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1)
2023(14347)
2022(12094)
2021(11080)
2020(9049)
2019(20547)
2018(20267)
2017(37492)
2016(20403)
2015(23201)
2014(23323)
2013(22818)
2012(21836)
2011(20192)
2010(20515)
2009(19237)
2008(19241)
2007(17531)
2006(15861)
2005(14973)
作者
(59740)
(49869)
(49808)
(47100)
(32054)
(23839)
(22534)
(19326)
(19100)
(17941)
(17297)
(16843)
(16421)
(16172)
(16037)
(15341)
(14831)
(14543)
(14388)
(14178)
(12993)
(12308)
(12036)
(11504)
(11190)
(11138)
(11115)
(11055)
(10046)
(10042)
学科
(89992)
经济(89857)
管理(57762)
(53349)
(42161)
企业(42161)
中国(31897)
方法(30006)
(25584)
(25267)
贸易(25246)
数学(24836)
数学方法(24643)
(24496)
地方(22630)
(22142)
(21607)
业经(21096)
(17954)
银行(17930)
(17781)
(17541)
金融(17533)
(17431)
农业(16402)
(15902)
环境(14737)
(14272)
理论(13990)
(13071)
机构
大学(301251)
学院(299943)
(132785)
经济(130159)
研究(113850)
管理(105176)
中国(88390)
理学(87593)
理学院(86516)
管理学(85250)
管理学院(84676)
(66433)
科学(64435)
(64160)
(58011)
研究所(51860)
中心(49906)
财经(49083)
(48241)
(47549)
(44421)
北京(43200)
经济学(42394)
(42204)
师范(41802)
(40858)
业大(38912)
经济学院(37944)
(37563)
农业(37342)
基金
项目(186777)
科学(147172)
研究(142547)
基金(134887)
(117679)
国家(116333)
科学基金(97696)
社会(92588)
社会科(87758)
社会科学(87740)
(71254)
基金项目(69100)
教育(65124)
(60461)
自然(57961)
编号(57172)
自然科(56553)
自然科学(56535)
自然科学基金(55535)
资助(55472)
成果(49550)
(45475)
重点(43036)
(42927)
课题(42090)
国家社会(39366)
(38860)
(38568)
发展(37401)
(37287)
期刊
(160441)
经济(160441)
研究(102935)
中国(72476)
(49686)
(47010)
学报(46016)
管理(43120)
科学(42810)
教育(39716)
大学(35866)
(33711)
金融(33711)
学学(33307)
农业(31884)
经济研究(26549)
财经(26289)
技术(25528)
业经(25304)
(22899)
(22640)
问题(22077)
国际(20636)
世界(18202)
(17243)
(14364)
论坛(14364)
图书(14144)
(13990)
技术经济(13911)
共检索到492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向晨  孙亮  
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载体。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参加这一体制的得失问题,既需要对有关规则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又必须客观看待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尽管发达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并非完全是被动的,它们不应该也不可能置身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外。正确的选择是通过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充分参与多边贸易体制规则的制定,寻找并确立自己的地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斌  韩润江  
互惠是人类合作关系的基石,国际贸易协定将之作为基本原则原因正在于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互惠虽未得到明确界定,但却被公认与最惠国共同构成其两个基本原则,互惠是双边谈判的动因和策略,最惠国则是双边谈判成果多边化的实现机制。与最惠国的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相对应,互惠有特定和一般之分。由于一般互惠缺乏严格的减让对等和利益平衡,多边贸易体制始终是特定互惠和一般互惠的混合,并在对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和"非市场经济"成员分别强调不同互惠待遇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三层结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杨  张汉林  
多边贸易谈判是多方参与、多阶段性竞争与合作的博弈过程。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成员由于存在较大的实力差距而处于不利地位。本文首先阐释了多边贸易谈判的本质,总结了发展中国家成员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博弈历程,剖析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迁,并提出其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博弈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向晨  
乌拉圭回合结束5年后,发展 中国家的一个普遍感觉是,它们未能充分把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可能获得的利益转化成实际利益。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乌拉圭回合中没有做好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充分准备,发展中国家决心在新一轮谈判中弥补这一遗憾。在酝酿西雅图部长会议宣言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提交了不少立场文件,媒体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将在新一轮谈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荣久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并运行,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代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与法律基础。在世贸组织的作用下,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影响日益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和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薛荣久  
1995年1月1日WTO建立,成为1948年关贸总协定的继承者,是当代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到2001年8月,WTO成员方达到142个,占世界贸易的90%,也占中国对外贸易的9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付丽  
WTO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发展面临众多的挑战因素。G20如何充分发挥其全球经济治理平台的职能,帮助WTO切实解决其同区域贸易协定的关系、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以及为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战略指引?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WTO的价值和意义(一)建立全球贸易的法律体系WTO规则体系构成了当代国际贸易领域最有效的法律制度,强化了多边贸易体制,成员通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桂年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经7年多谈判,最后达成了内容十分广泛的协议。关贸总协定秘书处估算,由于实施乌拉圭协议,从1992年至2005年,世界工业生产将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世界出口量将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到2002年,全球经济得益将达2130亿美元到2740亿美元,到2005年,世界贸易总额将累计增加7450亿美元。但是,由于各种类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壮才  
本文在介绍WTO多边贸易体制的五条基本原则:非歧视、更自由、可预见性、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发展和进行经济改革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教育承诺减让表,说明在中国教育服务中如何体现这些基本原则以及这些基本原则对中国教育服务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斌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周明  
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既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也有相融互补的关系。随着区域贸易安排的日益发展,其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争端解决机制、多边贸易法律制度、单边谈判力量的增强等方面都对WTO多边贸易体制构成威胁,带来挑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燕  
世界贸易组织(WTO)自1995年1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至今已整整十年了。在其诞生的十年中,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进程是曲折的。它既取得了许多值得引以自豪的成绩,也受到过诸多的批评和猜疑。它的每一进展曾带给人们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信心和期待,它的每一挫折也带给人们对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所能发挥作用的失望甚至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立新  
当前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存在三个难点:一是国有资产持有者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矛盾。二是外贸企业普遍无实业基础。三是现代企业中契约劳动和受雇支薪制度与按资分配的矛盾。今后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对现有外贸企业的国有资产实行重组,企业按多元化利益主体结构,组建一批以资产为纽带,以金融为中介,以收购、兼并、联合为基本途径,以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为目标,集科工贸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商社和中小型的外贸企业组织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