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2)
2023(3718)
2022(3214)
2021(3103)
2020(2515)
2019(5672)
2018(5558)
2017(11254)
2016(6256)
2015(6836)
2014(6999)
2013(6779)
2012(6513)
2011(6128)
2010(6546)
2009(6284)
2008(6291)
2007(5999)
2006(5682)
2005(5287)
作者
(17731)
(14597)
(14546)
(14086)
(9707)
(6932)
(6626)
(5702)
(5671)
(5541)
(5058)
(4959)
(4857)
(4822)
(4799)
(4567)
(4331)
(4327)
(4280)
(4275)
(3872)
(3642)
(3568)
(3535)
(3444)
(3377)
(3309)
(3252)
(2925)
(2890)
学科
(24213)
经济(24184)
管理(20551)
(19022)
(15726)
企业(15726)
(8763)
(8175)
(7865)
中国(7743)
方法(7415)
(6930)
业经(5829)
数学(5756)
及其(5670)
(5612)
贸易(5609)
数学方法(5604)
政策(5537)
(5475)
(5358)
地方(5283)
农业(5252)
理论(5210)
(5182)
(5140)
银行(5139)
(4964)
税收(4955)
(4918)
机构
学院(94785)
大学(94002)
(40336)
经济(39365)
管理(34576)
研究(32974)
理学(28362)
理学院(28064)
管理学(27652)
管理学院(27453)
中国(25909)
(22388)
(19748)
科学(17964)
(16721)
(16484)
财经(16425)
中心(14710)
(14680)
研究所(14613)
(14521)
师范(14473)
(13016)
北京(12866)
(12511)
经济学(12036)
财经大学(11704)
(11538)
师范大学(11296)
经济学院(10595)
基金
项目(52023)
研究(42833)
科学(41392)
基金(36783)
(30518)
国家(30184)
社会(26615)
科学基金(25841)
社会科(25196)
社会科学(25190)
教育(20150)
(20063)
编号(18604)
基金项目(17946)
成果(17532)
(17103)
资助(15891)
自然(15028)
自然科(14652)
自然科学(14649)
自然科学基金(14401)
课题(13800)
(12122)
(11953)
(11692)
重点(11600)
(11449)
(11425)
项目编号(11215)
教育部(10671)
期刊
(52702)
经济(52702)
研究(35527)
中国(19624)
(17506)
教育(14801)
管理(14069)
(12987)
金融(12987)
(12296)
学报(11514)
科学(11140)
财经(9433)
大学(9306)
学学(8426)
业经(8297)
(8134)
技术(8080)
经济研究(7930)
农业(7922)
问题(6855)
(6528)
国际(5666)
图书(5354)
(5154)
论坛(5154)
现代(5015)
理论(4771)
世界(4657)
技术经济(4639)
共检索到158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四海  
反哺过程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为增进反哺的社会认同,需要强化反哺的伦理规范。伦理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反哺利益相关者、认清反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矛盾和冲突,成为解决反哺伦理问题的基础。本文根据反哺主体与反哺客体关系的紧密性,将反哺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反哺利益相关者和非核心反哺利益相关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晓河  蓝海涛  黄汉权  
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业关系只宜划分为以农补工和以工补农两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始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工业化后期延续。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反哺农业可划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转折期的反哺政策目标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突出粮食安全地位;反哺力度不大、范围较小,形成点状支持;政策手段的中心为生产领域支持,兼用稳定价格和关税保护;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比先行工业化国家提前启动某些农业支持政策。大规模反哺期的政策目标以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为主,兼顾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政策种类开始增多、力度加大、范围得到拓展,形成扇面支持;政策手段以土地等基础设施投入、农用生产资料补贴、信贷服务和价格支持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凡兰兴  
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有不同的模式与路径,但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渠道,对农民进行就业反哺。这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对农民实行就业反哺,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多元就业,又要发展农村和农民教育、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收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德起  
我国诸多经济指标与大规模反哺期的国际值比较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机理显示反哺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来实现。通过透视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较好地把握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内容,反哺具体内容的不同类别较清晰界定了工业反哺农业的保护型、发展型、持久型三个阶段,而基于此的反哺政策便会实现其效应的最大化。对反哺内容的特点、内容之间的关系、反哺环境充分了解与剖析,是能否实现反哺及能否最大化反哺效应的关键一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反哺政策于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冲  
按照福利经济学给“福利”二字所下的定义 ,本文论述了农业产业福利溢出效应的概念、作用和特征 ;从纵向、横向和外向角度对我国农业产业福利溢出效应进行了基本评价 ,认为我国农业产业福利溢出效应经历了由小到大的过程 ,已扩散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 ,对世界经济也形成了积极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了调整我国农业产业保护政策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宁夏税务学会课题组  张捷  戚宁生  樊建义  严新仁  
本文认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客观形势说明了目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紧迫性,同时从国民经济总量、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城市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现实条件。因此,必须抓住时机,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框架下,从资金、技术、就业、制度、政策等各方面选择工业反哺农业的切入点,这其中,税收政策应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四海  
龙头企业、信贷市场、产品市场是三位一体的,它们一起推进农业生产获取社会平均利润。但对于农民而言,它们都是外力,还要提高农民自身驾驭市场的能力,借此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农业一体化水平。总体来看,我国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是比较完善的。反哺时期农业产业化的扶持重点应从龙头企业转向农户,在信贷市场、产品市场扶持农户,促进农业生产获取社会平均利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基础上,从工业化的阶段理论、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指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时间点的选择;并从原则、战略目标、机制途径,阐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框架和机制;从资金、手段、制度、组织化和产业化、科技、法制等,提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高  万向华  倪健  陆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围绕这一机制的建立,做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价格政策研究,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工业反哺农业的土地价格政策开展了一些研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在工业反哺农业宏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实际,也要充分尊重农民需求意愿。本文在基本覆盖安徽省的反哺农业政策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相关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且探索反哺农业的政策需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李本贵  马东来  
本文对“三农”问题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三农”税收政策进行了总体评价,提出应提高对工业反哺农业时期“三农”税收政策的认识;建立健全鼓励农业工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税收政策;采取鼓励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减少流转税的逆向调节作用;维持现行农业生产资料的税收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开征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税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凡兰兴  
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频繁波动,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猪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猪肉价格波动原因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进行反思。结果表明,对养猪业发展支持的力度不足和方法欠妥是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应在补贴种粮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禽等养殖业,除了在生产领域反哺外,还要加大在流通领域保护的力度,既要支持规模大户的发展,又要兼顾小农散户的利益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荣  
本文简要描述了浙商反哺浙江经济的有关情况,并基于浙商外迁的历史变迁对外迁和反哺现象进行了准确定位和理性分析,指出浙商的外迁和反哺将促使浙江的经济经历从纯粹地域概念的“浙江经济”到“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的深刻变革。吸引在外浙商“反哺”浙江的关键在于构造优良高效的软环境,具体而言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构筑更加完备的产业配套、提升已有的网络集群和强化后台服务支撑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工业化中后期进行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经济发展遵循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论断,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结合安徽省实际,分析反哺农业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新农村建设下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