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5)
- 2023(7763)
- 2022(6401)
- 2021(6287)
- 2020(5130)
- 2019(11150)
- 2018(11205)
- 2017(20055)
- 2016(11568)
- 2015(13053)
- 2014(13362)
- 2013(13131)
- 2012(12526)
- 2011(11537)
- 2010(12040)
- 2009(11495)
- 2008(11648)
- 2007(11203)
- 2006(10227)
- 2005(9268)
- 学科
- 农(48686)
- 济(46647)
- 经济(46574)
- 业(36274)
- 农业(32470)
- 管理(25551)
- 业经(17340)
- 企(15937)
- 企业(15937)
- 制(14284)
- 中国(14148)
- 方法(12424)
- 学(12397)
- 农业经济(12388)
- 教育(11451)
- 地方(10982)
- 体(10649)
- 发(10600)
- 数学(9764)
- 村(9587)
- 农村(9565)
- 数学方法(9559)
- 财(9509)
- 理论(9171)
- 发展(9160)
- 展(9129)
- 策(8929)
- 及其(8313)
- 银(8250)
- 银行(8227)
- 机构
- 学院(173867)
- 大学(171637)
- 济(65017)
- 研究(64937)
- 经济(63153)
- 管理(59243)
- 农(55792)
- 中国(49671)
- 理学(49344)
- 理学院(48755)
- 管理学(47627)
- 管理学院(47326)
- 农业(42528)
- 科学(40812)
- 京(37996)
- 业大(34768)
- 所(34425)
- 研究所(30842)
- 江(30508)
- 中心(30280)
- 财(30072)
- 范(26393)
- 农业大学(26215)
- 师范(26082)
- 省(25145)
- 州(23829)
- 北京(23606)
- 财经(22206)
- 院(22169)
- 业(21134)
- 基金
- 项目(107162)
- 研究(82296)
- 科学(81650)
- 基金(73264)
- 家(64521)
- 国家(63735)
- 科学基金(52263)
- 社会(49287)
- 社会科(45800)
- 社会科学(45787)
- 省(44940)
- 基金项目(38231)
- 教育(37551)
- 编号(36894)
- 划(36138)
- 自然(31749)
- 成果(31524)
- 农(31220)
- 自然科(30947)
- 自然科学(30934)
- 自然科学基金(30348)
- 资助(29032)
- 课题(26021)
- 发(24468)
- 重点(24128)
- 部(23294)
- 性(21472)
- 创(21260)
- 年(21141)
- 业(20114)
共检索到287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宗秀
卫生院(室)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物质载体,是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基础,担负着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坚持、巩固和壮大其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这一问题,既包括乡村卫生院(室)的发展状况,又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的问题。这种状况的形成尽管有多种原因,但笔者认为,他却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即农村公有制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指乡村两级)的主体地位已有削弱的趋势。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杰
农村卫生院的管理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内部运行机制;其二是外部管理体制。外部管理体制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政府与卫生院的关系,这涉及到政府对卫生院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职责以及履行这一职责的具体方式;第二是县卫生局与乡镇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县、乡两级人民政府的职责界定和衔接。只有正确地构建这两类关系,才能够形成有利于农村卫生院稳定和发展,并使其有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兴敏
达川地区(原达县地区)位于四川北部,大巴山南麓,辖2市5县,幅员面积1.65万平方公里,人口594.6万,农村人口占90%。革命战争年代是一片红色土地,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时期又是一块热土,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地委、行署领导下,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到1993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已达1081个,床位12266张,卫生技术人员16451人。卫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昌元,马文礼
一、农村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初步理顺 逐步建立健全乡镇卫生行政职能机构是形势发展所需。我们针对乡镇卫生院政事不分,卫生行政职能不强的弊病,在深化卫生改革中,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各乡镇政府设置卫生办公室,强化卫生行政管理职能。鉴于卫生工作社会性、政策性、专业性较强,我们要求乡镇政府卫生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肖敏
一、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与发展问题 农村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建设中的枢纽工程,是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建设中的创举。它担负着全国农村广大农民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的重要任务,体现了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建设的特色,为保护农民健康,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农民欢迎,获得国际好评。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方同影 吕鸿瑞
一、提出动力机制观的动因从总体上看,几十年来,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几经反复后的现状仍令人忧虑。从表层看问题不少,但从深层看到底是什么问题呢?能够促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最佳对策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要弄清和回答这个难题,首先要探讨农村卫生事业的规律,特别是它的特殊规律。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既有福利性,又有经济性,各种社会主义经济规律,都存在于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中,而且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办事,科学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否则必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是由农村卫生事业的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有4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业庭
当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出现的严峻形势是:部分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散伙停办,医务人员或个体行医,或弃医务农、经商,或从事其它行业。主要原因是农村卫生事业经费难以为继造成的。为要巩固农村卫生事业的阵地,在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当务之急,是寻求解决农村卫生事业经费的途径。一、农村卫生事业的经济背景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其组织形式是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其经济依托,依赖于以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支撑;其管理体制,是县卫生局与当地人民公社的双管体制。它产生于人民公社历史时代,存在和发展适合于人民公社制度,自当在人民公社环境中充分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柏正宏 黎广新 李金发
目前,由于卫生事业的补偿机制尚不健全,乡镇卫生院的事业经费十分有限。如何使用好这笔有限的经费,使乡镇卫生院的房屋、设备、人员逐步达到“三配套”,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这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从1988年以来,盐城市郊区卫生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事业经费管好用活,充分发挥了有限经费的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迪颐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总面积10 654平方公里,辖5市7区,135个乡镇,77个街道办事处,6 065个行政村,总人口678万,其中农业人口493万。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41个。为使农村卫生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我市努力抓好以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为中心的农村卫生建设,推动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市农村7个市(区)已提前6年全部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较好地保障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玉莹,张广忠,张锦嵩,郭维芝
锦州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辽宁省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一个经济比较贫困的地区。共辖4县(市)4区(二个城区),地域面积10 300万平方公里,人口 300万,农村人口占70%。共有农村卫生院102所(中心卫生院26所);共有医院床位2 281张、现有卫生人员3137人、离退休人员828人、用房面积12.97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9.87万平方米、危房面积达2万平方米)、专业设备总值356.7万元。为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农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战略目标,笔者经过几年搞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工作实践的切身体会,结合锦州市农村卫生院的实际现状,对农村卫生院的“路”问题拙笔浅言己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路永芹 陈怀义
如何科学地分配农村卫生院的经费,使国家补助卫生院的有限资金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近两年来,不少地区对合理分配卫生事业费,都在探索。1985年,由于财政体制的改革,我市实行了农村卫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俞荣华
一、淮阴市乡镇卫生院与市县级医院发展状况的对比“七五”期间,淮阴市乡镇卫生院与市县级医院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差别。 1.床位。乡镇卫生院总床位由1985年的6097张,减少到1990年的5855张,下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杰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提供的主体是乡镇卫生院,要使乡镇卫生院有效地履行这一社会职能,必须建立与其社会职能相适应的资金运营机制。收支平衡、适度发展是乡镇卫生院资金运营机制的基本要求。 1 收支不平稳、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是现阶段农村卫生院资金运营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成义
建国40多年来,宁夏的农村卫生工作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已经形成,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群众的健康基本得到保障,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农村卫生院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在农村卫生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搞好农村卫生院的建设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志筠,何锦国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专款十多亿元,用于农村卫生院、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的“一无三配套”(无危房、设备、人员、管理配套)建设,农村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加强。面貌改变了,设备增加了,但很多卫生院门诊量增加不多,住院还是寥寥无几。如何改革农村卫生机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的重大课题。山东省滨州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