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9)
2023(1861)
2022(1591)
2021(1359)
2020(1137)
2019(2486)
2018(2504)
2017(4613)
2016(2557)
2015(2913)
2014(2916)
2013(2861)
2012(2647)
2011(2514)
2010(2643)
2009(2672)
2008(2796)
2007(2641)
2006(2413)
2005(2331)
作者
(7624)
(6342)
(6217)
(6033)
(4121)
(3100)
(2781)
(2502)
(2402)
(2331)
(2277)
(2253)
(2211)
(2119)
(2021)
(1965)
(1856)
(1849)
(1813)
(1772)
(1769)
(1587)
(1567)
(1552)
(1461)
(1429)
(1394)
(1382)
(1328)
(1260)
学科
(13138)
经济(13125)
管理(9639)
(7003)
(6298)
企业(6298)
地方(3846)
方法(3689)
中国(3572)
业经(3351)
(3199)
理论(3173)
(2729)
(2611)
(2557)
数学(2547)
教育(2511)
数学方法(2503)
地方经济(2442)
(2434)
(2222)
贸易(2221)
(2206)
金融(2205)
(2119)
(2079)
(2074)
银行(2070)
(2007)
(1897)
机构
大学(43831)
学院(42475)
(16629)
经济(16265)
管理(14271)
研究(13868)
理学(11617)
理学院(11461)
管理学(11286)
管理学院(11182)
中国(10419)
(9291)
(9150)
科学(7990)
(7449)
师范(7423)
(7297)
财经(7140)
(7122)
(6304)
研究所(6120)
(6098)
师范大学(5998)
北京(5861)
中心(5856)
经济学(5376)
财经大学(5104)
(4914)
经济学院(4685)
教育(4649)
基金
项目(23570)
研究(19141)
科学(18709)
基金(16713)
(13905)
国家(13782)
社会(12642)
社会科(11982)
社会科学(11978)
科学基金(11829)
(9522)
教育(9117)
基金项目(8404)
(8048)
编号(7605)
成果(7477)
资助(6511)
自然(6336)
课题(6187)
自然科(6180)
自然科学(6180)
自然科学基金(6069)
重点(5463)
(5375)
(5292)
国家社会(5152)
(5044)
(4987)
(4963)
规划(4929)
期刊
(21796)
经济(21796)
研究(16300)
中国(10004)
(8166)
教育(7588)
学报(7139)
管理(6030)
科学(5776)
大学(5610)
学学(5068)
财经(5028)
(4380)
(4357)
技术(3665)
(3640)
金融(3640)
问题(3177)
经济研究(3056)
图书(3043)
业经(2962)
(2818)
农业(2735)
(2507)
书馆(2466)
图书馆(2466)
国际(2448)
(2253)
论坛(2253)
会计(2215)
共检索到71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先林  
尽管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有所不同,但是私人提起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与专门机构的反垄断行政执法相配合的二元机制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反垄断法实施的普遍做法和明显趋势。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条确立了我国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的基本依据,涉及反垄断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两种实施机制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问题。对未经反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认定的涉嫌垄断的行为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法院原则上应予受理。为避免执法资源的浪费,防止行政执法和司法对同样的案件做出不同的裁决,法院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当中止民事诉讼程序。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序上有赖于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与行政执法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岩波   戴瑞  
通过建立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弥补中国现行反垄断法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不足,是2022年《反垄断法》修订的一大亮点,契合反垄断法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立法目标,也是中国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和公益维护职能的重要体现。但是,中国新建立的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存在性质定位不明、法条设计简单、程序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尤其是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之间的定位与衔接问题,直接影响该制度的正确实施。通过对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学与经济学理论梳理,分析中国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实施存在的现实困境,发现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需要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进行制度重构,合理设计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与反垄断行政执法的衔接机制,才能在尊重反垄断行政执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监督功能,提高执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确保反垄断法实施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通过“法法衔接”进一步体现反垄断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兼顾公益性和私益性的特点,达到弥补单个主体损失实现维护消费者福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子学  
基于最新的法院民事裁判与证监会的执法动向,本文围绕虚假陈述案中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协调一致与衔接互补,分析了民事司法与证监会的行政认定不一致、民事司法对证监会行政执法的反向推动与证监会行政执法对民事赔偿的直接介入等三个问题,并建议借鉴参考SEC采用的"公平基金"制度、英国金融行为局近年开始使用的"直接勒令赔偿"制度以及香港证监会推行的申请法院"责令回购"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琳  
本文比较分析了有关国家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之上,试图以《行政诉讼法》修改为契机,通过现有制度的协调从而实现两部行政基本法律能够在受案范围、审理标准、法律适用、当事人资格、权利救济等方面加以衔接,实现两部法律的良性互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博  
近年来,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逐渐增多,但囿于原告主体单一、法律适用混乱、赔偿数额不足等问题,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难以充分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救济。本文以第79号指导案例为视角,建议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体系中引入集体诉讼机制,并构建原告拟制、律师激励、和解赔偿等具体制度,从而激励消费者维权,解决多重法律竞合,平衡双方诉讼能力,落实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刘燕南  
《价格法》与《反垄断法》制定于不同的时期,在内容上有一些交叉,国内不少学者曾将二者关系界定为特殊法与一般法,旧法与新法。本文对《价格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两者不存在上述关系,他们总体上是互相完善、互相补充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两法在适用时可能会产生的一些法律竞合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耀  
由于反垄断执法机构之间的分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工商总局之间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管辖权冲突,因而必须详细阐明价格垄断行为与非价格垄断行为的区分标准,以明确两个机构管辖权的界限。对于管辖权发生重叠的情形,则应确立有效的移送机制,以保障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统一性与一致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中华  顾征  
本文从反垄断法域外适用问题入手,在对比了国际上现有的处理反垄断法法律冲突的双边和多边协议模式的基础上,对建立国际反垄断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WTO框架下的建立国际反垄断的协调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振华  
随着我国企业产品定价能力上升,发达经济体亟待寻找更为有效和隐蔽的贸易保护措施应对我国竞争,以维护其本国利益。本文从分析美国企业诉讼我国企业出口价格协调案情况出发,深入考察美国对华反垄断的动因以及我国应对美国反垄断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自力  
反垄断法与管制政策对管制行业的反竞争行为的规制存在交叉,对于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国内主流的观点是反垄断优先。美国的管制行业反垄断实施理论与实践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强调反垄断法对管制行业尽可能少干预的弱干预理论,二是强调反垄断法应该最大限度地对管制行业的反竞争行为进行干预,三是强调反垄断法与管制政策的协调,共同规制管制行业中的反竞争行为。中国反垄断法在管制行业中的反垄断实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强调反垄断法与管制政策对管制行业反竞争行为的协调规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喻玲  
专家证人因其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专门知识,能够帮助法官与陪审团认定案件事实及帮助法官解释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复杂的专业性问题,已经成为现代诉讼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反垄断诉讼中合格的专家证词要满足主体、客体、检材等程序要件,并通过相关性和可靠性标准来检测其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专家证词是可以被排除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应该被排除。当专家在提供证词过程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商业秘密或者没有履行好其法定义务时,受损害方可以要求其赔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祥修  
协议管辖意思是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避免和减少管辖权冲突的重要方法。协议管辖制度之所以被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是因为其自身诸多优点所决定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协议管辖制度在近年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具有深刻的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锋  
继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遭遇"双反"调查并被认定为倾销之后,美国光伏企业Solyndra公司借机"搭便车"提起了反垄断民事赔偿诉讼。但是,反垄断中掠夺性定价中的"低价"与反倾销中的"低价"有本质的区别,两种行为在认定标准、举证要求、证明过程和标准上都有很大的区别。面对这种"搭便车"式诉讼,企业更加应当坚持反垄断的专业性,削弱甚至消除对方在证据方面的优势,积极有效地化解反垄断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健  
我国出口贸易的现实情况表明,出口价格协调行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出口国和进口国反垄断法对于出口价格协调行为的不同态度,导致出口价格协调行为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此,我们应该从民间和国家两个层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潜在的反垄断法律风险,以保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鑫  
专利恶意诉讼的反垄断法规制旨在寻求当事人诉权保障与公平竞争秩序维护之间的平衡,以弥补侵权法规制的局限。文章通过对美国经验的考察,发现专利恶意诉讼反垄断法规制框架的构建包括两个层面:其一,确立专利恶意诉讼的反垄断法规范型理念类型及识别方法;其二,结合反垄断法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一般框架和思路,进行专利恶意诉讼的"个殊性"考量。我国应在现有反垄断法基本框架下,将欺诈型诉讼以及无合理根据型诉讼确立为规范型理念类型,并在相关市场界定层面,综合分析专利技术的技术市场和创新市场;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层面,则应突破市场份额理论的传统思维,重点考察行为人的市场份额控制能力,以建立专利恶意诉讼反垄断法禁止判定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