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1)
- 2023(5735)
- 2022(4939)
- 2021(4788)
- 2020(4116)
- 2019(9258)
- 2018(9041)
- 2017(17035)
- 2016(9868)
- 2015(11127)
- 2014(10876)
- 2013(10776)
- 2012(10403)
- 2011(8971)
- 2010(9469)
- 2009(9105)
- 2008(9680)
- 2007(8952)
- 2006(8028)
- 2005(7354)
- 学科
- 管理(33580)
- 济(32199)
- 经济(32151)
- 财(29267)
- 业(25892)
- 企(23426)
- 企业(23426)
- 税(21819)
- 税收(20366)
- 收(20186)
- 财政(16609)
- 政(13953)
- 方法(11910)
- 务(11862)
- 财务(11844)
- 财务管理(11790)
- 企业财务(11229)
- 中国(11075)
- 学(10370)
- 制(9957)
- 数学(9327)
- 数学方法(9135)
- 地方(8684)
- 农(8140)
- 家(7592)
- 理论(7249)
- 国家(7206)
- 体(7183)
- 出(6862)
- 业经(6533)
- 机构
- 大学(136907)
- 学院(134385)
- 济(48940)
- 经济(47746)
- 研究(47315)
- 管理(44551)
- 财(41955)
- 中国(37982)
- 理学(36756)
- 理学院(36214)
- 管理学(35446)
- 管理学院(35185)
- 京(33389)
- 科学(30413)
- 财经(26825)
- 所(25780)
- 经(24062)
- 江(22683)
- 北京(22316)
- 研究所(22256)
- 中心(20979)
- 财经大学(19312)
- 农(19205)
- 范(18831)
- 师范(18676)
- 省(18027)
- 州(17516)
- 业大(17058)
- 院(16574)
- 经济学(15560)
- 基金
- 项目(77900)
- 科学(59881)
- 研究(57471)
- 基金(55787)
- 家(48635)
- 国家(48206)
- 科学基金(40499)
- 社会(35165)
- 社会科(33227)
- 社会科学(33217)
- 基金项目(28916)
- 省(28196)
- 教育(25893)
- 自然(25458)
- 划(25078)
- 自然科(24879)
- 自然科学(24873)
- 自然科学基金(24405)
- 编号(23602)
- 资助(23366)
- 成果(23006)
- 重点(17913)
- 性(17100)
- 部(16913)
- 课题(16823)
- 发(15602)
- 项目编号(15548)
- 创(15181)
- 大学(14993)
- 科研(14955)
共检索到230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瑞庆
地价税是西方的"舶来物",不仅是实现"平均地权"的一项土地政策,也是国民政府解决财政问题的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方案。财政为事业之母,为了建设"新政",国民政府积极筹备开征地价税,以解决财政短缺问题。地价税在中国土壤的"嫁接"过程中,与传统的地政体制相互激荡、举步艰难,也使利赖于此的财政改革收效甚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却又因财政短绌,终结了已具雏形的地价税,改为田赋征实。在财政和地政的复杂纠葛中,地价税折射出了国民政府的性格,也决定了国民政府的命运。
关键词:
田赋 地价税 财政 地政 平均地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慧宇
将国家财政划分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确定两者的财政收支范围 ,是西方现代财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晚清之后 ,这一思想传入中国 ,1 92 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希图通过这种手段来整理财政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最高准则。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地方税的划分准则虽不十分妥善 ,但已具备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外壳 ,是中国财政史上一大进步。在实践中 ,这一政策因中央、地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利益要求 ,其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芸
政府财政统一是国家政权统一完整的根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同样需要统一财政。该文梳理了南京国民政府统一财政的历史脉络,从整理广东财政、统一广西省财政、到统一两湖财政和四川省财政、最后到统一华北地区财政。在梳理了南京国民政府统一财政历史脉络基础上,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治互动的背景下,对各区域统一财政的进程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历史经验和教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云旗
自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到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是中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前15年是北洋军阀统治,后22年是国民政府统治。在这期间,虽然军阀割据、内战迭起,外债累累,主权丧失,加重了人民的痛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国民政府初期在财政和金融上的改革却开创了中国现代财政金融体制的新模式,是中国财政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柯伟明
从传统税制向现代税制转变是近代中国税收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特点之一。作为一个引自西方的现代工商税,营业税本应由政府设立征收机关直接查征,但在其征收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税制的烙印。营业税征收制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商人团体代征和包征大行其道,到逐渐由政府收回税权,实行直接查征,并辅之以县政府及其他单位代征,再到混合式的简化稽征。营业税征收制度的变迁是政府在降低征税成本、减少征税风险理念下,根据自身控制力变化与商界博弈的结果。这说明了中国在税收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面临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艰难抉择。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瑞庆
孙中山的"涨价归公"理论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征地补偿制度的形成及运行有重要影响。根据此理论,国民政府创设了按照"申报地价"进行地价补偿的征地补偿制度。尽管制度设计是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前提,但结果却往往成为掠夺民众财富的手段。其问题的症结在于在中国传统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中,补偿地价无法客观公正地给予评定。
关键词:
涨价归公 地价补偿 申报地价 制度运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罡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立法李罡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覆亡的38年间,正式制定和公布了许多种教育法规,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纵向和横向的教育法规体系。本文主要选取从1927年国民党宁汉政府合流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至1937年抗日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英兰
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之一,1933年1月~1936年6月,胡汉民在广州创办了《三民主义月刊》,公开针砭时政。其中有关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论文十余篇,抨击南京政府依靠国联制日、求助列强抵御日本、国际合作外交以及对日妥协的外交政策;提出一系列抗日外交主张,即从直接交涉到武力抗战。并指出“降日是绝路”,抗日“是我们唯一的生路”。胡汉民既有借抗日而反蒋的目的,也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立场,颇有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胡汉民 南京政府 对日外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尹红群
省县财政关系是地方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抗战前期,地方财政体系重省薄县,形成省县财政统筹体制,削弱了县地方财政的扩张能力。省统筹下的财政紧缩政策与县政的实际扩张,造成县地方事权与财权之间的深刻矛盾,事权与财权的矛盾反映了地方财政体系的利益分配问题,集中体现在省与县的财政关系上。县与省之间矛盾的扩大,成为1941年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省与县 事权与财权 地方财政 国家财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会同
我国农业税的基本政策是“种多少田地,应产多少粮食,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增产不增税”。农业税的课税对象是“常年应产量”。这种以常年产量为课税对象的农业税制,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焦建华
为了增强中央财权和财力,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1936年间先后三次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进行改革,逐步确立了近代财政分税制度。分税制改革是加强中央财权与财力的需要,是地方自治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近代中国财政转型的需要。因此,分税制改革符合历史潮流,加强了中央财权,增强了中央财力,有助于中央政治集权和政权巩固,从全国范围而言财权集中仍需加强。但是,财政分权存在诸多失误,进而反噬集权努力,而且财政支出不当,削弱了统治合法性,中央集权也随之成为泡影。
关键词:
集权 分权 分税制改革 国民政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良芹
1 93 2年内债整理案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债信无疑是一个较大的破坏 ,但考诸当时的财政、金融状况 ,整理债务是当时解决财政困难所能找到的最好办法。而且 ,该整理案的实施选择了“一·二八”事变后国难沉重的时刻 ,较顺利地被接受下来。内债整理案的成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避免了财政危机的发生 ;整理案后债市开始良性转型 ,推动社会游资从政府债券流向产业部门 ,有利于工商实业的发展 ;内债延期减息偿付 ,固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损失惨重 ,但客观上也起到了增强银行业风险意识的作用 ,促使银行业向管理现代化不断迈进。此次整理案的成功除选择了较好的时机 ,还与以江浙财团为主体的持票人会的支持分不开。当时江浙...
关键词:
国民政府 1932年 内债整理 持票人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燕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教育较为落后,不利于西北开发的顺利推行。时人主张发展西北各族教育,以促进开发西北实现抗战救国战略,具有融合民族感情,培养国家认同,培养开发西北的建设人才,提高各民族文化水平以达共同基准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但也存在功利化和忽视西北各族的主体性等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少筠 慈鸿飞
本文首次利用福建四县的档案资料,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福建地区的永佃纠纷及其解决方式。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会根据情况选择民间调解、官方调处或审批、司法调解及审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解决。同时宗族组织和士绅阶层,基层治理机构或组织,以及司法机关等社会中的各方力量,在解决纠纷的三种方式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