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5)
- 2023(7950)
- 2022(6791)
- 2021(6397)
- 2020(5421)
- 2019(12194)
- 2018(11771)
- 2017(22198)
- 2016(12567)
- 2015(13921)
- 2014(13884)
- 2013(13582)
- 2012(12613)
- 2011(11328)
- 2010(11816)
- 2009(11314)
- 2008(11527)
- 2007(10294)
- 2006(9278)
- 2005(8617)
- 学科
- 管理(47285)
- 济(45180)
- 经济(45090)
- 业(38303)
- 企(33839)
- 企业(33839)
- 财(30297)
- 制(16741)
- 方法(16071)
- 财政(15163)
- 中国(14581)
- 务(14133)
- 财务(14107)
- 财务管理(14055)
- 企业财务(13407)
- 数学(13050)
- 数学方法(12864)
- 政(12422)
- 农(12067)
- 体(11803)
- 业经(10703)
- 学(10584)
- 体制(10093)
- 地方(9954)
- 银(8950)
- 银行(8941)
- 行(8401)
- 度(8255)
- 融(8247)
- 金融(8244)
- 机构
- 大学(177909)
- 学院(174718)
- 济(71504)
- 经济(69950)
- 管理(63805)
- 研究(60982)
- 理学(53437)
- 理学院(52745)
- 管理学(51978)
- 管理学院(51621)
- 中国(47653)
- 财(47548)
- 京(41413)
- 科学(34997)
- 财经(32432)
- 所(30842)
- 经(29173)
- 江(27891)
- 北京(27012)
- 研究所(26855)
- 中心(26789)
- 农(24631)
- 财经大学(23627)
- 范(23293)
- 师范(23137)
- 经济学(22804)
- 业大(22580)
- 院(22348)
- 州(21258)
- 经济学院(20356)
- 基金
- 项目(108443)
- 科学(85658)
- 研究(81767)
- 基金(79755)
- 家(68562)
- 国家(68007)
- 科学基金(58505)
- 社会(53485)
- 社会科(50677)
- 社会科学(50665)
- 基金项目(41769)
- 省(39829)
- 教育(37344)
- 自然(35974)
- 自然科(35098)
- 自然科学(35091)
- 划(34897)
- 自然科学基金(34477)
- 编号(32258)
- 资助(32061)
- 成果(28799)
- 制(26548)
- 部(25034)
- 重点(24685)
- 课题(23447)
- 国家社会(22505)
- 性(22331)
- 发(22263)
- 创(22099)
- 教育部(21929)
共检索到286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慧宇
将国家财政划分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确定两者的财政收支范围 ,是西方现代财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晚清之后 ,这一思想传入中国 ,1 92 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希图通过这种手段来整理财政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最高准则。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地方税的划分准则虽不十分妥善 ,但已具备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外壳 ,是中国财政史上一大进步。在实践中 ,这一政策因中央、地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利益要求 ,其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子侠 王海凤
晚清政府即有将西方学位制度移植中国的设想,但因种种原因,设想并未实现。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教育界人士及各大高校皆对学位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开始将其引入中国的学制设计之中。因时代的局限,除学士学位外,研究生层次的学位并未付诸实践。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为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历经六年的反复商榷,最终形成了学士、硕士及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就三级学位的授予言之,学士学位的授予得以顺利进行,硕士学位的授予因受战争影响而有所迟缓,博士学位的授予则一直处于束之高阁的状态。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袁晓川
公文制度的构建及改革活动,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受到全国政、学、商各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大批学术及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从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互动的研究视角,将"秩序重建"与"效率提升"定义为近代中国公文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以"社会变迁——政治鼎革——思想纷争——制度构建——行政实践"为逻辑主线,紧密围绕公文制度的构建与实践这一主题,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的政治体制特点,围绕其政治秩序构建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柯伟明
从传统税制向现代税制转变是近代中国税收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特点之一。作为一个引自西方的现代工商税,营业税本应由政府设立征收机关直接查征,但在其征收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税制的烙印。营业税征收制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商人团体代征和包征大行其道,到逐渐由政府收回税权,实行直接查征,并辅之以县政府及其他单位代征,再到混合式的简化稽征。营业税征收制度的变迁是政府在降低征税成本、减少征税风险理念下,根据自身控制力变化与商界博弈的结果。这说明了中国在税收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面临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艰难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指的是政府针对国有企业经营性收支的计划,即政府作为股东对国有企业的利润提取分红和进行再分配,其核心内容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并使用国有资本的转让、分配收益。而从历史上看,半个多世纪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有企业已经实行了类似的经营预算制度。本文即以档案资料为据,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有企业经营预算中的制度规定、资本形成以及国有资本的收益及其分配,作一大概的论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预算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芸
政府财政统一是国家政权统一完整的根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同样需要统一财政。该文梳理了南京国民政府统一财政的历史脉络,从整理广东财政、统一广西省财政、到统一两湖财政和四川省财政、最后到统一华北地区财政。在梳理了南京国民政府统一财政历史脉络基础上,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治互动的背景下,对各区域统一财政的进程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历史经验和教训。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瑞庆
地价税是西方的"舶来物",不仅是实现"平均地权"的一项土地政策,也是国民政府解决财政问题的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方案。财政为事业之母,为了建设"新政",国民政府积极筹备开征地价税,以解决财政短缺问题。地价税在中国土壤的"嫁接"过程中,与传统的地政体制相互激荡、举步艰难,也使利赖于此的财政改革收效甚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却又因财政短绌,终结了已具雏形的地价税,改为田赋征实。在财政和地政的复杂纠葛中,地价税折射出了国民政府的性格,也决定了国民政府的命运。
关键词:
田赋 地价税 财政 地政 平均地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万立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重贴现制度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且缺乏实效。中央银行重贴现从名义上的规定到抗战前期由中、中、交、农联合承办,抗战后期被赋予单独承办权,战后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重贴现职能。重贴现制度的迟滞反映了中央银行的畸形,即太过于偏重"政府的银行"的职能。重贴现还经常与承兑、贴现及抵押放款混在一起,不仅不能起到扶助银钱业的作用,反而产生与民争利的弊端。另外,重贴现与一般银钱业的贴现业务未能形成良性互动,严重制约近代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重贴现的缺失也诱使民间进行金融创新。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中央银行 重贴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万立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重贴现制度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且缺乏实效。中央银行重贴现从名义上的规定到抗战前期由中、中、交、农联合承办,抗战后期被赋予单独承办权,战后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重贴现职能。重贴现制度的迟滞反映了中央银行的畸形,即太过于偏重"政府的银行"的职能。重贴现还经常与承兑、贴现及抵押放款混在一起,不仅不能起到扶助银钱业的作用,反而产生与民争利的弊端。另外,重贴现与一般银钱业的贴现业务未能形成良性互动,严重制约近代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重贴现的缺失也诱使民间进行金融创新。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中央银行 重贴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云旗
自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到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是中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前15年是北洋军阀统治,后22年是国民政府统治。在这期间,虽然军阀割据、内战迭起,外债累累,主权丧失,加重了人民的痛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国民政府初期在财政和金融上的改革却开创了中国现代财政金融体制的新模式,是中国财政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尹红群
省县财政关系是地方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抗战前期,地方财政体系重省薄县,形成省县财政统筹体制,削弱了县地方财政的扩张能力。省统筹下的财政紧缩政策与县政的实际扩张,造成县地方事权与财权之间的深刻矛盾,事权与财权的矛盾反映了地方财政体系的利益分配问题,集中体现在省与县的财政关系上。县与省之间矛盾的扩大,成为1941年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省与县 事权与财权 地方财政 国家财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德雅
从历史演变的视角考察了国民政府时期学位制度本土化、"中国化"的过程,从中研究探讨了学位制度与高等教育近代化转型、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留学生和教会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学位制度 中国化 历史演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春
作为留学教育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费管理主要受留学教育整体政策引导,同时亦为其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制约。而经费管理的举措是否科学有序,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留学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本文从历史角度着眼,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情况加以初步探讨,以求对当前相关决策实施予以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公派留学 经费管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功群 王倩
山东省是晚清时期兴办实业教育较早的省份之一,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的职业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山东省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以往山东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以及战后山东的恢复建设,开始着手对职业学校进行整顿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服务于山东的建设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