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7)
- 2023(14906)
- 2022(12554)
- 2021(11090)
- 2020(9091)
- 2019(20199)
- 2018(20028)
- 2017(37388)
- 2016(19930)
- 2015(22231)
- 2014(22130)
- 2013(21892)
- 2012(20831)
- 2011(19160)
- 2010(19664)
- 2009(18452)
- 2008(18027)
- 2007(16694)
- 2006(15268)
- 2005(14389)
- 学科
- 济(101748)
- 经济(101640)
- 管理(68090)
- 业(62458)
- 企(52363)
- 企业(52363)
- 方法(29905)
- 中国(29607)
- 地方(27157)
- 数学(24520)
- 数学方法(24293)
- 业经(23776)
- 农(23712)
- 技术(23076)
- 财(21604)
- 制(21471)
- 学(20225)
- 环境(18576)
- 银(17316)
- 银行(17286)
- 融(17268)
- 金融(17265)
- 行(16776)
- 地方经济(16443)
- 农业(16388)
- 体(15147)
- 贸(14896)
- 贸易(14879)
- 理论(14734)
- 技术管理(14536)
- 机构
- 学院(297125)
- 大学(295771)
- 济(132693)
- 经济(130053)
- 管理(110151)
- 研究(108367)
- 理学(92117)
- 理学院(91069)
- 管理学(89817)
- 管理学院(89238)
- 中国(82904)
- 京(63423)
- 财(62670)
- 科学(61786)
- 所(54736)
- 江(48586)
- 研究所(48572)
- 中心(48027)
- 财经(47703)
- 农(43768)
- 经(42881)
- 经济学(41415)
- 北京(41034)
- 范(40463)
- 师范(40099)
- 院(39005)
- 州(38277)
- 业大(38098)
- 经济学院(36655)
- 财经大学(34745)
- 基金
- 项目(184794)
- 科学(147041)
- 研究(140924)
- 基金(132468)
- 家(114222)
- 国家(113203)
- 科学基金(97359)
- 社会(92338)
- 社会科(87699)
- 社会科学(87678)
- 省(74379)
- 基金项目(69223)
- 教育(64226)
- 划(61246)
- 自然(58395)
- 自然科(57006)
- 自然科学(56996)
- 自然科学基金(56007)
- 编号(55441)
- 资助(52385)
- 成果(46336)
- 发(45921)
- 创(43753)
- 重点(42605)
- 课题(41129)
- 部(40817)
- 创新(40164)
- 制(39195)
- 国家社会(38622)
- 发展(37587)
- 期刊
- 济(166189)
- 经济(166189)
- 研究(101097)
- 中国(71860)
- 财(49405)
- 管理(47803)
- 农(41761)
- 学报(41463)
- 科学(41044)
- 教育(38207)
- 大学(32779)
- 融(32694)
- 金融(32694)
- 学学(30590)
- 技术(29871)
- 农业(27983)
- 经济研究(26640)
- 财经(25839)
- 业经(25636)
- 经(22565)
- 问题(20634)
- 技术经济(17816)
- 贸(16379)
- 科技(16130)
- 业(15141)
- 世界(15063)
- 坛(14845)
- 论坛(14845)
- 国际(14564)
- 现代(14036)
共检索到487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与使用需要相应的组织创新,需要相应的外在激励因素和制度环境,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来降低低碳产业的高风险。创新低碳技术、解除碳锁定的过程是提高一个社会应对环境危害的社会能力和制度能力的过程。研究表明15种能源"楔子"(低碳技术),可以在未来的50年内让世界排放量趋于稳定,实行战略"缝隙"管理是解除碳锁定的最优路径。从现有低碳技术创新与使用、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情况来看,解除碳锁定的技术创新障碍主要来自制度层面。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要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要把降低在能源短缺面前的脆弱性所需的技术和减少碳排放所需的技术结合起来;要把形成有利于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军 唐华一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举措。构建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2000~2011年有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水平和碳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国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卓 肖利平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介绍低碳经济概念及其提出的现实背景;其次研究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再次综述了国外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然后重点分析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技术创新瓶颈;最后针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技术创新 碳排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蓉蓉
专利制度是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有效产权制度。我国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但低碳技术专利发展存在缺陷。应不断构建和完善低碳技术专利申请的加快审查制度、低碳技术专利权的强制许可制度、低碳技术专利申请的资助制度,简化低碳技术专利的维权程序,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琳 陆小成
加强制度创新是保障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主要表现为创新政策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市场化的解决方式,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完善等。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应健全低碳创新的制度体系,从财政、税收、产业等层面加强政策创新,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私人投资低碳技术领域,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消解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炳军 曹斌 周方
构建创新生态共生系统对转型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框架,测度了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以及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产生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呈现“显著抑制—显著促进”的演变过程;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及污染程度低的地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春桃
2015年中国启动了第二次电力体制改革。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完善、电价关系没有理顺、低碳能源发电激励机制不健全和能源电力立法修法滞后等问题。从环境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分析,高碳能源发电是典型的负外部性例子,低碳电力的发展是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中国电力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转变政府职能;从发电侧、输电侧、配售电侧、用电需求侧完善市场机制;严格约束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以及修订电力法律。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结构调整 低碳电力 环境经济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国锐
城市是碳排放的集中地,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从碳源到碳汇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生产低碳化和消费低碳化以及扩大碳汇等几方面的内容。同时,为了保障城市发展低碳化的目标,还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工具的创新。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碳排放 发展路径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定核
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胡定核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效益低下,亏损严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未能得到根本转换,企业活力仍然不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工 陈暄 徐永诚
技术创新不能单纯地从技术逻辑方面来考虑,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 快慢是受其制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制度因素在技术进化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 作用,在技术突变、技术酝酿期以及占优设计的抉择中制度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因 此,为加快我国技术创新的步伐,必须加强各种制度因素的调整和改革。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周期 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小婷 李敏
文章选取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赋能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可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继而促进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在中部地区和绿色金融发达地区更为明显。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伴随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跨过不同门槛值,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态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浩 温军 冯涛
在对制度环境、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001-2013年30个地区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GMM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配置期限,从而促进技术创新;(2)在地区层面上,制度环境水平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顺序逐渐下降,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减弱,即在制度环境更为优良的地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些结果表明,进一步改善制度环境对支持"双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度环境 技术创新 金融发展 GMM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乌赶 许凤茹
碳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研究了碳交易制度下,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决策问题。通过构建市场势力差异下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策略和末端治理策略选择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随机干扰、创新成本和遵规成本对主导企业和边缘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市场势力影响环境规制的低碳技术创新效应;引入碳交易制度后,不同市场势力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存在差异,主导企业更倾向低碳技术创新策略,创新成本对其策略选择的影响最明显;边缘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偏向低碳技术创新策略,但容易因强随机干扰、高创新成本和高遵规成本而偏离;研发外溢为0.7的适度水平有利于激励边缘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创新策略。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完善碳交易制度、制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供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坤木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在推进包括微观经济结构调整在内的制度创新。为什么会出现全球性的制度创新?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科技进步。从世界范围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