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9)
- 2023(9646)
- 2022(8125)
- 2021(7784)
- 2020(6516)
- 2019(14692)
- 2018(14316)
- 2017(26417)
- 2016(15074)
- 2015(16528)
- 2014(16547)
- 2013(16459)
- 2012(15263)
- 2011(13948)
- 2010(14316)
- 2009(13325)
- 2008(13818)
- 2007(13051)
- 2006(11711)
- 2005(10957)
- 学科
- 济(57001)
- 经济(56938)
- 管理(51003)
- 业(47351)
- 企(38668)
- 企业(38668)
- 方法(20227)
- 农(18782)
- 财(17548)
- 地方(17291)
- 中国(16116)
- 数学(15759)
- 数学方法(15534)
- 学(14674)
- 业经(14131)
- 农业(13784)
- 制(13441)
- 务(11646)
- 财务(11606)
- 财务管理(11579)
- 和(11264)
- 理论(11086)
- 企业财务(11032)
- 银(10629)
- 银行(10603)
- 划(10395)
- 策(10196)
- 行(10048)
- 地方经济(9868)
- 环境(9738)
- 机构
- 学院(215335)
- 大学(214303)
- 管理(79850)
- 济(79039)
- 研究(77228)
- 经济(76783)
- 理学(65402)
- 理学院(64499)
- 管理学(63408)
- 管理学院(62935)
- 中国(59845)
- 科学(50511)
- 京(47059)
- 所(41872)
- 财(41005)
- 农(39138)
- 研究所(38092)
- 江(35597)
- 中心(35064)
- 范(31872)
- 业大(31595)
- 师范(31570)
- 财经(30828)
- 农业(30756)
- 北京(29993)
- 州(29841)
- 省(28326)
- 院(27851)
- 经(27682)
- 师范大学(24981)
- 基金
- 项目(137958)
- 科学(106860)
- 研究(100275)
- 基金(96879)
- 家(86684)
- 国家(85882)
- 科学基金(71345)
- 社会(61166)
- 社会科(57821)
- 社会科学(57798)
- 省(55495)
- 基金项目(50588)
- 划(47095)
- 自然(46461)
- 教育(45707)
- 自然科(45191)
- 自然科学(45175)
- 自然科学基金(44352)
- 编号(41482)
- 资助(39529)
- 成果(35184)
- 重点(32114)
- 发(31234)
- 课题(30185)
- 部(29479)
- 创(27693)
- 性(26950)
- 创新(25924)
- 科研(25815)
- 计划(25813)
共检索到344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小云 林志斌 叶敬忠
云南红河流域所实施的一系列反贫困战略和措施,其基本的依据是高海拔山区人口密集,土地相对稀缺,交通不便,加之森林破坏;而河谷地区土地(主要是荒坡)相对丰富,人口稀少,向河谷地区移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高山地区人口对土地和资源的压力,而河谷地区只要水利条件具备即可形成新的以热带林果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区。对红河流域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综合研究的初步发现,上述战略的实施存在着经济、社会及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复杂因素。按目前的开发模式运行,极有可能引发新的生态恶化,从而导致潜在贫困化的发生。该问题直接涉及扶贫与可持续性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这不仅在红河流域,而且在全国很多地方均具有普遍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民良
本文指出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自然生态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状况 ,特别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与中国反贫困中现存的问题 ,进而提出反贫困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贫困 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步超 黄世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耀文 郭晓鸣
基于可持续性生计框架的考察表明: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中国反贫困虽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可持续性不足的诸多隐忧,主要表现在生计环境有效改善,但仍潜藏着致贫返贫风险;生计资本大幅增加,但仍存在结构性失衡;生计选择有效拓展,但仍受多重因素限制。中国反贫困成效持续性不足的主要成因,一是在帮扶内容上,重物质帮扶轻内生动能;二是在推进方式上,重行政手段轻市场机制;三是在制度构建上,重当期脱贫轻长远发展;四是在主体协同上,重政府主导轻贫困户参与。构建反贫困长效机制必须重视扶贫干预的环节前置,围绕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组织机构和程序规则、生计选择、生计后续扶持等方面,加强贫困农户的能力培育和扶贫政策体系的顶层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边志良
把农村金融教育纳入国家反贫困战略,明确其在金融反贫困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农村金融教育中长期规划近年来,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明显扩张,大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工具不断被推广应用。但与此同时,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农户金融素质明显偏低,新型金融工具应用能力薄弱,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明显滞后,制约了中央农村金融反贫困战略的有效实施。为配合国家农村金融反贫困战略实施,2008年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沈小波 林擎国
贫困不仅指收入贫困 ,而且指教育和知识贫困、健康贫困 ,以及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等。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缺乏物质资本和公平的收入分配 ,而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和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反贫困战略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投入和公平分配 ,同时 ,还要注意人力资本投入和市场制度的引入
关键词:
贫困 贫困原因 反贫困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丁谦
西部是全国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占一半多,有307个(中部208个,其余在东部),至1996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到2200万人。目前,西部人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常志霄
一、中国城镇贫困的估计 目前我国城镇到底是多少贫困人口?尚无统一的说法。以下给出几种估计,可以从不同贫困特征和统计口径来综合地反映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 1.Khan的估计(1998)。 按照Khan所确定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对于中国城镇,每日人均所需食品热量为2100大卡,相应的贫困线为2291元,相当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40%。城镇贫困线是农村标准贫困线的1.98倍。这是因为在中国城镇,作为食物能量的每千卡热量的单位成本远远高于农村。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曦 刘慧玲
迅速有效地缓解和逐步消除农村贫困现象是21世纪初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极具挑战性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全面推进我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农村贫困的严峻态势及存在的难点问题,以全新的理念确立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基本目标体系,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配套的反贫困战略措施,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生产和发展需求,推动我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贫困 反贫困治理 基本目标 战略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当前的反贫困模式和制度框架也面临着转型。本文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视角,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的深入分析,对中国的贫困重新作出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族群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焦点问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需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关键词:
贫困 反贫困 族群型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贫困 贫困线 定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荣党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度量是识别反贫困对象、确定反贫困目标和评价反贫困效果的基础。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评析和比较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入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农村新阶段区域性反贫困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云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3年,云南78个重点扶持贫困县整体仍处于贫困状态,贫困农民的经济能力和生活质量处于提高中的低水平,反贫困的任务依然是持久和艰巨的。
关键词:
反贫困 度量 指标体系 云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