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6)
- 2023(9015)
- 2022(7661)
- 2021(7287)
- 2020(6212)
- 2019(14140)
- 2018(13802)
- 2017(26457)
- 2016(13797)
- 2015(15536)
- 2014(15227)
- 2013(14505)
- 2012(12813)
- 2011(11277)
- 2010(10856)
- 2009(9631)
- 2008(8972)
- 2007(7557)
- 2006(6065)
- 2005(4875)
- 学科
- 济(55812)
- 经济(55761)
- 管理(41779)
- 业(39944)
- 企(33870)
- 企业(33870)
- 方法(29465)
- 数学(26023)
- 数学方法(25636)
- 财(14652)
- 中国(14291)
- 农(14210)
- 业经(12075)
- 技术(11433)
- 理论(11303)
- 农业(9892)
- 地方(9803)
- 学(9734)
- 务(9712)
- 财务(9670)
- 财务管理(9647)
- 和(9264)
- 企业财务(9178)
- 贸(9017)
- 贸易(9014)
- 易(8766)
- 制(8443)
- 环境(8384)
- 划(7514)
- 融(7471)
- 机构
- 大学(189417)
- 学院(188801)
- 管理(78793)
- 济(76513)
- 经济(75102)
- 理学(69123)
- 理学院(68484)
- 管理学(67346)
- 管理学院(66973)
- 研究(54775)
- 中国(40134)
- 京(37716)
- 财(34553)
- 科学(33008)
- 财经(28900)
- 中心(26937)
- 经(26469)
- 业大(26136)
- 江(26039)
- 范(25129)
- 师范(24922)
- 所(24361)
- 农(24262)
- 经济学(23928)
- 北京(22536)
- 研究所(22392)
- 财经大学(21749)
- 经济学院(21745)
- 经济管理(20866)
- 州(20855)
- 基金
- 项目(136843)
- 科学(110120)
- 研究(103504)
- 基金(100259)
- 家(85856)
- 国家(85146)
- 科学基金(75448)
- 社会(66830)
- 社会科(63514)
- 社会科学(63495)
- 省(54243)
- 基金项目(53655)
- 教育(48878)
- 自然(47719)
- 自然科(46701)
- 自然科学(46688)
- 自然科学基金(45811)
- 划(45394)
- 编号(41600)
- 资助(39555)
- 成果(32360)
- 部(31099)
- 重点(30778)
- 创(30212)
- 发(29166)
- 课题(28167)
- 创新(28156)
- 国家社会(28121)
- 教育部(27523)
- 人文(27088)
共检索到256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建文 黄筱玲 吴丽萍
针对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期刊论文引用次数存在严重的泡沫现象,文章从客观公正评价科技人才的视角入手,分析了论文引用泡沫的种种形式,并讨论了去除论文引用泡沫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引用 人才评价 学术评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泡沫,可能是经济学中被研究时间最长但迄今仍未达成广泛共识的一个领域。最近出版的一本专著,使泡沫特别是刚性泡沫广受关注。在这部专著中,上海交通大学朱宁教授认为,"刚性泡沫"概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政府不断向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担保,比如债券股就是显性担保,欠了债可以通过国有金融机构以股权方式还债"。在过去30年这种担保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如果政府一直通过提供担保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辉 梁洪力
科技人才评价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反映了国家的价值认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对科技创新的价值认知已发生变化,新的价值导向集中体现为“四个面向”。当前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转变价值导向方面尚未破题。改革的深层逻辑是建立以新的创新价值认知为基础的评价价值导向,这不仅是评价方式方法上的优化或评价内容的调整,而是一次系统性的变革。同时,研究提出科技创新价值传导的两条路径,即基于政策制定落实的直接路径和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间接路径,分析从国家科技创新价值认知到科技项目、机构、人才计划和奖励、基地平台、学科学位等评估评价评审工作,再到科技人才微观评价的价值传导逻辑与转化机制。最后,从构建一个开放多元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角度,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围绕“改政府”“放主体”“强社会”“立文化”展开的“四元”改革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飒 吴康敏 张虹鸥
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视角分析表明,中国创新范式的发展和转变直接并从根本上影响着科技人才评价理念。中国的创新范式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科技人才评价划分为探索期(1949年至1976年)、起步期(1977年至1994年)、发展推进期(1995年至2005年)、创新突破期(2006年至今)4个阶段,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评价政策及其侧重点。在创新范式转型中,国家(政府)、科技人才和产业界等不同主体分别从制度创新层面、知识创新层面和技术创新层面推动科技人才评价的转向,同时公众参与和监督也积极推动科技人才评价的社会转向。最后,从优化评价政策制定模式、加强国际对话及与国内实践应用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在国家层面建立同行评价专家数据库和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等五方面,提出促进中国科技人才评价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杨 李延喜 李东晔 高锐
房价高涨引发了学者们对我国城市房地产泡沫的争议。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进行研究,利用客观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和主观评价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分别进行指标选择和评价,最后利用循环修正的思想对中国城市房地产泡沫评价体系进行修正、校对。通过对35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的评价,最后得出结论:35个城市房地产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泡沫,沿海城市的泡沫程度高于内陆城市。
关键词:
循环修正 房地产泡沫 评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茂伟 夏德东 费磊
作为国内的三线城市之一,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房地产价格逐年上涨,房地产信贷规模逐步增大。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8月百城房价指数报告,日照房价涨幅已列全国第三。本文拟对近年来的日照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永安 宋晨晨 王燕妮 齐园
[目的/意义]我国是专利生产大国,但却不是创新大国,庞大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据背后必然存在一定的泡沫,研究专利泡沫形成原因并且建立其测度标准,对我国专利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体系的推进、专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供给与需求系统对专利泡沫的形成机制进行挖掘,绘制专利供需系统因果路径图,提供专利泡沫的测度方法,采用指标合成法选取8个专利泡沫测度指标,根据五级量化标准计算单一指标泡沫化程度,通过综合指标法对专利泡沫进行综合测度。[结果/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专利泡沫形成机理,为测度专利泡沫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长春 陈剑阳 王乾
一线城市的住房价格和需求不断攀升,直接导致投资过热。开发竞争又引发地价哄抬,最终导致供给侧的开发投资泡沫形成。文章首先通过假设开发法和剩余法分析住房投资开发的成本和利润构成,然后将住房的投资收益率与经济基本面增速对比,从而定量估算北京市住房开发投资泡沫化水平。结果表明,北京市住房开发项目的房价中,利润占比较高;住房开发项目平均投资收益率偏高,开发投资的预期上升,供给侧整体呈现轻微泡沫化趋势。但由于需求端的投资预期和刚性需求持续增长,短期内呈现供需两旺,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关键词:
投资收益率 房地产泡沫 房价 地价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存
论日本的泡沫经济苏存所谓“泡沫经济”,现在还没有规范的说法。在一般的意义上,它是描述在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其基本变化规律是形成快、周期短、易崩溃、损失重。在西方经济历史上,曾出现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长宏
本文根据房地产泡沫的涵义及其形成的原因,阐述了房地产泡沫测度的主要方法,并剖析了所述方法的基本思路与操作程序,以期能对完善房地产泡沫测度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
房地产 泡沫 测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正山
◆出现泡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泡沫的遽然破灭,因为它会导致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从理论上看,泡沫难以衡量,全世界都如此。中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衡量房地产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甚至没有公认的可以作为度量衡的尺或度。◆从宏观看,房地产业仍在热态,但在趋冷;从微观看,房价攀升较快的无锡、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区,实际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有必要警惕“过热”。◆高价格一般有两种:暴利导致;需求量远远高于供应量。如果是后者,需要市场“无形的手”去解决。中国当前的高房价,主要是基于市场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的暴利。需要运用政府“有形的手”,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居者有其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苏存
一、什么是“泡沫经济”? 什么是“泡沫经济”?现在还没有规范的说法。在一般的意义上,它是描述在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其基本变化规律是形成快、周期短、易崩溃、损失重。人们常把这种吹起来的没有根基的经济,称之为“泡沫经济”。 在西方经济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这种“泡沫”现象。17~18世纪,西方出现过多次影响较大的投机风潮,如荷兰的“郁金香风潮”、法国的“约翰·劳事件”、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这些风潮都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早在1634~1637年间,在荷兰出现过“郁金香投机狂潮”,一个郁金香的球根,竞然高涨到可以交换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斯蒂芬·金·塞凯迪 吴凤丹
此文系上期斯蒂芬·金·塞凯迪教授《中央银行家与资产价格失衡》之姐妹篇,授权《中国货币市场》译成中文独家发表。资产价格泡沫的危害性令世人谈之色变,本文立足于宏观层面例举"泡沫"种种的破坏作用。对于中央银行家在资产价格失衡面前表现出的犹豫不决和顾虑重重,作者始终无法给予认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会 徐文燕
科技人才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分类评价视角将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和创新创业类三个类别,从创新主体、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科技人才类别与区域创新差异的分析框架,并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开展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三类科技人才驱动区域创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主要基于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应用研究类科技人才立足于创新个体的基本素质、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创业类科技人才侧重创新个体的影响力和创新环境。(2)三类科技人才与区域创新发展之间呈现九种组态路径。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为组织主导型、环境主导型、组织—环境共同主导型,应用研究类科技人才为组织主导型、环境主导型、个体—组织共同主导型、个体—组织—环境均衡发展型,创新创业类人才为个体驱动型、环境主导型。(3)三类科技人才既有环境主导型这一通用性驱动路径,也有各自不同的专用性驱动路径;不同组态路径的替代关系中创新环境“硬条件”支持尤其重要。最后,本文基于三类科技人才个体、组织和环境的要素组合,为驱动区域创新高水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区域创新 分类评价 组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