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46)
2023(15091)
2022(12536)
2021(11368)
2020(9375)
2019(21180)
2018(21104)
2017(40788)
2016(22091)
2015(24886)
2014(25073)
2013(24939)
2012(23468)
2011(21378)
2010(22238)
2009(21416)
2008(21708)
2007(20234)
2006(18635)
2005(17605)
作者
(64811)
(53900)
(53643)
(50910)
(34429)
(25537)
(24223)
(20675)
(20445)
(19607)
(18635)
(17807)
(17604)
(17462)
(16941)
(16427)
(15939)
(15718)
(15459)
(15432)
(13840)
(13306)
(13030)
(12367)
(12226)
(12168)
(12148)
(12065)
(10755)
(10578)
学科
(102867)
经济(102711)
(91498)
管理(83676)
(81807)
企业(81807)
方法(36289)
业经(33117)
(33099)
(32047)
中国(31068)
(26884)
数学(26613)
数学方法(26376)
地方(22845)
(22237)
农业(22232)
财务(22198)
财务管理(22159)
企业财务(20979)
技术(20299)
(19508)
银行(19485)
理论(19284)
(18829)
(18821)
(18486)
(18462)
(18363)
贸易(18344)
机构
学院(336701)
大学(333061)
(144444)
经济(141420)
管理(129677)
研究(112202)
理学(108668)
理学院(107552)
管理学(106263)
管理学院(105620)
中国(90206)
(74992)
(71284)
科学(62024)
财经(57169)
(56467)
(54594)
(51406)
(50540)
中心(50109)
研究所(49536)
北京(46098)
(43830)
经济学(43716)
(43664)
师范(43498)
业大(41839)
财经大学(41760)
(39875)
经济学院(39086)
基金
项目(198273)
科学(157685)
研究(153827)
基金(142537)
(120673)
国家(119470)
科学基金(103627)
社会(99524)
社会科(94290)
社会科学(94267)
(78418)
基金项目(74134)
教育(70339)
(64536)
编号(63465)
自然(62333)
自然科(60817)
自然科学(60797)
自然科学基金(59778)
资助(57661)
成果(54080)
(47128)
课题(45143)
(44866)
重点(44532)
(43999)
(42762)
(40489)
(40474)
国家社会(40392)
期刊
(181310)
经济(181310)
研究(111963)
中国(73949)
(61985)
管理(56527)
(49693)
学报(42780)
科学(42666)
教育(40581)
(38901)
金融(38901)
大学(34202)
农业(33420)
学学(31872)
业经(31207)
技术(30626)
财经(30518)
经济研究(27379)
(26358)
问题(23902)
(19611)
(18935)
技术经济(18435)
现代(17602)
商业(17086)
国际(17061)
世界(16613)
经济管理(15968)
理论(15924)
共检索到544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贡苏明  
文章在制造业是经济增长发动机和结构升级根本动因的总体理论框架之下,对我国当前工业化所处阶段进行考察,提出发挥我国制造业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重在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进而形成竞争优势的观点,探讨了高技术制造业和中低技术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提出确立我国当前发展中低技术制造业的重要性,得出即使在我国完成工业化,成为工业化强国之后,我国中低技术制造业仍会占据世界市场的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易信  
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益逐渐改善,以及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成为发展新动力,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面临逆全球化涌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等更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存在认识误区、要素依赖、制度障碍等多重制约因素。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以质量变革为核心、以效率变革为目标、以动力变革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高标准市场制度体系,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与品质、提高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动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贵生,唐晓媛,王毅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局限及其制约因素之后,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科技战略要点,如主体制造业的技术要在建立起企业为主体、大学、研究院所为坚实支撑的产业技术体系;高新技术制造业既要进行自主开发并产业化,也要引进外资与技术;要选择一些技术进行攻关;加强区域研发中心的建设,形成协同配合的多级研发格局;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尽可能地促使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转移;使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成为增强制造的重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挺  孙苏伟  
关注于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的文献并不缺乏,但在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企业的市场表现可能出现波动,这就涉及了企业运营的风险。通过采集我国上市制造企业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拥有良好的研发能力以及开发更多与产品高度关联的服务有助于缓解服务化所造成的风险,但营销活动的增强以及不可被吸收的冗余资源增多会加剧外界对于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担忧从而造成更大的经营风险。被吸收的冗余资源则没有体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上述作用在分行业以及分规模的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人杰  
在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支撑下, 中国的通信制造业走过了快速发展的二十余年,同时也为今后数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中国通信制造业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就市场而言,要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隽波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力。本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总结发展我国制造业要面临的约束因素,并提出发展我国制造业的战略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青山,刘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志来  
为尽快走出危机,同时抓住新技术革命的难得机遇,重新占据国际制造业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欧美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确定,同时倒逼我国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及提升投入效率;另一方面则会加速弱化我国制造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推动传统的中心—外围世界分工体系的变革。对此,我国除加快制定、落实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外,还需做好高端制造业发展基础工程,发挥中小微企业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构建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开展政产学研用多部门跨界合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小明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与转入区的影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基本原则与战略思路、加快我国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剑  方晓昌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供应链管理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先进管理模式,也是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以前对供应链的研究只是局限于供应链的某个层面,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效率和合作伙伴选择上,没有从战略角度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制造业物流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制造业供应链发展战略,在添补理论空白同时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黎波  李德辉  甘嵩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制造工艺和制造方式的全面升级,全球制造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各主要经济体已在国家层面展开了新一轮战略竞争。如美国推动实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推动高端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和升级;德国推动"工业4.0"战略;英国和法国分别实施了"高价值制造"和"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等。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全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雷平  施祖麟  
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为实践所急需。针对当前国内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些误区,结合世界城市制造业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我国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跳出制造业谈制造业",充分利用"城市"的区位要素特征,结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与融合趋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真正使城市制造业成为城市、城市及其腹地的产业升级与创新主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明龙  
目前,我国制造的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为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造业运行,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着重发展处于技术链高端的微型系统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省耗绿色制造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