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5)
2023(7177)
2022(6570)
2021(6140)
2020(5615)
2019(13260)
2018(13240)
2017(26179)
2016(14757)
2015(17100)
2014(17709)
2013(17957)
2012(17194)
2011(15703)
2010(16315)
2009(15589)
2008(16035)
2007(14982)
2006(13268)
2005(12405)
作者
(45708)
(38294)
(37926)
(36681)
(24327)
(18295)
(17568)
(14838)
(14333)
(13922)
(13080)
(12871)
(12244)
(12199)
(12194)
(11921)
(11780)
(11201)
(11189)
(11143)
(9911)
(9536)
(9487)
(8762)
(8740)
(8678)
(8611)
(8542)
(7743)
(7694)
学科
(64381)
经济(64309)
管理(42219)
(41279)
(33574)
企业(33574)
方法(30248)
数学(25946)
数学方法(25646)
(17836)
(17355)
(16564)
贸易(16559)
中国(16300)
(16127)
(15057)
(14553)
业经(13080)
(12295)
金融(12292)
(11873)
银行(11843)
理论(11315)
(11279)
地方(11184)
农业(11138)
(10795)
(10288)
财务(10255)
财务管理(10219)
机构
大学(229985)
学院(227072)
(93780)
经济(91670)
管理(80660)
研究(78639)
理学(66996)
理学院(66207)
管理学(65026)
管理学院(64603)
中国(63373)
(49420)
科学(47927)
(46887)
(42703)
(40433)
研究所(37967)
(36351)
财经(36316)
中心(36165)
业大(32791)
(32554)
北京(32380)
农业(31591)
(30881)
师范(30624)
(29585)
经济学(29238)
(26839)
财经大学(26453)
基金
项目(132824)
科学(101508)
研究(97041)
基金(93933)
(81445)
国家(80777)
科学基金(66912)
社会(58716)
社会科(55542)
社会科学(55521)
(51221)
基金项目(48827)
教育(45399)
(43923)
自然(42881)
自然科(41800)
自然科学(41786)
自然科学基金(41034)
资助(41009)
编号(40491)
成果(35663)
重点(30298)
(30152)
课题(28677)
(28197)
(26089)
(25669)
科研(25653)
教育部(25568)
大学(25196)
期刊
(111777)
经济(111777)
研究(73675)
中国(43830)
学报(38350)
(38266)
(37165)
科学(32392)
管理(29167)
大学(28574)
(27256)
金融(27256)
学学(26560)
教育(25071)
农业(24265)
财经(19766)
技术(18969)
业经(18034)
经济研究(17494)
(16999)
问题(15990)
(15864)
国际(14965)
(13463)
理论(12174)
图书(12100)
商业(11770)
(11745)
技术经济(11649)
世界(11506)
共检索到360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晶莹  
在国际货物买卖实践中,当买方违约,卖方解除合同或宣告合同无效的情事时有发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解决"自动解除合同"制度下合同解除后合同效力状态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设立了"宣告合同无效"的制度。然而,该制度尚不能完全解决合同无效的宣告是否满足合同解除条件的问题,实践中,错误宣告合同无效、非法解除合同现象仍然存在。据此,本文从学理研究和判解研究着手,研习《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价值所在,探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4条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并阐释卖方宣告合同无效与买方违约补救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廓清《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价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洁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9条作为免责条款,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中国学者对此条款却少有论述。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尝试对此条款进行分析,侧重点在于第二部分。在第二部分中,本文以《公约》的发展历史为基础,从4个方面对第79条进行探析,最后提出笔者的结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挥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8条仅规定了债权人对迟延付款收取利息的一般权利,却未阐述利率的具体确定方法,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各国不同裁判机构在适用公约78条时产生巨大分歧。这无疑削减了公约的统一价值,成为公约的最大缺漏之一。公约中利率确定方法的缺失是一种法定外缺漏,应首先通过援引公约的一般原则,在公约的框架下得到解决。在仍无法确定具体利率数额时,再适用国际私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以债务人营业地所在国的商业贷款利率作为延期利息的标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永平   胡学栋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卖方和买方就货物出入国境交易而达成的一致协议。在我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涉外经济合同的一种,其法律适用原则上是根据《涉外经济合同法》第5、6条、《民法通则》第145条的规定。我国《涉外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祝亚雄   王运祥  
在建立法律法规时,需要考虑各种可能性,进而主要借助条件句的形式把这些可能性规定清楚。我们试图通过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英文版)中所出现的条件成分进行分析,找出条件情况在本公约中的不同提法,说明不同的条件成分在规定各种可能性时的不同作用,以及我们在法律翻译中碰到此类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对今后的法律翻译有所启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应玲  庞南生  
诚实信用原则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它要求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当遵循诚实的道德标准,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的利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简称《公约》)在第一部分第二章总则第7条第1款明确指出:在对本公约解释时,应考虑到本公约的国际性质和促进其统一以及在国际贸易上遵守诚实信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爱敏  胡小俐  
1994年5月“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制定完成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它兼容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法律体系的通用法律原则,总结吸收了国际商事活动中广为适用的惯例和规则,是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后国际贸易法统一化运动又集大成者,较之《公约》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本文试将《通则》与《公约》的适用范围;内容之相同之处,补充之处和创新之处作一比较,以期读者对《通则》有一初步的了解和重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庆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于1999年3月1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外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现行三部合同法中的一些内容与实际生活越来越不一致,甚至对经济发展产生障碍,三部合同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渐显现,制定统一合同法势在必行,新《合同法》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遵循与国际惯例接轨、融入世界经济大市场的宗旨。在吸收了世界各国先进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文试图将国际贸易领域中最重要的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与新《给同法》若干规定作比较,并对新《合同法》作出简要评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庆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已于1999年3月1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将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合同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大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经济合同法》(1981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金楚楚  
本文通过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相关货物风险移转的规定做全面分析,着重论述风险移转三大情形以及影响风险移转因素,并将《公约》中的相关规定与我国《合同法》做对比,以期能对风险移转规则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煜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CISG)对中国生效已经20多年了,但是中国法院适用CISG的数量较少,并在适用CISG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在现存法律制度框架内可以解决,但是从长远来看,需要从立法和司法解释层面,对条约适用做进一步规定。通过完善CISG在中国的适用,中国更好地肩负起相应的条约义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宁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永伟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五十条规定,“如果货物不符合同,不论价款是否已付,买方都可以减低价格,减价按实际交付的货物在交货时的价值与符合合同的货物在当时的价值两者之间的比例计算。但是,如果……买方不得减低价格。” 很明显,当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不符时,买方可按该条规定采取减低价格的办法进行补救。但在何种情况下可减价,又在何种情况下不可以减价,以及如何减价等,都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五十条虽然简短,但却涉及了减价适用的范围、条件以及减价的计算等问题。以前的教科书、专著或论文虽也都曾提及此条,但有些解释含混不清,甚至有谬误之处。为此,笔者认为,对该条实有再行探讨之必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叶生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