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9)
2023(12626)
2022(10463)
2021(10207)
2020(8564)
2019(19326)
2018(19122)
2017(34824)
2016(19365)
2015(21754)
2014(21140)
2013(19328)
2012(17298)
2011(15284)
2010(15152)
2009(13455)
2008(12711)
2007(11166)
2006(9286)
2005(7789)
作者
(46570)
(38676)
(38581)
(36855)
(24678)
(18479)
(17663)
(15074)
(15046)
(13592)
(13279)
(12972)
(12190)
(11996)
(11826)
(11588)
(11494)
(11448)
(11144)
(11103)
(9531)
(9237)
(9118)
(9106)
(8669)
(8621)
(8619)
(8436)
(7644)
(7587)
学科
(62279)
经济(62213)
管理(55471)
(51528)
(44770)
企业(44770)
方法(30329)
数学(26069)
数学方法(25642)
中国(23526)
教育(22776)
技术(18990)
(17685)
(16359)
理论(16235)
业经(14931)
(13470)
技术管理(12636)
(11735)
地方(11187)
教学(11139)
(11070)
财务(11031)
财务管理(11006)
农业(10949)
(10750)
贸易(10740)
企业财务(10453)
(10448)
(10201)
机构
大学(252234)
学院(244696)
管理(95264)
(92646)
经济(90659)
理学(83011)
理学院(82071)
管理学(80506)
管理学院(79989)
研究(76041)
(51772)
中国(51511)
(43917)
科学(43369)
(43078)
师范(42825)
教育(37066)
(36877)
中心(35608)
财经(35226)
师范大学(34706)
(33967)
北京(32463)
(32240)
业大(31084)
研究所(30923)
(29335)
经济学(28778)
(28479)
技术(28221)
基金
项目(168944)
科学(137719)
研究(134839)
基金(121069)
(102509)
国家(101462)
科学基金(89933)
社会(85622)
社会科(81066)
社会科学(81051)
教育(71052)
(68240)
基金项目(64062)
(58402)
编号(56457)
自然(55228)
自然科(54113)
自然科学(54102)
自然科学基金(53153)
成果(47923)
资助(46612)
课题(41425)
(40717)
(39479)
重点(38965)
创新(37010)
(36866)
教育部(35887)
项目编号(35519)
国家社会(34619)
期刊
(95011)
经济(95011)
研究(80708)
教育(65218)
中国(56896)
管理(36557)
(36061)
学报(31743)
科学(30198)
大学(27467)
技术(26966)
(24306)
学学(23350)
财经(18359)
(17727)
金融(17727)
农业(16817)
职业(15956)
(15954)
业经(15575)
图书(15337)
经济研究(14897)
(12788)
论坛(12788)
科技(12668)
问题(11998)
技术经济(11605)
书馆(10829)
图书馆(10829)
(10828)
共检索到362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将星  
我国华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有发展历程、工作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共同点,又在教育对象、工作基础、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存在自身的独特之处。本文以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视角审视当前侨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学生培养的需要。本文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未来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新波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孟万金教授创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这一思想发轫于2002年,形成发展于2006-2007年,成熟于2008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的出版是其成熟的标志。5.12汶川地震后心理重建中的作用发挥体现出其经受住了决策与实践的检验。2009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完成了测量量表和网络测评系统的开发,向大样本测评和大面积推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将逐步覆盖所有学段,继而扩展至全民积极心理素养的提升,促进全人发展和构建服务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孔宪福  
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如自卑、抑郁、人际交往敏感、焦虑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为引领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的一面旗帜,通过营建积极是校园生态、激发自身主动性、建立积极信念和提高心理弹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不良的心理困扰,促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未来的社会适应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崔志武  赵凤英  
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舒兰市职业高中实施了"唤醒教育",提出了"自我约束、情感拉动、典型引导、激励改正、设计目标"二十字方针。具体措施有:(1)创建实施"唤醒教育"环境,让"唤醒教育"理念根植于师生的内心;(2)把握"唤醒教育"与具体工作的结合点,绽放"唤醒教育"爱的火焰。"唤醒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1)消除了大批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学习兴趣;(2)增强了"爱和责任"意识。(3)唤醒教育的实施消除了社会上对职业高中的疑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喜灵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在探讨积极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英  杨舜尧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积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文章在解读积极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香  俞暄一  
文章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反馈等方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关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路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健  吴海艳  
文章在分析和研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内涵及积极心理治疗技术,提出了干预抑郁症状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塑造技术,并对通过筛选的52名抑郁症状大学生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干预实验。随机选择26名大学生为实验组,另外26名大学生为对照组,干预前对两组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和贝克抑郁量表测试,干预结束之后再次对两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抑郁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抑郁症状与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实验干预的效果显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立高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向"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目标,拓展教育内容,优化师生关系,转换教育过程,完善咨询服务,改良测量工具,变革评价方式,创建积极的教育支持系统,培养和激发高职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其积极、健康、幸福的成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实施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而系统地探讨了什么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源泉、实践基础以及如何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