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2)
- 2023(9530)
- 2022(7884)
- 2021(7258)
- 2020(5616)
- 2019(12857)
- 2018(12605)
- 2017(23526)
- 2016(12765)
- 2015(14237)
- 2014(14162)
- 2013(14382)
- 2012(13959)
- 2011(13090)
- 2010(13609)
- 2009(12707)
- 2008(12552)
- 2007(11728)
- 2006(10951)
- 2005(10321)
- 学科
- 济(64954)
- 经济(64892)
- 农(49342)
- 业(42611)
- 农业(33086)
- 管理(27936)
- 中国(22228)
- 地方(21673)
- 业经(20105)
- 企(19835)
- 企业(19835)
- 方法(14651)
- 发(14616)
- 制(13821)
- 农业经济(12691)
- 数学(11919)
- 发展(11904)
- 展(11864)
- 数学方法(11805)
- 银(11520)
- 银行(11509)
- 融(11506)
- 金融(11505)
- 学(11334)
- 行(11274)
- 贸(10272)
- 贸易(10255)
- 地方经济(10213)
- 财(10141)
- 技术(9872)
- 机构
- 学院(192693)
- 大学(187033)
- 济(82780)
- 经济(81008)
- 研究(73165)
- 管理(69187)
- 中国(57944)
- 理学(57745)
- 理学院(57067)
- 管理学(56269)
- 管理学院(55905)
- 农(52143)
- 科学(42632)
- 京(40585)
- 农业(39026)
- 所(37688)
- 财(36542)
- 中心(33996)
- 研究所(33499)
- 业大(32991)
- 江(32587)
- 范(29212)
- 师范(29012)
- 财经(27264)
- 州(26226)
- 北京(26002)
- 省(25572)
- 院(24812)
- 经(24519)
- 农业大学(23648)
- 基金
- 项目(116816)
- 研究(92577)
- 科学(91931)
- 基金(81555)
- 家(70112)
- 国家(69283)
- 社会(59292)
- 科学基金(58291)
- 社会科(55600)
- 社会科学(55585)
- 省(48575)
- 基金项目(42911)
- 教育(40416)
- 编号(40230)
- 划(39246)
- 成果(33528)
- 自然(33308)
- 发(32580)
- 自然科(32443)
- 自然科学(32438)
- 自然科学基金(31838)
- 资助(31201)
- 农(30070)
- 课题(28274)
- 发展(27018)
- 展(26553)
- 重点(26229)
- 部(25861)
- 创(24213)
- 国家社会(24094)
- 期刊
- 济(113497)
- 经济(113497)
- 研究(64205)
- 农(59577)
- 中国(51007)
- 农业(40236)
- 学报(30402)
- 科学(29102)
- 教育(26553)
- 财(26021)
- 融(25740)
- 金融(25740)
- 业经(25153)
- 大学(24526)
- 管理(23057)
- 学学(22940)
- 业(18162)
- 技术(17059)
- 问题(15848)
- 农业经济(15282)
- 农村(15088)
- 村(15088)
- 经济研究(14463)
- 财经(14167)
- 世界(12717)
- 版(12265)
- 经(12215)
- 经济问题(11695)
- 社会(10443)
- 技术经济(9937)
共检索到325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吉元 胡斌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初具规模,并发展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1991年底,我国已有2万多个乡镇和12万个村建立了农村合作基金会,融资规模已逾百亿元。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绝非偶然。可以说,这是八十年代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农民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又一伟大创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曲国庆 刘成旭
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4年在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以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难免有些不完善的地方。完善农村合作基金会应当从发展着眼,应当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总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纲 黄晨波 吴国山
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5年产生以来,目前已初具规模。到1991年底全国已有乡镇级合作基金会1.8万个,村级合作基金会13万个,共筹集资金近100亿元。 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对其现状如何判断,如何进一步引导它健康发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凌
关于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及发展问题的综述李凌目前,随着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与资金供求的波动,农村合作基金会迅速成长,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对于合作基金会的现状,我国银行的同志还处于若明若暗之中。特别是在整顿金融秩序的今天,它更成为人们争议的一个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平
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建立与发展壮大,对加快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与市场经济接轨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把合作制与股份制结合起来,使其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将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引上股份合作制的道路,既是对原有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突破,也是改革农村融资体制的正确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樊国祥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近年来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大潮中涌现出的农民自我服务的资金合作组织。它的诞生,既有利于缓解农村资金的需求矛盾,又有利于农村多种信用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关键是要对建立基金会的的模式和发展条件进行科学论证,使其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本文拟结合河南省的情况就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娟 付伟财
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集体积累的各种资金怎么管理,如何发挥集体资金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些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了合作基金会,对于管好用活集体资金,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对于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据调查,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经营管理不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现在多数合作基金会缺乏严格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服务带有片面性,缺乏“统”的功能,资金损失浪费多。(2)缺乏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借款管理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涛 郑家圣
近两三年来,我国农村许多地方出现了一种新的信用组织——合作基金会(有的叫“股金社”或“融资公司”)。成立这类组织的初衷是吸收集体经济组织的公有资金,开展内部融资,为合作经济组织管好用活集体资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应当肯定这种愿望是好的,也符合金融组织多样化、融资方式多样化的改革方向。但是从一些地方的反映以及我们对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改革的产物,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解决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克服集体财务混乱和缓解农民发展商品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产生的。自一九八四年在少数地区试办以来,经过九年多的探索,已在广大农村由点到面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党的十一届八中全会《决定》、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出现了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加强了对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建辉
促进农村合作基金会稳步健康发展黄建辉(湖南省岳阳市农经局)农村合作基金会从创办至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行政干预时有发生。部分领导在没有抵押担保的情况下强行要求放款,使资金难以安全运行。有的地方甚至把农村合作基金会当作企业来办,当作“小钱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延信
积极扶持农村合作基金会健康发展黄延信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的一个引人瞩目的变化是,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富有生机活力的新的金融组织迅猛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农村基层的“清财收欠、以欠转贷”。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六康
农村合作基金会于1984年在我国部分乡镇诞生至今,已发展了10余年的时间,期间它为振兴农村经济所做出的功绩已十分昭著。对这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产生后出现的新事物应该说不应再有丝毫的疑虑。但在实际的发展运作过程中,部分地区的部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元红 李静 张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润葵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继乡镇企业之后,在中困农村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义一新生事物。中央要求“继续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怎样才能继续办好?如何全面认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性质和走向,探讨它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