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0)
2023(9496)
2022(7809)
2021(6937)
2020(5488)
2019(12140)
2018(11513)
2017(21863)
2016(11615)
2015(12809)
2014(12799)
2013(12757)
2012(12292)
2011(11448)
2010(12036)
2009(11545)
2008(10635)
2007(9719)
2006(9144)
2005(8802)
作者
(34577)
(28348)
(28341)
(26725)
(18206)
(13723)
(12862)
(11100)
(10910)
(10270)
(9903)
(9689)
(9293)
(9215)
(8968)
(8902)
(8330)
(8254)
(8173)
(7901)
(7438)
(7040)
(6855)
(6678)
(6538)
(6404)
(6331)
(6228)
(5735)
(5689)
学科
(57788)
经济(57741)
(31830)
管理(30474)
(26117)
金融(26115)
中国(25936)
(24151)
企业(24151)
(23786)
银行(23777)
地方(23493)
(23245)
(16324)
业经(14746)
方法(14424)
(13346)
地方经济(12874)
(12799)
农业(11940)
数学(11728)
数学方法(11637)
中国金融(11106)
(10934)
(10634)
环境(9575)
(9561)
贸易(9545)
(9136)
理论(9046)
机构
学院(171349)
大学(168245)
(73473)
经济(71798)
研究(64915)
管理(58478)
中国(55975)
理学(47784)
理学院(47126)
管理学(46435)
管理学院(46099)
科学(37871)
(37124)
(35977)
(33481)
中心(30619)
研究所(29862)
(28228)
财经(27323)
(26682)
(26363)
师范(26151)
(24493)
北京(24365)
(24082)
经济学(23342)
(23052)
(21335)
师范大学(20973)
经济学院(20838)
基金
项目(103517)
科学(81785)
研究(80932)
基金(72177)
(61730)
国家(61120)
社会(51977)
科学基金(51905)
社会科(49412)
社会科学(49401)
(42570)
基金项目(37335)
教育(35715)
(35100)
编号(33601)
(29991)
自然(29663)
自然科(28915)
自然科学(28911)
资助(28798)
成果(28460)
自然科学基金(28355)
发展(24906)
课题(24848)
(24474)
重点(24262)
(22048)
(21917)
国家社会(21366)
(20779)
期刊
(93676)
经济(93676)
研究(60513)
中国(41892)
(34702)
金融(34702)
(26923)
(26482)
学报(23897)
教育(23351)
管理(23182)
科学(22953)
大学(18358)
农业(17364)
学学(17023)
业经(16027)
技术(14896)
财经(14795)
经济研究(14576)
(12791)
问题(12055)
(9252)
国际(8912)
(8768)
论坛(8768)
图书(8637)
(8616)
商业(8527)
理论(8411)
世界(8379)
共检索到291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勤江  常冬梅  
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之处是将区域经济理论与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宜从五个方面推进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认清区域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正确界定区域金融资源的效应功能;对不同的效应功能进行遴选并区分主次,把握关键;理顺金融产权关系,营造适应效应功能发挥的制度环境;构建区域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志元  雷良海  杨艺  
本文从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金融生态系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城市金融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区域金融资源,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资源分配最优的实现以及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得出城市金融生态系统达到最优稳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受贴现率效应、开发成本效应和增长效应三方面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与这些理论因素相关联的实际影响因素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对其的处理、优化及改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最后,结合三种效应的应用,针对我国目前在构建城市和谐金融生态系统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利锋  宋金平  
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空间,其资源禀赋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其社会经济实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启动力,区域的文化背景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和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选择了当前我国的三类典型地区,在诊断其区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主要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岩  
区域金融发展问题是后危机时代学术界对金融问题持续关注背景下从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独立出来的一门新学科。在对区域经济理论及金融可持续发展学说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及"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严格界定,从学理的角度对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应贯彻的一般性原则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我国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予以了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再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辽宁大学白钦先问题的提出:没有金融可持续发展,就没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金融安全与主权事关国家安全与主权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的根据或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呢?的确,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确实涉及到人们对当代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基本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章宏  
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胡章宏(中国建设银行委代部100810)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开始得到世界各国共同认可,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经济计划、发展规划和全球合作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钦先  丁志杰  
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白钦先丁志杰自80年代以来,金融业的动荡与重整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15年时间里,133个国家即大约3/4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经历了程度不同的严重金融困难;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蔓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传统的区域开发模式是一种“资源开发模式”,由于缺乏对资源与环境加以补偿、保护和改良的内在机制,其后果不仅是区域经济结构失调,而且使脆弱的生态系统长期超负荷支撑,区域环境总体质量不断下降,自然生态退化严重。因此,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区域开发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开发道路。在区域开发中自觉地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系统的协调关系进行科学的调节和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巧生,王华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环境因素既是系统的自身要素之一,也是系统演进的约束条件。只有把环境保护和治理放在包括发展在内的更大的范围内,环境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本文从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入手,探讨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因素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具有双重意义的特点;指出通过环境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可供选择的战略决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赵波  
文章界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阐述其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和基本内容,构建研究框架体系,最后强调研究的重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翟辅东  
本文针对较流行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好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合理分配”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大多数不可再生资源不存在有解决当代与后代人分配的机制,对稀缺或富裕资源也不发生作用。正确的观点应当在科技的带动下通过资源节约、资源替代、开拓新资源来优化资源结构。可持续发展资源观是由资源品种和储量结构、开发技术和设施结构、区位结构、市场需求结构综合塑造,是个时空动态过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召海  吴泉源  
本文论述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各自发展的特点及其集成 ,并对“3S”集成技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章尺木  骆玲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它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与和谐以及公众积极参与发展的基础上,它特别强调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生态合理性。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城镇与乡村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