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4)
- 2023(1877)
- 2022(1666)
- 2021(1506)
- 2019(3043)
- 2018(3063)
- 2017(5731)
- 2016(2712)
- 2015(3167)
- 2014(3253)
- 2013(3158)
- 2012(2932)
- 2011(2901)
- 2010(3129)
- 2009(2950)
- 2008(3111)
- 2007(2953)
- 2006(2778)
- 2005(2559)
- 2004(2503)
- 学科
- 贸(16548)
- 贸易(16539)
- 易(16055)
- 济(13687)
- 经济(13679)
- 管理(6814)
- 业(5589)
- 方法(5344)
- 出(5249)
- 关系(5018)
- 企(4987)
- 企业(4987)
- 口(4976)
- 出口(4975)
- 出口贸易(4975)
- 理论(3893)
- 国际(3762)
- 地方(3672)
- 贸易关系(3494)
- 数学(3440)
- 中国(3431)
- 数学方法(3410)
- 业经(3402)
- 概况(3171)
- 各国(3133)
- 进出(3132)
- 进出口(3132)
- 进出口贸易(3132)
- 国际贸易(3044)
- 国贸(3013)
- 机构
- 大学(49389)
- 学院(48287)
- 济(23339)
- 经济(22986)
- 研究(16408)
- 管理(14246)
- 中国(11485)
- 理学(11475)
- 理学院(11328)
- 管理学(11207)
- 管理学院(11105)
- 财(10443)
- 京(9859)
- 贸(9048)
- 所(8376)
- 科学(8324)
- 财经(8237)
- 经济学(7858)
- 江(7822)
- 范(7575)
- 师范(7531)
- 研究所(7324)
- 经(7280)
- 经济学院(7110)
- 州(6612)
- 中心(6563)
- 北京(6239)
- 师范大学(6043)
- 系(6022)
- 国际(6004)
共检索到81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正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厦门特区凭借对台贸易的独特优势,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厦台的经贸合作与交往,使特区对台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关键词:
厦门特区 两岸经贸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玉榕
厦门港口是特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促进厦台经贸关系的发展和两岸实现“三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厦门港在对台经贸关系中仍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
厦门港口 对台经贸 独特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其屏
两岸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是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的重要举措。而建立“对台工作先行区”,是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平台。厦门特区建成“对台工作先行区”,既是两岸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为实现中国统一先行一步的需要,也是厦门特区的特殊区域地位和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决定。文章对厦门特区建成“对台工作先行区”的构想,以及需要的政策支持,提出看法。
关键词:
厦门特区 建成 对台工作先行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朝木
厦门经济特区创立以来,在大力吸引台商来厦投资兴业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对台贸易,尤其是利用对台人文地址优越条件,在对台直接贸易上下了许多功夫,使厦台直接贸易逐年增长。据统计,1992年对台直接贸易额已达到4626.5万美元;1993年进一步扩大,达到了5610.6万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ZI.27%。(以上数字不含外商投资企业由台湾进口原辅材料及半成品和对台湾出口半成品及成品的金额)。1994年对台直接贸易又有新的发展。有的对台贸易公司,Qllou-Ai.l、bZ7AntongatWIAIMop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甬军
经济特区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一项创举。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所谓挑战,是指在全国全方位开放的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所谓机遇是指经济特区在新的环境中,有可能通过发挥原有的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在更高层次上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谋求新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经济特区优势的认识、把握和发挥问题。因此开展进一步发挥特区优势的讨论很有必要。现就优势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顾铭
一、厦门经济特区的战略地位 厦门是中国大陆最早创办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近16年来,已形成了象屿保税区、湖里工业区、海沧、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鼓浪屿旅游区等综合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对外对放经济新格局;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对外经济贸易、商业、金融、邮电、旅游业等产业综合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浩洋
厦门特区台商投资现状与分析杜浩洋(厦门大学)厦门经济特区作为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曾在两岸经济往来中发挥着纽带与窗口作用,一度成为台商投资热点地区。近一两年台商投资量增长虽然有所减缓,但质量上却有了多方面的提高、通过对厦门市引进台资现状的剖析,为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荆州 曾亚兴 周群峰
经过10年来的努力,地方外贸现已发展成为厦门特区对外贸易的主渠道.研究特区地方外贸成长壮大经验,对于在90年代把厦门建设成外向型的经济特区具有重要意义.一、发展阶段随着特区的建立和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厦门口岸外贸已发展成为中央和省属外贸企业、特区地方外贸企业和三资企业.地方外贸企业从零开始,经过艰苦创业,获得迅速发展.据统计,1990年特区地方外贸进出口总额6.8亿美元,占厦门口岸进出口总额59%,其中出口总值3.9亿美元,占口岸50%,进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鸣 郑敏
本文在借鉴上海、广东及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的基础上,提出厦门建设对台金融合作发展示范基地的策略:可将产业资金、科技金融、融资租赁、跨境电商以及互联网金融纳入到示范基地中来;加强金融服务功能合作,建设金融业发展制高点;加强金融配套服务合作,营造金融生态圈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
厦门与台湾 金融合作 示范基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鹤之
厦门经济特区于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其范围现已扩到厦门市的厦门全岛。将建成为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其屏
经济特区在一定意义上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其发展历史是一个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文对入世后厦门经济特区要不要“特”;特”在哪里;能不能“特”;如何“特”,作比较系统的考察。
关键词:
厦门经济特区 如何 “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计广
台湾的统一将成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标志。本文认为,对台经贸政策应主动展示胸怀,让度经济利益,全面对台湾开放,通过经济手段为祖国统一创造更好条件。就短期而言,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应成为对台经贸政策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台湾 经贸政策 调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洪进益
关贸总协定与发展厦门特区财税的对策洪进益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已为期不远,“复关”将对我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厦门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能否适应“复关”的新形势,如何扬长避短,缩短“适应期”,闯过“冲击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克向 孙孝汉
厦门特区农村金融部门作为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综合性职能部门之一,负有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持与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厦门特区经济发展战略是依托两区(闽南三角区和上海经济区),面向世界,外引内联,对外竞争;办好窗口,服务全国,形成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的综合性、外向型的经济格局,并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厦门特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的方针,把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办成具有厦门特色的,以创汇农业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海阳 詹圣泽 郭英远
为大力助推我国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努力探索福建自贸区在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以厦门自贸区为研究视角,分析发掘厦门自贸区独特优势、建设路径与对策建议,提出自贸区先试先行的重大政策创新和破解发展难题办法,深入探讨两岸经济融合新常态的战略与路径,凸显出福建自贸区对台"一国两制"统一大业、两岸全面深度合作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排头兵和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发展等方面都极具独特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