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4)
- 2023(14768)
- 2022(12403)
- 2021(11473)
- 2020(9177)
- 2019(21114)
- 2018(20446)
- 2017(39095)
- 2016(20752)
- 2015(23428)
- 2014(23164)
- 2013(23000)
- 2012(22293)
- 2011(20717)
- 2010(21329)
- 2009(19923)
- 2008(19709)
- 2007(17867)
- 2006(16562)
- 2005(15649)
- 学科
- 济(111087)
- 经济(110977)
- 管理(57122)
- 业(55642)
- 企(42656)
- 企业(42656)
- 方法(36763)
- 中国(34639)
- 数学(31761)
- 数学方法(31494)
- 农(28190)
- 地方(27747)
- 财(23064)
- 业经(22533)
- 贸(21936)
- 贸易(21919)
- 易(21282)
- 制(20248)
- 融(19900)
- 金融(19899)
- 学(19557)
- 银(19122)
- 银行(19111)
- 农业(18933)
- 行(18668)
- 地方经济(16662)
- 环境(16006)
- 发(15675)
- 策(15196)
- 和(13992)
- 机构
- 大学(313641)
- 学院(311770)
- 济(150759)
- 经济(148053)
- 研究(119258)
- 管理(113298)
- 理学(94824)
- 中国(93732)
- 理学院(93695)
- 管理学(92548)
- 管理学院(91925)
- 财(70013)
- 京(67717)
- 科学(64597)
- 所(60036)
- 财经(54154)
- 研究所(53589)
- 中心(52071)
- 经(49301)
- 经济学(49275)
- 江(47843)
- 农(44782)
- 北京(44641)
- 经济学院(44106)
- 范(43928)
- 师范(43648)
- 院(42007)
- 财经大学(39978)
- 州(37998)
- 业大(36575)
- 基金
- 项目(189798)
- 科学(152027)
- 研究(145633)
- 基金(140261)
- 家(120983)
- 国家(119642)
- 科学基金(102018)
- 社会(98041)
- 社会科(93141)
- 社会科学(93120)
- 基金项目(71258)
- 省(70188)
- 教育(65938)
- 划(59903)
- 自然(59859)
- 资助(58535)
- 自然科(58443)
- 自然科学(58428)
- 自然科学基金(57448)
- 编号(56724)
- 成果(48880)
- 发(46669)
- 部(44432)
- 重点(43057)
- 国家社会(42067)
- 课题(41276)
- 发展(39220)
- 教育部(39142)
- 创(38794)
- 展(38612)
- 期刊
- 济(181798)
- 经济(181798)
- 研究(112125)
- 中国(68692)
- 财(51800)
- 管理(45981)
- 农(42912)
- 科学(41817)
- 学报(41567)
- 融(39113)
- 金融(39113)
- 教育(36556)
- 大学(33075)
- 经济研究(30761)
- 学学(30693)
- 财经(29619)
- 农业(29221)
- 业经(26325)
- 技术(26201)
- 经(25859)
- 问题(24029)
- 贸(23000)
- 国际(22219)
- 世界(20136)
- 技术经济(17161)
- 业(16077)
- 统计(14836)
- 现代(14631)
- 经济问题(14609)
- 坛(14353)
共检索到512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滕家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玛丽·舍利 约翰·奈利斯 李小平
在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其他各个地方建立国有企业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市场的运作失灵,那也就是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无法提供最佳的结果,比如某产品产量不足,或社会贫富悬殊。例如像电力、通讯、供水和港口那些通常被称为“自然垄断”的行业往往被认为是市场失灵的典型例子,政府对这些部门的运作进行干预。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某些政治上的考虑也建立了很庞大的国有企业部门,例如避免外国势力主宰某些行业。政府希望国有企业可以有助于发展“战略”部门,由国有企业来填补市场的空白,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储蓄和投资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倪晓云
20世纪90年代初,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甚至是代价高昂的金融危机。经济学界和政策制订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国际资本流入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如何使用合理的管理工具来管理资本流入,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对症下药是管理资本流入的关键,只有从分析资本流入的原因入手,同时结合一国的汇率制度、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政策工具的可用性和灵活性,才能找到管理资本流入的合理政策搭配。
关键词:
资本流入 政策工具 发展中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晓明
墨西哥金融危机 ,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如何有效地管理资本流入成为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各种政策工具进行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有效政策组合
关键词:
资本流入 对冲性干预 资本管制 政策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现有宏观经济学理论以产业升级时国民经济中每个企业对于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存在何处没有共识为暗含前提,但是,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对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出现“潮涌现象”,并伴随此现象出现产能过剩和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有必要放松现有的暗含前提,重新构建一套新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探讨投资的“潮涌现象”对发展中国家的物价、就业、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的影响,作为政府制定财政、货币、金融、外贸、产业发展等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参考。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宏观政策 投资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周恒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美元定价的两国家DSGE模型,通过模型模拟来解释发展中国家普遍使用财政性油价稳定政策的现象。结果发现:当货币政策执行误差较大,或生产率冲击波动较大时,即使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也无法完全对冲国际油价冲击,需要额外使用财政性油价补贴才能够改善国家福利水平。因此,解释了发达国家通常仅使用货币政策对冲国际油价冲击,而发展中国家通常需要额外采用财政性油价稳定政策的特征事实。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守刚
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刘守刚一国的经济增长,除受政治局势、外贸条件、教育水平、资本量的制约外,还受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巨大影响。税收无疑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公共储蓄的形成,私人资本总量和个人、企业行为,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富佳 童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瑜 李书华
本文搜集了1990年—2009年52个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金融开放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金融开放程度虽然降低了产出波动的幅度,却增加了总消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波动幅度,但是在引入人力资本存量、本国金融发展水平和公共治理环境制度因素与金融开放度的交叉项后,金融开放明显降低了一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程度。因此,只有在本国良好的制度水平和健康的金融体系环境下,金融开放才可以降低对宏观经济波动造成的风险。
关键词:
金融开放度 宏观经济波动 制度水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爱斌
论开放经济下资本流入的宏观经济影响及政策选择杨爱斌一、资本流入及其影响因素开放经济下,一国资本流入被定义为私人和公共部门的净国际债务,并且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盈余来衡量。如果不考虑错误和遗漏,资本项目盈余等于支出超过收入的数额(即居民投资减储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崇台
向市场经济迈进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但在其进程中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实施调控时应注意;宏观调控必须是适时适度的;应当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防止往昔的计划管理意识潜入宏观调控的思想;宏观调控是外生变量而非内生变量,因而不属于市场经济范畴;要防止工作人员滥用权力,把权力推入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倪克勤
外国资本流入与宏观经济政策配合倪克勤[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都610074]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程度迅速提高。同时,国外资本流入加快,1994年和1995年我国当年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1996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慕海平
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进行评价时,人们常常会提到应变能力问题,实际上,这里所说的“应变能力”主要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政策调节能力。历史的经验证明,发展中国家不应该也不可能将自身的经济发展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而只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昆
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政策手段。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践,重点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机制、政策局限性和政策风险,进而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不同政策组合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