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3)
2023(12383)
2022(10249)
2021(9307)
2020(7882)
2019(17118)
2018(16534)
2017(31621)
2016(16720)
2015(18276)
2014(17730)
2013(17176)
2012(15732)
2011(14169)
2010(14753)
2009(14487)
2008(13674)
2007(12689)
2006(11262)
2005(10574)
作者
(44953)
(37279)
(36920)
(35161)
(23725)
(17766)
(16846)
(14395)
(14043)
(13258)
(12819)
(12646)
(12028)
(11932)
(11735)
(11604)
(10903)
(10891)
(10572)
(10349)
(9306)
(8903)
(8791)
(8628)
(8415)
(8373)
(8341)
(8070)
(7291)
(7240)
学科
(65497)
经济(65400)
管理(59260)
(58314)
(50694)
企业(50694)
(28253)
金融(28249)
(27138)
银行(27127)
中国(26538)
(26156)
方法(23247)
(22972)
(22261)
数学(19318)
数学方法(19141)
业经(17282)
技术(17142)
地方(17019)
(15709)
(15224)
财务(15191)
财务管理(15158)
企业财务(14531)
(13804)
理论(12682)
技术管理(12485)
体制(11834)
中国金融(11417)
机构
学院(231874)
大学(231783)
(99484)
经济(97371)
管理(89649)
理学(75208)
研究(74718)
理学院(74411)
管理学(73441)
管理学院(72960)
中国(68007)
(54563)
(47287)
财经(41596)
科学(40600)
(37561)
(36839)
中心(36730)
(35658)
经济学(32080)
研究所(31445)
财经大学(31018)
(29999)
北京(29934)
经济学院(28766)
(28740)
师范(28514)
(28353)
(27088)
(26531)
基金
项目(147288)
科学(119145)
研究(113696)
基金(108439)
(91788)
国家(90979)
科学基金(80460)
社会(76011)
社会科(72230)
社会科学(72215)
(58390)
基金项目(56746)
教育(51924)
自然(48379)
(48045)
自然科(47321)
自然科学(47311)
自然科学基金(46529)
编号(44936)
资助(42505)
成果(37764)
(36814)
(34547)
创新(33526)
重点(33500)
(33095)
课题(32172)
国家社会(32074)
(32071)
(29910)
期刊
(113936)
经济(113936)
研究(79073)
中国(52565)
(44623)
(43648)
金融(43648)
管理(37467)
学报(29083)
科学(28935)
教育(26449)
(26350)
大学(23710)
财经(22400)
学学(22241)
技术(19992)
(19118)
经济研究(17773)
业经(16926)
农业(16220)
问题(13834)
理论(12026)
技术经济(11852)
科技(11769)
(11251)
财会(10895)
现代(10782)
实践(10678)
(10678)
(10571)
共检索到371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本照  孙悦  
国际经济一体化加剧了金融领域的竞争。金融创新已成为促进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但金融创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金融风险。本文分析了区域金融创新和区域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规避金融风险的需求激发了金融创新,而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又可能从多方面造成区域内的金融风险。因此,在经济区域内实施风险控制,以降低区域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诗伟  朱业  
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中国16个省市2009~2013年的区域金融风险指数,构建空间Dubin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区域金融风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产业集中会加大区域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加剧了金融风险溢出;金融业规模的整体提升有利于抑制金融风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开放与政府干预也是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帅   阿布都瓦力·艾百  
通过采用中国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极端气候灾害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极端气候能够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极端气候对不同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冲击更大;第三,极端气候主要通过居民部门、企业部门两种渠道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其中中西部地区居民部门中介效应最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林汉  韩景旺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金融风险指数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讨金融创新影响区域金融风险的非线性效应、金融风险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中介效应以及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31个省份的金融风险指数空间网络关联性显著存在;金融创新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呈现U型非线性特征,区域金融风险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监管在金融创新加剧区域金融风险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政府加强金融监管,合理适度发展金融创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擎  刘军  毛锐  
基于"CAMELS"评级体系构建区域银行业风险系数,计算大型、中型、小微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从全国和地区层面系统性地研究杠杆率水平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大型企业杠杆率的提升将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而中小型企业杠杆率提升将降低区域性金融风险;东部地区企业杠杆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与全国保持一致,中部地区大型企业、小微企业杠杆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西部、东北地区影响则不显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稳杠杆和防控区域性金融风险政策的制定应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嘉晓  秦宏  罗剑朝  
区域金融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其产生既有金融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业之外的原因。应该从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改进区域内金融监管机构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控水平、强化区域内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改善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化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人行南通市分行课题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  
目前,我国县域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着信贷风险识别与评价手段落后、筛选机制不健全,对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划分标准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严重影响了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分类的准确性。以维护县域金融信贷安全运行为前提,在方法与对策上探讨县域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防范、预警与化解机制,为五级分类的准确性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我国农信社信贷风险分类预警指标体系与分类模型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田利辉   李懿行   李政  
金融科技发展需要平衡创新与监管。本文从柔性监管视角切入,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5—2022年中小银行数据考察试验性监管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试验性监管能够显著降低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区域金融风险,这一影响在资产规模较小、风险水平较高、特许经营权价值较低的农商行样本中更加明显。试点可以通过降低银行不透明度、提升银行经营效率和扩大人才规模来缓解区域金融风险。进一步分析得出,试点能有效约束样本的潜在溢出风险,相较于强制性监管拥有控制事前风险的优势。此外,试验性监管可以加强金融科技对金融创新的助推作用,实现“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棕伟  顾伟忠  
本文以区域为研究空间载体,同时兼顾区域内与区域间,试图探究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区域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区域内研究着重以经济运行主体的四大经济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内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家庭部门以及金融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及其传导路径;区域间是通过区域间银行债权债务关系网、企业担保链条以及区域产业分工进行传导。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完善区域金融风险监控和协作体系、提高银行资产质量、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以及加强企业风险源监测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桂芬   陈倩   王佳莹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非对称信息视角下中国区域金融风险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采用TVP-SV-VAR模型探究不同地区区域内金融风险影响机制的异质性。研究表明,非对称信息下金融系统委托代理行为致使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配给,资金倾斜助长了地方债扩张和房地产泡沫累积,一旦债务违约及泡沫破裂造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积聚,将引发区域金融风险。异质性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中房地产泡沫是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主导因素;经济次发达地区中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是引致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冲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金融风险是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与房地产泡沫共同作用所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应严控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并对地方债扩张和房地产泡沫等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实行“属性+对策”的差异化监管,构建风险治理的区域协作平台,提高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霞   刘岳洋  
通过熵值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均会抬升区域金融风险,且金融分权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具有协同效应,使区域金融风险进一步上升;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区域、地方债务规模和分权匹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此,提出提高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降低金融分权程度并促使地方政府金融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甜  李文芳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算出中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的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通过相关检验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的影响,以及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更充分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促进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是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政府监管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这种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监管系统、提升政府信息透明度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等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世银  
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必然会产生区域间的金融差距,通过实施适度区域差别的金融政策是各国为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而普遍采用的政策措施。为此,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加快不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实行金融政策区域化,赋予区域中央银行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是区域金融调控较好的选择。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才云  
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在弥补正规金融支农不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面临一系列风险隐患,如何动态把握其金融风险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基于VaR模型,对2000~2010年我国各区域农村信用社99%置信区间下的VaR风险值进行定量评价,得出结论:从建立区域金融发展圈、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和实行区域间有差别的信贷政策三方面着手,控制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保障其稳健、有效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