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6)
- 2023(1829)
- 2022(1517)
- 2021(1382)
- 2019(2695)
- 2018(2752)
- 2017(5509)
- 2016(3236)
- 2015(3585)
- 2014(3583)
- 2013(3768)
- 2012(3550)
- 2011(3221)
- 2010(3237)
- 2009(3167)
- 2008(3177)
- 2007(3177)
- 2006(2855)
- 2005(2684)
- 2004(2600)
- 学科
- 济(15312)
- 经济(15294)
- 业(10484)
- 管理(8128)
- 方法(7502)
- 收入(7387)
- 财(7230)
- 农(6728)
- 数学(6382)
- 数学方法(6332)
- 企(5889)
- 企业(5889)
- 中国(5723)
- 农业(5402)
- 劳(5179)
- 劳动(5161)
- 国民(4429)
- 国民收入(4205)
- 富(4043)
- 财富(4043)
- 理论(3267)
- 学(3200)
- 动(3144)
- 制(2874)
- 教育(2826)
- 业经(2713)
- 法(2675)
- 人口(2614)
- 分配(2534)
- 动力(2517)
- 机构
- 大学(53510)
- 学院(51341)
- 济(24032)
- 经济(23656)
- 管理(17188)
- 研究(16373)
- 理学(14455)
- 理学院(14304)
- 管理学(14022)
- 管理学院(13921)
- 财(12706)
- 中国(12411)
- 京(10836)
- 财经(10075)
- 经(9158)
- 科学(8859)
- 经济学(8827)
- 所(8377)
- 范(8259)
- 师范(8224)
- 江(8070)
- 经济学院(7959)
- 财经大学(7401)
- 研究所(7359)
- 北京(6948)
- 中心(6918)
- 师范大学(6646)
- 农(6505)
- 州(6340)
- 系(5714)
共检索到82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保恩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而非劳动收入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其它分配方式中的一种。本文就医务人员的非劳动收入问题作些粗浅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保恩 子木
收入分配上不等量劳动平均分配和等量劳动不等量分配都同属于分配不公问题。本文仅就医院奖励基金的分配相差悬殊,造成分配不公的问题探讨如下。一当前医疗机构内部的不同科室、不同医务劳动者之间,等量劳动而奖金收入相差悬殊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市级以上医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连友 黄保聪 席鹏辉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手工收集的城市层面户籍制度改革数据与微观企业的匹配数据,利用户籍制度改革作为自然实验来研究劳动力市场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改革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效应表明,这种正向效应在高创新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发达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劳动力市场改革通过破除户籍壁垒显著增加了企业雇佣规模、人均薪酬与企业绩效,从而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当前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明 马进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中劳务的价格远低于医务人员的劳动力价值,给医院的成本补偿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合理调整医疗服务的价格,充分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是提高公立医院人力资本的质量和价值,扭转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趋利行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人力资本 人力成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洪波
医务劳动的性质,第一个特点,它不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而是恢复生产机能的一种生产性劳动;第二个特点,即它是一个劳务性劳动,劳务性生产与物质产品的生产不同之点,在于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前后分开的两个过程,而劳动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一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第三个特点,医务劳动是生产知识与技术密集性生产,从事这种劳动是需要较高深的知识和技术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娜
本文以Becker时间分配理论为基础,使用CFPS 2009年微观调查数据全面考察了家庭非劳动收入及其子项对我国居民家务时间、闲暇时间、工作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非劳动收入提高可显著减少居民从事家务和工作的时间,但对闲暇时间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户籍居民的时间分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变化敏感度有所不同,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实证分析显示,非劳动收入在改善居民时间福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家庭非劳动收入 时间利用 福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松林 樊士德 杨飞
通过构建统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城市化与市场化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城市化进程与市场化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U型"演变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当分工结构处于"不完全城市化"阶段时,劳动收入占比与城市化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市场化水平成负向关系,前者的正效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而减小,后者的负效应在市场化水平越低时越大;当分工结构处于"完全城市化"阶段时,若市场化水平足够低,则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劳动收入占比会下降,反之亦然,因而劳动收
关键词:
城市化 劳动力流动 市场化 劳动收入占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松林 樊士德 杨飞
通过构建统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城市化与市场化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城市化进程与市场化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U型"演变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当分工结构处于"不完全城市化"阶段时,劳动收入占比与城市化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市场化水平成负向关系,前者的正效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而减小,后者的负效应在市场化水平越低时越大;当分工结构处于"完全城市化"阶段时,若市场化水平足够低,则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劳动收入占比会下降,反之亦然,因而劳动收入占比与市场化水平成负向关系;而劳动收入占比会随着"不完全城市化"阶段向"完全城市化"阶段的转变而显著提高。
关键词:
城市化 劳动力流动 市场化 劳动收入占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黄泰岩
我国脑力劳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建立新的收入分配体制,克服目前存在的脑体收入倒挂和脑力劳动部门内部严重的平均主义这两大问题。 一、解决脑体收入倒挂与中华民族的崛起 脑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高于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脑体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美国政府规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年7000—8000美元,一般商店及政府从业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华
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分析劳动收入占比的理论框架,发现运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计算,说明了提高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原因:我国劳动收入占比总体上有下降趋势,但是这种下降并没有带来利润率的增加,反而带来了围绕工资问题的劳资冲突增加。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提高我国劳动收入的占比会遇到两重基本困难,即利润率下降的可能和劳资冲突依然增加并升级的可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信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长期偏低已经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当前阶段,提升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不仅有利于总需求的扩张,还能减轻投资压力,进而缓解地方债务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劳动 收入份额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志国 陈锡康 吴建新
本文编制了中国1987-2002年七张序列投入占用产出表。依据该表,利用基尼系数方法分析发现我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劳动收入分配比较平均或合理,但其差距有拉大的趋势。从各部门最终需求和供给角度,以农业为例分析居民消费和产品价格变动对各部门就业人员劳动收入分配及其差距的影响,发现居民消费变动对本部门及生产链"上游部门"和关联紧密部门有较大的正相关影响,但对关联不紧密部门影响很小;产品价格变动对本部门有较大的正相关影响,但对"下游部门"有负相关影响;居民消费增加会导致就业人员劳动收入分配差距趋于缩小;产品提价会导致就业人员劳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胜利
伴随着我国非劳动收入的多样化、复杂化,在非劳动收入方面也表现出对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保护力度不够、非法的非劳动收入普遍存在和灰色的非劳动收入大量涌现等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主要是制度不完善,即在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打击非法的非劳动收入和抑制灰色的非劳动收入方面,存在着分配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缺陷。所以,加快非劳动收入的制度创新,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努力实现"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目前,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简称"劳动收入占比",定义为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较低,必须进行系统性政策设计。一、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