发展和传播的重大影响。我们今天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中,正是发展学术研究的大好时机,时代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人旭  李广斌  
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实践和理论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试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现实表象和存在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背后的哲学根源,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一些认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  朱剑如  
一、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1. 前期发展慢,后期发展快解放前,我国城市地理发展很差,有价值的参考文献甚少。解放后,城市地理学有较大发展,其过程可以“文革”为界,划分成前后两个阶段(文革中,特别是1966年底至1972年,研究中断)。前期,地理学,特别是经济地理学,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城市地理研究少,发展慢。据统计,1949~1965年间,《地理学报》刊登有关城市的文献仅六篇,1960~1963年,三次全国经济地理学术会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建国50 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本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规划和理论总结,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咨询,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地理学人才。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理论和方法研究获得了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宪生  
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形态已走近我们。新经济形态使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成为可能。为适应新经济形态,经济地理学要重新确定研究对象、问题和任务,构建现代经济地理学体系和范畴,以指导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合理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