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9)
- 2023(8661)
- 2022(7325)
- 2021(6734)
- 2020(5476)
- 2019(12438)
- 2018(12341)
- 2017(24365)
- 2016(13085)
- 2015(15095)
- 2014(15381)
- 2013(15180)
- 2012(14513)
- 2011(13438)
- 2010(13841)
- 2009(13490)
- 2008(13837)
- 2007(12954)
- 2006(11970)
- 2005(11150)
- 学科
- 济(62174)
- 经济(62122)
- 管理(37536)
- 业(34285)
- 企(27818)
- 企业(27818)
- 方法(24816)
- 贸(21754)
- 贸易(21741)
- 易(21102)
- 数学(20524)
- 数学方法(20283)
- 中国(19307)
- 农(16305)
- 地方(16014)
- 制(14404)
- 财(13247)
- 业经(13203)
- 银(12096)
- 银行(12087)
- 行(11645)
- 学(11557)
- 融(10936)
- 金融(10933)
- 理论(10225)
- 农业(9993)
- 地方经济(9332)
- 体(9327)
- 和(9299)
- 环境(8970)
- 机构
- 大学(207846)
- 学院(207297)
- 济(89427)
- 经济(87491)
- 管理(74223)
- 研究(70296)
- 理学(62234)
- 理学院(61507)
- 管理学(60543)
- 管理学院(60140)
- 中国(56563)
- 京(44259)
- 财(43839)
- 科学(40481)
- 所(35894)
- 财经(34324)
- 江(32476)
- 研究所(31796)
- 中心(31548)
- 经(30737)
- 范(29384)
- 师范(29174)
- 北京(28517)
- 农(28139)
- 经济学(28098)
- 州(26688)
- 经济学院(25406)
- 业大(25241)
- 院(25233)
- 财经大学(25018)
- 基金
- 项目(122431)
- 科学(96025)
- 研究(94571)
- 基金(87166)
- 家(74215)
- 国家(73598)
- 科学基金(61927)
- 社会(60490)
- 社会科(57371)
- 社会科学(57357)
- 省(47433)
- 基金项目(44848)
- 教育(43653)
- 划(39998)
- 编号(39804)
- 自然(36243)
- 资助(36074)
- 自然科(35329)
- 自然科学(35318)
- 自然科学基金(34634)
- 成果(34551)
- 课题(28374)
- 发(28249)
- 重点(27938)
- 部(27803)
- 创(24873)
- 国家社会(24764)
- 性(24562)
- 项目编号(24165)
- 教育部(24093)
共检索到329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董灵 黄勇
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RTA),有时又称为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单独关税区之间签署的优惠性贸易协定,通过该协定使得特定区域内进行的贸易活动较区域外更为便利,自由化程度更高。区域贸易协议属于最惠国待遇的例外安排,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定义,根据经济贸易整合程度的不同,区域贸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建忠 占芬
研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文献不可胜数,但涉及到"GATS-"条款的文献却是屈指可数。"GATS-"条款具有潜在的危害,理应引起适当的警惕,它们的存在不仅使人质疑"GATS-"下区域协定的合法地位,而且对于整个贸易体系都有着不良的暗示。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GATS-"条款的主要特点、存在原因以及潜在的危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为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视角。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服务贸易 “GATS-”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宫占奎 蔺庆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开展了双边、区域及多边的贸易谈判,签署了多个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简称RTA),为我国的对外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红 李金哲 张奇
以64个国家1995—2017年141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在测度竞争政策规则深度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其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有助于提升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该结果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缔约方制度质量加强了竞争政策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促进作用,但区域贸易协定灵活度会阻碍该促进作用。区分条款发现,横向原则与国有企业条款可以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区分国别发现,竞争政策规则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存在异质性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对第三方国家存在溢出效应。因此,中国应有意识地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设计竞争政策条款并逐步提升执行度,打造更为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梦瑶 张中元
本文利用2005—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对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的专门竞争政策规定进行分类统计,实证检验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这些竞争政策条款水平深度对OECD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水平深度的提升对整体双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外延边际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但对集约边际外商直接投资没有明显影响。其中,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监管水平深度的提升不利于提高双边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但竞争政策合作水平深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双边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竞争政策"横向原则"、国有企业水平深度的提升对双边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外延边际外商直接投资,但是对集约边际外商直接投资没有明显影响。本文还发现,"北—北"型、"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条款水平深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具有异质性影响;而且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条款水平深度以及分项条款水平深度会通过东道国市场经营环境和监管质量这一中介机制对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产生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岳文 许思雨
随着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受阻,区域贸易协定(RTA)逐渐成为一国开展经济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外贸政策也正由原来的注重出口逐步调整为进出口并重。以2003—2019年中国已签署的RTA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种衡量RTA条款深度的指标,深入分析了条款深度变化对中国进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总深度指数、核心深度指数、“WTO+”深度指数及“WTO-X”深度指数的提升对中国进口扩展边际的影响不显著,但均能显著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RTA灵活度的增加会削弱RTA条款深度对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及缩减双边制度距离是RTA条款深度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增长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RTA条款深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但显著抑制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进口扩展边际的增长;相对于农产品的进口二元边际,RTA条款深度的提升仅显著促进了工业品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为更好地发挥RTA促进进口的积极效应,中国应加快签署深度RTA,同时积极推进与发达经济体之间RTA的谈判与合作,有选择性地设置RTA条款的灵活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剑 蔡继伟 许亚云
本文通过梳理多边与双边数字贸易条款的"美式模板"与"欧式模板",对比中国区域贸易协定的电子商务条款,运用自然语言文本处理分析方法对数字贸易条款的异质性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国签署数字贸易条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主义下数字贸易条款碎片化问题严重,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往往谈判能力较强,扮演着规则制定者的角色,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巨大,在推动全球数字贸易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经济规模越大、经济相似性越大、双边距离越近的国家之间越倾向于签署包含数字条款的贸易协定,而互联网普及率差距越大、国家风险差距越大、数字贸易开放度差距越大的国家之间签署数字贸易条款的可能性越小,而且上述因素还影响着数字条款异质性。对于未来中国数字贸易谈判的发展方向,在签署国方面应优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与中国有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缔结数字贸易条款,在具体条款方面应逐步纳入互联网访问限制、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和源代码等具体方面,并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逐步提高数字领域开放程度,在数字贸易监管和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董芳 王林彬
文章以2005~2018年中国650个大型企业进行的3125例OFDI为研究样本,依据投资争端解决程度对双边投资协定、区域贸易协定的投资条款进行"法律化水平"赋值,考察两类投资协定法律化水平对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及背后的作用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的法律化水平显著提升了企业OFDI成效,但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OFDI成效影响不显著;第二,两类投资协定是通过东道国市场营商环境和市场监管质量这一中介机制对企业OFDI成效产生影响;第三,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法律化水平对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在制度质量较高的东道国、服务行业及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文章结论为中国参与投资协定谈判和投资规则深度制定,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和投资成效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继军 艾玮炜
本文基于文本分析法,对169个国家(地区)2004—2019年的竞争条款开展了水平测度,实证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政策的第三方信号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政策的投资促进作用会通过信号效应扩散至非缔约国,协定文本的条款深度越深,东道国释放保护公平竞争的信号越强烈;实体类条款和程序类条款对引进外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宗旨类条款不显著;呈现硬机制协调的欧洲模式对引进外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具有软约束机制的北美模式不显著;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政策对东道国国内竞争制度具有信号补偿效应和修复效应,表现为竞争制度不健全、政治风险高的国家(地区),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政策的引资效应更明显。对此,我国需要对标高标准国际竞争规则,加强竞争执法的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竞争议题的构建,完善国内竞争政策框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连星 铁瑛
基于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对外投资之间的逻辑耦合,本文全面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缔结深化对跨国并购的差异性影响。基准结果表明,平均意义上,区域贸易协定签订和深化对跨国并购意愿和并购成功率都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区域贸易协定的投资条款差异会造成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情境下,区域贸易协定对跨国并购的促进作用更强。最后,基于中国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和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中国引领高质量对外投资的区域贸易协定总体战略,即注重对标《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形成多边投资便利化框架的“中国范本”。研究结论表明,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对外投资的逻辑一致,推进区域贸易协定网络扩张,深化重点领域投资合作,有助于为全球投资规则重塑贡献中国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殷戈 范真 庄芮
本文通过匹配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贸易进出口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构建区域贸易协定(RTA)环境条款在企业层面的深度指数,考察RTA环境条款深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条款深化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水平,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环境条款的减排效应可以通过前端治理和技术创新两条渠道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环境条款深化对中国东部地区、高减排压力地区的减排效应更为明显,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具有更强的促减排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条款深化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产品集中度,增加清洁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及产品种类。本文的结论对于推动企业绿色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中 陈迁影
区域贸易协定的纵深化发展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新的机遇,投资条款作为区域贸易协定边境后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20国家2005—2015年签署的66项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数据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深度都显著提升了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异质性分析结果则表明: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在发达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因此,中国在构建高质量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投资条款的范围和深度,又要秉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区域合作。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投资条款深度 出口增加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许朝凯
投资开放相关的条款是区域贸易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关于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为OFDI)影响的分析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文章基于FTA条款异质性理论和既有研究基础构建了“WTO-plus”条款深度、“WTO-extra”条款深度、核心条款深度、边界条款深度和边界后条款深度,并引入单国模型考察了FTA条款深度对中国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与中国企业的OFDI成效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边界后条款深度和“WTO-extra”条款深度的积极效用要明显强于边界及“WTO-plus”条款深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通过改善东道国营商环境进而提升投资成效水平,同时FTA条款深度对国有企业的OFDI和非绿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彭德雷
由于多哈谈判受阻,美欧等主导的TISA谈判正密集进行。尽管TISA谈判所倡导的新模式、新规则和新框架对中国而言,无疑都是一次挑战,但中国加入TISA谈判具有现实需求,具备制度土壤和外部条件。尤其是TISA谈判在互联网、数字经济领域着手新规则的制定,反映未来趋势,必须引起重视,中国当务之急是争取中后期融入到谈判中。同时,不排除中国最终被拒之TISA谈判的大门之外,为此中国还应借助WTO多边平台,要求TISA谈判方遵循透明度和包容性原则、公开谈判信息;并强化自身的自贸区战略安排。
关键词: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 服务贸易 数字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