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3)
- 2023(13283)
- 2022(11833)
- 2021(11231)
- 2020(9565)
- 2019(22313)
- 2018(22245)
- 2017(43153)
- 2016(23641)
- 2015(27003)
- 2014(27134)
- 2013(26590)
- 2012(24372)
- 2011(21980)
- 2010(22268)
- 2009(20547)
- 2008(20283)
- 2007(17978)
- 2006(15762)
- 2005(13791)
- 学科
- 济(95724)
- 经济(95624)
- 管理(66789)
- 业(62605)
- 企(53056)
- 企业(53056)
- 方法(48334)
- 数学(41449)
- 数学方法(40695)
- 贸(24835)
- 贸易(24821)
- 农(24313)
- 易(24052)
- 中国(23345)
- 财(22295)
- 学(22090)
- 业经(20659)
- 理论(19392)
- 地方(18578)
- 农业(15846)
- 制(15785)
- 和(15374)
- 技术(14634)
- 环境(13933)
- 教育(13823)
- 务(13640)
- 财务(13555)
- 财务管理(13525)
- 划(13015)
- 银(12796)
- 机构
- 大学(344997)
- 学院(343085)
- 管理(134016)
- 济(132387)
- 经济(129432)
- 理学(116537)
- 理学院(115218)
- 管理学(112683)
- 管理学院(112090)
- 研究(111029)
- 中国(80316)
- 京(73460)
- 科学(71731)
- 财(58291)
- 所(56569)
- 农(55969)
- 业大(53180)
- 研究所(51752)
- 江(49744)
- 中心(49513)
- 财经(47543)
- 范(46966)
- 师范(46542)
- 北京(46125)
- 农业(44106)
- 经(42979)
- 州(40815)
- 院(39873)
- 经济学(39009)
- 师范大学(37377)
- 基金
- 项目(232390)
- 科学(181312)
- 研究(168222)
- 基金(166977)
- 家(145825)
- 国家(144609)
- 科学基金(123583)
- 社会(103338)
- 社会科(97901)
- 社会科学(97869)
- 省(91702)
- 基金项目(88258)
- 自然(81909)
- 自然科(80038)
- 自然科学(80021)
- 教育(78946)
- 自然科学基金(78536)
- 划(77006)
- 资助(70532)
- 编号(69467)
- 成果(56808)
- 重点(52025)
- 部(50588)
- 发(48631)
- 课题(48111)
- 创(47675)
- 科研(44460)
- 创新(44347)
- 大学(43544)
- 教育部(43299)
- 期刊
- 济(142473)
- 经济(142473)
- 研究(98962)
- 中国(61953)
- 学报(58241)
- 科学(51496)
- 农(50367)
- 管理(48681)
- 大学(43939)
- 财(43521)
- 教育(42975)
- 学学(41148)
- 农业(35281)
- 技术(31295)
- 融(24274)
- 金融(24274)
- 财经(23453)
- 业经(23329)
- 经济研究(22816)
- 经(20014)
- 图书(19937)
- 问题(19678)
- 业(18339)
- 贸(18300)
- 技术经济(17229)
- 版(16817)
- 科技(16560)
- 理论(16252)
- 统计(16185)
- 商业(15290)
共检索到494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骆许蓓
重力模型广泛应用于双边贸易的研究。然而,该模型的重要解释变量之一距离的定义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通常,学术界使用“直线距离”作为运输成本的近似衡量标准。但是,这一近似衡量标准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重力模型中的“排斥力”因素。本文将对重力模型中几种距离的定义展开讨论,除直线距离外,本文还引入了实际距离(区分海运距离和陆运距离)。此外,综合运输网络密度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笔者进一步提出“调整距离”的概念。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方法比较了各种距离概念在重力模型中作为“排斥力”衡量标准的优劣程度,对传统重力模型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
双边贸易 重力模型 距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镇
本文分析制度对于双边贸易的影响。将不良制度和制度距离作为隐形贸易成本的两个来源,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引力模型。以153个国家和地区为样本的经验研究表明,制度质量越差,双边贸易越不活跃;制度距离对于双边贸易起阻碍作用。在制度质量变量中,影响强度较大的是市场规范程度、私有财产保护程度和货币政策;在制度距离变量中,工资控制程度距离、货币政策距离和贸易政策距离的影响强度较大。上述发现对于我国今后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
制度 制度距离 国际贸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周绍杰 胡鞍钢
制度在双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次将相邻效应引入传统的制度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文化、法律、宏观经济制度以及微观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抑制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相邻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受到中国与沿线国家邻国之间贸易的制约,即相邻效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并且无论是针对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而言,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均强化了相邻效应的"竞争"作用,但上述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中国需要考虑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来平衡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与这些两两相邻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利益,以促进中国与各国双边贸易关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双边贸易 相邻效应 空间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周绍杰 胡鞍钢
制度在双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次将相邻效应引入传统的制度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文化、法律、宏观经济制度以及微观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抑制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相邻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受到中国与沿线国家邻国之间贸易的制约,即相邻效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并且无论是针对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而言,中国与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双边贸易 相邻效应 空间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新飞 翟爱梅 李腾
双边贸易壁垒除了地理距离之外还应包括跨国间文化异质性程度带来的贸易成本。本文选择民族间距其最近的共同祖先所过去时间—遗传距离作为文化异质性的度量指标并阐述其有效性,并采用民族加权法计算了我国与110个国家的遗传距离,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对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地理距离等变量后,遗传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起着显著的阻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遗传距离对我国与24个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效应更显著。本文引入公元1500年主要民族间遗传距离作为工具变量,面板IV估计较好地克服了解释变量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丹
银行与金融、政府干预、黑市活动、资本流动与外国投资、货币政策对东亚经济体出口贸易有重要影响,银行与金融、政府干预、产权、政府负担对东亚经济体进口贸易有重要影响。提高政府干预质量,积极合理地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建立并完善公正廉洁高效的司法体系应成为东亚经济体各政府未来重要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制度 东亚 贸易引力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金彦
文章在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1994-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规模、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都在不断扩大。但是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国的地位,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尤其表现在初级产品方面。从贸易结合度指数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结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是逐渐增强的。从贸易潜力分析的结果来看,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双边贸易关系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贸易 贸易互补性 贸易潜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虹 彭博 冯哲 吴俊洁
本文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1992-2007年间中国与28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变化。结果表明,中国贸易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低于发展中国家;汇率的变化带来了贸易成本的上升,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呈逐渐减少趋势,历史联系紧密的贸易双方信息成本等相对较低。由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呈不断下降趋势,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应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途径,以继续提高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贸易成本 引力模型 成本测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琦 王洪亮 黄瑞玲
本文分别对中美及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贸易收支分为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两个层次,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美双边实际汇率在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变动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中日双边实际汇率在长期中却是中日双边贸易收支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和美国的需求共同影响了中美的双边贸易收支变动,其中美国需求的贸易收支弹性很大。对于中美和中日之间双边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差异,我们主要从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存在差异的部分原因是中美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当地货币定价比例高于中日。本文最后建议目前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外部均衡,并充分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文浩
中美农产品贸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不断发展。文章引入贸易结合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系统地分析了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我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化的基本现状,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发现影响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经济一体化等。最后预测了未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中美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炯炯
本文采用两个进出口相似性指数EIS及COS指数来衡量我国商品结构,分析基于SITC一位数和两位数分类商品的结构特点,结果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普遍高于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且商品分类越细化,相似性程度越低;同时,将EIS与COS指数分别引入引力模型考察我国商品结构与双边贸易流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商品结构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统计上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成为仅次于出口国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的重要解释变量,而且对于我国而言,COS指数的解释能力比EIS指数更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鹏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人均GDP、香港人均GDP、绝对距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内地与香港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内地与香港 贸易流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关键词:
中俄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磊
文章借鉴Schumacher提出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0年的中韩贸易数据估计了两国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SITC一位数10大类产品中有6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SITC二位数35类制造业产品中有15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中国对韩出口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源泉之一。中国政府应该调整贸易政策,对外要继续加强市场竞争力,对内要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引力模型 本地市场效应 双边贸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史朝兴 顾海英
本文根据中国双边贸易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研究了加入WTO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并探讨了其它因素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对中国与WTO成员之间的双边贸易增长贡献了19.6%,贸易伙伴GDP增长、中国GDP增长、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APEC的贸易制度安排、香港和新加坡的转口贸易等因素都对中国贸易增长有显著正面影响,而运输成本则是阻碍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WTO 引力模型 双边贸易 贸易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