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1)
- 2023(3396)
- 2022(2623)
- 2021(2515)
- 2020(1990)
- 2019(4411)
- 2018(4558)
- 2017(8340)
- 2016(4698)
- 2015(5555)
- 2014(5461)
- 2013(5042)
- 2012(4697)
- 2011(4486)
- 2010(4711)
- 2009(4373)
- 2008(4671)
- 2007(4692)
- 2006(4222)
- 2005(4107)
- 学科
- 济(18461)
- 经济(18442)
- 业(16428)
- 管理(16252)
- 企(14429)
- 企业(14429)
- 中国(6616)
- 农(6591)
- 业经(6241)
- 教育(5982)
- 理论(5519)
- 学(4923)
- 方法(4861)
- 策(4857)
- 制(4733)
- 农业(4663)
- 地方(4452)
- 划(4114)
- 和(4091)
- 财(3977)
- 贸(3664)
- 贸易(3660)
- 发(3635)
- 银(3553)
- 银行(3553)
- 易(3534)
- 技术(3495)
- 行(3422)
- 经营(3394)
- 计划(3297)
- 机构
- 学院(73941)
- 大学(73887)
- 济(27356)
- 经济(26661)
- 管理(25373)
- 研究(25266)
- 理学(20681)
- 理学院(20418)
- 管理学(20090)
- 管理学院(19922)
- 中国(18657)
- 京(16024)
- 科学(14612)
- 财(13691)
- 范(12784)
- 师范(12736)
- 江(12659)
- 所(12568)
- 研究所(11167)
- 财经(10660)
- 中心(10455)
- 北京(10373)
- 州(10274)
- 师范大学(10037)
- 经(9423)
- 农(9193)
- 教育(8993)
- 院(8836)
- 技术(8363)
- 系(7877)
- 基金
- 项目(39807)
- 研究(33036)
- 科学(31084)
- 基金(27078)
- 家(22671)
- 国家(22403)
- 社会(20387)
- 社会科(19198)
- 社会科学(19191)
- 科学基金(18687)
- 教育(16174)
- 省(15803)
- 编号(14770)
- 成果(13636)
- 划(13525)
- 基金项目(13258)
- 课题(11238)
- 资助(10762)
- 自然(10372)
- 自然科(10074)
- 自然科学(10073)
- 自然科学基金(9900)
- 年(9679)
- 重点(9348)
- 发(9129)
- 性(8999)
- 部(8973)
- 项目编号(8922)
- 规划(8483)
- 创(8025)
共检索到122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白俊
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印度的海洋战略传统深受南亚次大陆内部政治生态、所处的地缘安全环境和海洋实践活动的影响,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历史变化,即印度的印度洋时代或曰经典时代、西方的印度洋霸权时代或曰达·伽马时代和现当代三个时期。在海洋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印度海洋战略传统和海洋安全思想,已经深深嵌入印度的战略文化之中,并对每一时期印度的海洋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发挥着根本性的影响。
关键词:
印度 印度洋 海洋战略传统 海洋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白俊
作为一个有着宏大抱负的国家,一个迅速崛起的区域大国,印度新时期的海洋安全战略既是其强国意愿和海洋战略思想传统的生动体现,又是印度洋现实情势的催生物,体现出了鲜明的传承与变革的特色。就其根本而言,新时期印度海洋安全战略尤其凸显了积极主动塑造印度洋事态这一战略决心,而不是被动应对和被动塑造。正因为如此,在其海洋安全战略中,一方面对包括海军在内的海上力量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政治、外交和军事手段的综合运用,以期达成最佳的战略效果。
关键词:
印度 印度洋 海洋安全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虞群 王维
泰国自古重视维护海洋安全,独特的海洋地缘特征和战略文化是影响泰国海洋安全战略形成的深层因素,各个历史时期国家海洋利益和海上威胁认知是影响泰国海洋安全战略的现实因素。冷战后,随着海洋利益重要性凸显和海权意识的加强,泰国海洋安全战略逐渐成形。本文首先从泰国海洋地缘特征及其战略文化入手,勾勒出泰国维护海洋安全的历史轨迹,再结合当前泰国海洋利益和海上威胁认知,系统剖析了冷战后泰国海洋安全战略,并对加强中泰海上安全合作进行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泰国 海洋安全 安全战略 中泰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贵斌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这是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发展全局和长远角度对我国发展做出的新的战略选择和决策部署。我国的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提高到强国的新高度,由此进入大战略引领的新阶段,这对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天枢
中国近期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格局下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周边格局的有力手段,它旨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印度的海洋战略作为印度洋上的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对我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入手,分析了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度的"东向政策"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海洋战略 海上丝绸之路 印度 中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天枢
中国近期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格局下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周边格局的有力手段,它旨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印度的海洋战略作为印度洋上的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对我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入手,分析了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度的"东向政策"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海洋战略 海上丝绸之路 印度 中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天枢
中国近期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一超多强的复杂国际格局下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周边格局的有力手段,它旨在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印度的海洋战略作为印度洋上的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对我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入手,分析了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度的"东向政策"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海洋战略 海上丝绸之路 印度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加林 沈满洪 马仁锋 杨红生 陈一宁 孙才志 刘明 韩喜球 胡志丁 马学广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了系统认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邀请了九位来自海洋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发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地缘政治和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研究领域进行了交流访谈。结果认为:(1)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明确美丽海洋建设目标、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方法、坚持陆海统筹重大谋略、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国家海洋空间规划要整合现有涉海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资源,创新规划技术与规划治理理念,强化海洋空间管制指标、海洋空间发展能力和海洋空间治理地方特色机制等方面的创新。(3)海洋牧场建设要聚焦产业链条,推进“全域型”海洋牧场建设;强化原创驱动,构建“全域型”海洋牧场技术体系;倡导融合发展,培育“全域型”海洋牧场新业态。(4)“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强调运用陆海交错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和资源管理优化的技术,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过程和机理,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把握数字经济大势,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升级产业结构,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主动衔接区域战略。(6)海洋科技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是聚焦深海、极地战略新领域,提升关键海域实时精细观测和预报能力,聚焦海洋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加强海工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7)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需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学科调查、长周期监测,加强深海开发技术研发,评估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减少深海开发过程对海洋环境的扰动,实现深海采矿和深海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8)我国需要实施一种空间差异化且有针对性的海洋地缘战略,服务于台湾统一和领土争端、服务于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资源利用,服务于海洋运输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服务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9)实施中国海洋空间规划技术输出“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中国海外园区“节点网络体系”构建战略、实施面向“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实训战略,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必要的空间支点和技术支撑。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方晓志 胡二杰
中东地区位于印度洋北端,是世界能源与资源的主要输出地,也是连接东西方航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目前,中东地区的海洋安全合作进展显著,主要的合作内容包括地区国家开展的区域安全合作和联合军演,以及国际社会为应对海盗、海洋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威胁而建立的多项安全机制等。但是,由于大国博弈、地区国家内部矛盾以及海盗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突出,中东海洋安全受到美国企图独霸中东、国际社会难以长期持续投入、地区国家维护海上安全能力薄弱以及滋生安全威胁的根本问题难以解决等因素的制约,面临多重挑战,合作前景仍不乐观。
关键词:
印度洋 中东 海洋安全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民 何帆 张春宇 伍桂 冯维江
现代海洋金融的基本特征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并举、开放性和排他性并存,以及产融结合与金融集聚相得益彰。现代海洋金融的工具有银行贷款和信贷担保、海洋基金、企业债券及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海洋保险。当前中国发展海洋金融面临重大机遇。建议中国政府应支持建立海洋金融要素聚集区,以"三个基金、一个银行、一个智库"的模式推动中国海洋金融业的快速崛起。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金融 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尔升 裴广一 陈羽逸 李雪晶
本文根据历史经验,认为:海洋话语权是海洋强国的前提,其内在逻辑是:海洋思想—海洋话语—海洋法律(制度、规划)—海洋活动—海洋强国。目前,国际海洋话语出现双垄断(国际海洋法公约,美国)的现象,中国在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中国产生消极影响。本文认为:国际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中国海洋话语的弱势将继续保持。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必须建立符合中国海洋强国要求的本土化的海洋话语体系;完善法制,增强海洋话语的合法性;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确立海洋话语提供坚强的后盾;打好经济牌,增强中国海洋国际事务的发言权,理性地融入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与各方平等开展沟通对话;在网...
关键词:
话语权 海洋强国 海洋发展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泽宇 张震 韩增林 孙才志 林迎瑞
区域海洋经济作为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测度其实现其对国家海洋战略响应程度的高低。本文梳理了中国各个时期海洋发展战略的演变趋势,运用以综合赋权法为基础的模糊识别模型、VAR模型及GIS空间技术对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海洋经济与国家海洋战略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低值地区发展速度提升较快,高值地区发展有减缓趋势,区域差距逐渐缩小,整体发展水平呈现波动性上升态势;(2)山东、浙江、江苏对国家海洋战略响应程度一直保持高水平,海洋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趋势明显;辽宁、天津、河北早期响应程度较高,2006年以后趋于弱递减平稳状态;上海、广西对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训华
国家海洋战略教育是从国家层面在教育、文化、科技、社会等领域面向全体国民特别是大中小学生开展的以提升海洋意识和培育海洋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的总和,包括专业海洋教育、学校海洋教育、社会海洋教育、科技海洋教育、产业海洋教育、海洋文化教育等内容,总体目标指向培育海洋国家意识、锻造新型海洋观。战略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海洋教育,难点是社会海洋教育,着力点是文化海洋教育。新型海洋观的价值核心是向海定陆、由海向洋,海洋国家意识在于海洋国家的思维意识,“海洋-国家-教科书”是深入推进海洋战略教育的关键逻辑。从儿童启蒙出发,讲好中国海洋故事,构建国民海洋图景。从“愿意听”到“听得懂”建构中国立场的海洋话语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家校社一体的海洋战略教育推进体系。
关键词:
海洋教育 海洋意识 海洋战略 由海向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思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口号,这是党中央首次从战略的高度在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全面阐述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此同时,"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政府海洋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变政府海洋管理职能,实现政府海洋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成为了未来实施海洋战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海洋强国 海洋战略 政府海洋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