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7)
2023(10129)
2022(8359)
2021(7769)
2020(6253)
2019(14404)
2018(13701)
2017(26258)
2016(13942)
2015(15857)
2014(15708)
2013(16099)
2012(15422)
2011(13997)
2010(14189)
2009(13446)
2008(13349)
2007(11960)
2006(10785)
2005(10137)
作者
(39136)
(32700)
(32667)
(31461)
(21112)
(15505)
(14730)
(12601)
(12384)
(11647)
(11580)
(10745)
(10679)
(10561)
(10518)
(9968)
(9612)
(9473)
(9204)
(8699)
(8443)
(7847)
(7696)
(7647)
(7504)
(7396)
(6974)
(6636)
(6537)
(6356)
学科
(84237)
经济(84159)
管理(41608)
(36183)
方法(29286)
(28209)
(27927)
企业(27927)
数学(26157)
数学方法(26051)
中国(23689)
地方(19450)
(18061)
贸易(18052)
(17660)
(17294)
(14972)
业经(14427)
(14011)
财政(13893)
(13876)
地方经济(13006)
(12193)
(12190)
金融(12189)
财务(12179)
财务管理(12132)
(11968)
银行(11959)
农业(11596)
机构
大学(215147)
学院(210788)
(111464)
经济(109864)
研究(80402)
管理(74634)
中国(63769)
理学(63001)
理学院(62276)
管理学(61671)
管理学院(61255)
(57790)
(44972)
财经(42407)
科学(41699)
(40208)
经济学(38977)
(38674)
研究所(35655)
经济学院(35070)
中心(34039)
财经大学(31179)
(30865)
北京(29366)
(28001)
(27378)
师范(27252)
(26720)
科学院(23952)
(23700)
基金
项目(127091)
科学(101679)
研究(96841)
基金(96513)
(82779)
国家(82163)
科学基金(70135)
社会(68271)
社会科(65067)
社会科学(65052)
基金项目(49108)
(44004)
教育(43231)
资助(40256)
自然(39595)
自然科(38730)
自然科学(38721)
自然科学基金(38082)
(37492)
编号(35800)
(31255)
成果(31136)
国家社会(30951)
中国(28741)
重点(28698)
(28598)
教育部(27897)
人文(26515)
(26125)
社科(25503)
期刊
(128854)
经济(128854)
研究(79229)
(48739)
中国(43118)
管理(29276)
学报(27881)
科学(26750)
(24605)
财经(24176)
经济研究(23776)
(22652)
金融(22652)
大学(22457)
(21100)
学学(20997)
(18525)
教育(17868)
问题(17678)
农业(16719)
国际(16172)
技术(15902)
世界(15536)
业经(15134)
技术经济(12407)
统计(11055)
经济问题(10389)
会计(9837)
(9717)
经济管理(9294)
共检索到345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文宝  李后强  
研究印度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小幅正向效应,适当扩大其支出规模是合理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支出规模的扩大是产出效应提高的主要原因,90年代以后支出效应提升主要得益于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支出机制和强化支出管理;国防、利息、财政补贴、医疗等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为负,而教育和养老服务的增长效应为正;行政支出的增长效应短期为正,长期为负;经济建设支出短期不显著,长期为正。本文最后针对中国实际给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文宝  李后强  
研究印度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小幅正向效应,适当扩大其支出规模是合理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支出规模的扩大是产出效应提高的主要原因,90年代以后支出效应提升主要得益于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支出机制和强化支出管理;国防、利息、财政补贴、医疗等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为负,而教育和养老服务的增长效应为正;行政支出的增长效应短期为正,长期为负;经济建设支出短期不显著,长期为正。本文最后针对中国实际给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贡慧  陈建安  
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孰为因果莫衷一是。通过对1956-2008年日本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日本政府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财政消费性支出均与经济增长长期内存在稳定的正向协整关系及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财政支出增长的格兰杰因,而财政支出无论是投资性还是消费性支出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从这一结论出发,我国应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要控制规模、优化结构、确保质量、提高效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育燕  
为了厘清广东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利用1990—2017年广东省人均财政支出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包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使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发现:广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放大效应非常明显,并且具有较强的时间特性和区域特性。最后,提出扩大广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放大效应的措施:今后广东应该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以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广东财政支出不能仅着眼当前,而更应该放眼未来;广东财政支出应统筹兼顾珠江三角洲、粤西和粤东并向山区适当倾斜,做到确保效率兼顾公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明  
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下,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以及支出竞争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但也带来了城乡差距扩大、支出结构偏向以及地区市场分割等负面影响。本文使用Simar和Vanhems(2012)提出的条件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以支出竞争为条件的、并包含支出竞争正面产出与负面产出的经济增长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1985-2009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支出竞争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率并无显著关系,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支出竞争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作用,因此应当构建一种"适度竞争"的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祥谦  
文章利用我国1978年~2006年的财政支出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建设费支出过高,不利于经济增长;社会文教费支出明显偏低,因而提高其比重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社会保障费支出严重不足,但由于其使用效率低下,同样不利于经济增长。通过压缩政府物质资本投资的比重,相应提高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和效用增强型服务的比重,能够既兼顾到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凤花  
本文运用云南省1978-2006年的年度财务支出结构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利用Eviews3.1软件分析、研究云南省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的支出对GDP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科教文卫支出。本文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要使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应如何优化云南省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文宝  杨文武  
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孰为因果至今尚无定论。通过以1974-2014年印度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对其相关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印度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内存在稳定的弱正向协整关系及单向因果关系,财政支出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支持凯恩斯主义思想;反之则反是,不支持瓦格纳定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妍  
本文从资本积累渠道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渠道出发,分别阐述金融摩擦影响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机制。通过构建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性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金融摩擦与财政支出及成分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摩擦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放大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摩擦提高了政府投资类支出对全要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倒"U"型影响的拐点水平;当金融摩擦较高且货币政策效果受到抑制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缓解资本错配和融资约束问题,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然而,对于政府投资类支出已经过高的省份,需要特别警惕政府投资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乘数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素  望玉丽  
采用我国1995~2007年分地区的福利性财政支出数据,应用基尼系数方法测算我国省(市)间公共福利差距。通过计算基尼系数的地区构成,发现东、中、西三地区间的差异是我国福利性财政支出差异的主要来源。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比较各地区福利性财政支出基尼系数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东、中部各省(市)公共福利差异程度之间的关系正负交替出现,但最终负向趋于平稳;西部地区两者之间一直存在负向且稳定的长期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长清  赵桂芝  陈菁泉  于文涛  
财政支出结构政策与总量政策相比具有更重要的一面,它可以在不改变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理论模型,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得出我国的财政投资已超过最优规模,生产性财政消费与非生产性财政消费均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乏弹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丽颖  张伟亮  
由于要素流动和贸易往来的作用,财政支出会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支出总额和其构成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各省财政支出总额对本地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其他地区有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对其构成而言,社会文教保障支出和消费支出都可以有效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并且对其他地区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经济建设支出对本地经济增长反而有阻碍作用,并且对其他地区有负向溢出效应。要素流动和贸易往来是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充分考虑溢出效应、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普  陈伟  
文章根据VAR模型和VCE模型,选取我国1978—2005年的农业产出和财政农业支出为样本数据,从三个层面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及其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首先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总水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其次,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的主要项目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最后,根据财政农业支出的不同用途,分析了财政生产性和消费性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建国  李佳  
针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特殊性,本文运用非线性STR模型重点考察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的动态性。经验研究表明:两者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动态特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但由于缺乏弹性而影响较小。总体而言,财政社保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为中性偏负。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对中国1952年至2007年的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以验证瓦格纳法则的普遍适用性。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不存在协整关系。进而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各模型中的变量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