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1)
2023(12580)
2022(10559)
2021(9909)
2020(8469)
2019(19241)
2018(18932)
2017(36593)
2016(19396)
2015(21964)
2014(21731)
2013(21040)
2012(19066)
2011(17064)
2010(16821)
2009(15786)
2008(15494)
2007(13695)
2006(11756)
2005(10441)
作者
(53191)
(44634)
(44444)
(42404)
(28504)
(21334)
(20123)
(17441)
(17139)
(15712)
(15257)
(15214)
(14200)
(13916)
(13668)
(13662)
(13222)
(13014)
(12853)
(12766)
(11001)
(10696)
(10571)
(10391)
(10028)
(9966)
(9793)
(9655)
(8790)
(8644)
学科
(76886)
经济(76758)
管理(64026)
(57701)
(49909)
企业(49909)
方法(36537)
数学(31374)
数学方法(30856)
(24231)
(19943)
中国(19825)
(19298)
业经(17687)
(15495)
(15259)
财务(15200)
财务管理(15161)
企业财务(14399)
理论(13910)
(13847)
贸易(13838)
(13503)
(13422)
农业(12891)
(12801)
银行(12785)
环境(12617)
地方(12613)
(12531)
机构
大学(278064)
学院(275093)
(112207)
经济(109854)
管理(108661)
理学(93698)
理学院(92729)
管理学(91049)
管理学院(90507)
研究(85496)
中国(66095)
(56939)
(56583)
科学(50244)
财经(44795)
中心(41098)
(40893)
(40717)
(40655)
(38503)
业大(37421)
研究所(36499)
(36045)
师范(35693)
经济学(35446)
北京(34986)
财经大学(33473)
(32358)
经济学院(31840)
(31188)
基金
项目(185897)
科学(148890)
基金(138135)
研究(137867)
(118987)
国家(117990)
科学基金(103460)
社会(90110)
社会科(85467)
社会科学(85443)
基金项目(72854)
(71239)
自然(66146)
教育(64766)
自然科(64701)
自然科学(64687)
自然科学基金(63509)
(60221)
资助(55495)
编号(55157)
成果(45226)
(42478)
重点(41722)
(39454)
(39245)
(38506)
国家社会(37933)
教育部(37510)
课题(37486)
创新(36733)
期刊
(122782)
经济(122782)
研究(80958)
中国(53222)
(47173)
管理(41685)
学报(40990)
科学(38125)
(34931)
大学(33029)
学学(31073)
教育(30350)
(25271)
金融(25271)
技术(24952)
财经(23824)
农业(23204)
(20491)
业经(19241)
经济研究(18604)
问题(16249)
(13625)
理论(13370)
技术经济(13097)
(12685)
财会(12630)
图书(12348)
现代(12024)
实践(12014)
(12014)
共检索到404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世勇  李全伦  
医保制度改革是世界性难题,医保基金收支中的挑战更多地源于政府作为强制性制度的构建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保险人(政府)能否兑现医保基金收支中的"期初承诺"是关系到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研究发现,保险人政策目标的多重性降低了其执行医保基金支付承诺的意愿;隐形债务的压力、不合理的医保支付等削弱了承诺兑现的能力,直接表现为医保基金的"惜付"行为。这就导致了新农合、居民医保等非强制性缴费制度的用脚投票;本应由医保系统承担的风险转由个人自留;较高的缴费加重了企业劳动力成本负担。所以,政府需要做出可置信承诺,即构建起待遇给付的动态调整机制、补贴政策的法律约束机制、制度融合的分离均衡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DIMITRIJ GRCAR  李晓丽  
困难 毫无疑问许多人都认为如今加入世贸组织,是目前为止最困难、最耗费时日以及在世贸组织现在所有程序中最昂贵的程序。但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以及在政府管理的许多方面,这些程序都具有非常重要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或许在加入世贸组织所面临的困难方面,可与其相提并论的唯一程序就是世贸组织中的争端解决程序,这需要法律代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宗胜  朱金鑫  
厘清信用承诺、告知承诺的概念,并对信用承诺进行分类,指出告知承诺是信用承诺的一种形式。对告知承诺的法律性质进行辩析,认为告知承诺不是一个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是构成具体行政行为的前提条件。针对我国信用承诺制度存在合法性存疑、承诺相关内容失范、违反承诺的法律后果失衡等法治困境,提出增设行政许可简易程序、确定信用承诺的范围、规范信用承诺的内容与法律效果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夏杰长  陈昌盛  
“旧账要还,新账不欠”是出口退税新政的重要内容,旧账由中央财政来清缴,新账也主要由中央财政来承担,那么,中央是否具备足够的财力则是出口退税新政能否顺利推进下去的重要因素。 2004年退税将以2003年实际退税作为基数,超过此基数的应退税额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按75:25比例分担,而2003年退税计划指标为1290亿元,这基本上就等于2003年实际退税额。而2003年实际应退税额假定为2290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陶学禹  刘建伟  聂锐  
企业为了适应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在外部环境的改善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必须眼睛向内,练内功、挖内潜,通过加强管理开创新局面,舍此,别无选择。本文提出“企业制度兑现率”的新概念,试图为企业强化管理强调一种观念,树立一个标准,提供一项工具。一、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不可逾越最近一个时期内,管理界一些同行指出西方企业管理有软化趋势。如“目前在西方经营最成功的公司里,居第一位的原因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而是企业文化”。“在日本一些卓越的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静  
本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做出的承诺及履行状况进行研究,剖析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承诺违约的原因,探寻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存在的漏洞,建议通过完善监管体制以及加强上市公司自律敦促再融资承诺落到实处,以夯实资本市场的信用基础,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露  张晴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规范研究、实证考察、比较借鉴等研究方式,从承诺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我国反价格垄断承诺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考察各国执法实践及经验借鉴,最终提出我国反价格垄断承诺制度适用和完善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增强承诺制度在我国反价格垄断执法中的实施效果而有所帮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伟  黄上国  
以体制转轨动态进程模型为基础 ,通过对市场结构进一步细分 ,提出了一个新的制度变迁模型 ,并用此模型分析了履行“入世”承诺对中国制度变迁的作用。分析表明 ,履行“入世”承诺对我国市场化制度转型进程具有加速效应。加速效应主要与WTO承诺的两个具体效应联系在一起 :一个是市场准入效应 ,另一个是公平竞争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樊锦霞  
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房价上涨预期因素,利用2001-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年度面板数据,从"兑现"和"未兑现"视角分析我国房地产财富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兑现的财富效应与未兑现的财富效应截然不同,房价上涨能促进居民消费,而房价上涨预期通过加剧人们的预防动机,抑制当前消费,且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房价上涨预期增加了居民未来生存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促进消费提振内需这一背景下,政府在关注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同时,还需兼顾房价上涨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因地制宜,促使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更好实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樊锦霞  
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房价上涨预期因素,利用2001-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年度面板数据,从"兑现"和"未兑现"视角分析我国房地产财富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兑现的财富效应与未兑现的财富效应截然不同,房价上涨能促进居民消费,而房价上涨预期通过加剧人们的预防动机,抑制当前消费,且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房价上涨预期增加了居民未来生存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促进消费提振内需这一背景下,政府在关注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同时,还需兼顾房价上涨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因地制宜,促使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更好实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旎  文晓云  郑国坚  胡志勇  
由于并购具有金额大与标的资产质量难以辨别等特点,如何在并购交易中降低交易风险一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2015年至2016年审核通过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从业绩承诺视角探讨市场对于并购重组交易契约中信息传递机制的看法。研究表明,市场会对业绩承诺这一信息传递机制予以积极反应,业绩承诺越乐观,并购方在公告期间的超额收益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关联并购、投资者专业化程度较低或财务信息更稳健的情况下,业绩承诺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更明显。文章以业绩承诺为切入点,为学术界了解如何降低并购交易中的信息风险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与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兰磊  
经营者承诺制度是反垄断正式执法程序的一种替代机制,在促进节省执法资源、迅速恢复竞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为此,美国和欧盟竞争法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对承诺制度进行规范,以确保公共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美国司法部、联邦贸易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的承诺制度在这些方面受到的约束不尽相同。我国《反垄断法》简要规定了承诺制度,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详细的配套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继国  
美国首创了经营者承诺制度,而欧盟是其应用效果最显著的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在论述欧盟经营者承诺制度演进历史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其经营者承诺的实体制度和程序制度,最后根据我国国情,以欧盟先进经验为借鉴对象,对我国的经营者承诺制度提出了完善意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桥  
基于人口跨省流动和省级统筹视角,分析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最优上解比例。研究发现:首先,中央调剂制度最优上解比例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上解比例体现了养老保险基金跨省调剂公平性,另一部分上解比例则提高了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其次,按最优上解比例进行省际再分配养老保险基金既能保证调剂公平性又能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再次,养老保险参保赡养率因人口老龄化而持续上升背景下,即使借助最优上解比例跨省调剂基金,2050年也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庞大缺口;最后,如果实施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并且按最优上解比例调剂基金,那么能有效缓解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负担,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实施最优上解比例和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相结合的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和旺  
"可信承诺"不仅是国家理论的核心问题,而且是经济体所面临的最紧迫、最重要的一个问题。Schelling开创了对可信承诺问题的分析。诺思将可信承诺问题置于发展研究的中心位置,在经济学文献中将权力、可信承诺与政治制度乃至经济绩效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国家(政府)的"本质两难"充分说明政治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承诺问题。政治制度是可信承诺的装置,它约束了国家机会主义行为,鼓励了生产性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