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0)
- 2023(6296)
- 2022(5259)
- 2021(4725)
- 2020(3896)
- 2019(8559)
- 2018(8344)
- 2017(15419)
- 2016(8703)
- 2015(9661)
- 2014(9904)
- 2013(9750)
- 2012(9416)
- 2011(8650)
- 2010(9032)
- 2009(8537)
- 2008(8752)
- 2007(8053)
- 2006(7369)
- 2005(6718)
- 学科
- 济(42801)
- 经济(42759)
- 管理(24573)
- 业(17697)
- 地方(15934)
- 中国(15017)
- 企(14265)
- 企业(14265)
- 方法(13362)
- 数学(11042)
- 数学方法(10791)
- 学(10730)
- 地方经济(8971)
- 制(8522)
- 农(8382)
- 业经(7555)
- 理论(7338)
- 环境(7308)
- 财(7058)
- 城市(6755)
- 和(6311)
- 发(6233)
- 融(5961)
- 金融(5959)
- 农业(5639)
- 教育(5448)
- 划(5412)
- 贸(5334)
- 贸易(5329)
- 银(5205)
- 机构
- 大学(135326)
- 学院(132238)
- 研究(50632)
- 济(49369)
- 经济(47687)
- 管理(45302)
- 理学(37586)
- 中国(36922)
- 理学院(36920)
- 管理学(35977)
- 管理学院(35698)
- 科学(32989)
- 京(31055)
- 所(26435)
- 研究所(23796)
- 财(22979)
- 中心(22575)
- 范(22550)
- 师范(22376)
- 江(22149)
- 农(19815)
- 北京(19703)
- 院(18935)
- 师范大学(18427)
- 州(18103)
- 财经(17919)
- 业大(17789)
- 省(16238)
- 经(16017)
- 农业(15450)
- 基金
- 项目(85577)
- 科学(67775)
- 基金(61476)
- 研究(60892)
- 家(54476)
- 国家(54050)
- 科学基金(45975)
- 社会(39230)
- 社会科(37145)
- 社会科学(37133)
- 省(33299)
- 基金项目(32332)
- 自然(29589)
- 划(29415)
- 自然科(28902)
- 自然科学(28894)
- 自然科学基金(28304)
- 教育(27533)
- 资助(24618)
- 编号(23800)
- 成果(20360)
- 重点(19926)
- 发(19644)
- 课题(18226)
- 部(17941)
- 创(16470)
- 国家社会(16343)
- 计划(15807)
- 发展(15789)
- 科研(15684)
共检索到213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景新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其规模越大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强。但当城市规模过大时也会产生城市工业的不协调布局,进而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讨:论证了我国中心城市与其卫星城的优化距离,提出了“远空间距离、近时间距离”的概念;依定量分析,用创立的“蛋型模式”揭示了卫星城调控机制;计量论证了我国省会级城市的合理卫星城数量;提出了卫星城规划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卫星城 协调布局 工业配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颖 曾谛
卫星城规划是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它的发展对于解决大城市过度扩张所引发的城市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针对卫星城规划的问题,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卫星城调控模型,定量论证了卫星城自身优化发展、缓解中心城市过度膨胀压力时的最优数量和规模,以期满足当前各大城市对卫星城进行科学规划的迫切需要,并用此模型对北京市卫星城规划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卫星城 协调布局 北京卫星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景新
在我国城市化高速推进的今天,很多特大及超大城市都在无节制地发展,过高的密度、摊大饼的模式等使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及住房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卫星城的规划逐渐被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但是,虽然国外有不少卫星城成功规划的经验,可至今仍缺乏系统的优化理论支撑,本文即从理论推证、计量分析等方面力求突破,如卫星城相对中心城市的数量选择及合理规模等均有确切结论。但愿这些推证能对我国各大城市的卫星城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卫星城 优化 规模 蛋型区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胜仁 马书红
大城市—卫星城间的交通联系在实现大城市与卫星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对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科学、现代行政管理学和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了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基础和政策设计目标,同时,针对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体制问题)提出了政策设计的方法和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的基点和关键。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卫星城 政策设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丽辉,王兴中
国外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研究已成为城市社会地理学理论与实践探讨的核心问题,其评价的指标组成也成为城市社会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部分。本文在借鉴国外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评价较为成熟的鲍氏(RichBoyer)九要素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卫星城镇2001年的有关统计数据,首次建立了中国区域中心城市及其卫星城镇的生活空间质量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进而从实证主义角度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西安卫星城镇生活空间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莫菁洁 王晓东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物流节点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等,是完整物流系统的依托和基础。本文分析了物流节点的空间布局原则,提出了构建物流节点空间框架的基本方法,为区域中心城市建立区域物流中心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邵波
1 背景:经济转型时期的空间多样化和无序状态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看,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首先是经济发展的起飞时期已经到来,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结构变异时期;其次是经济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时期,表现出两种体制交换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因此,在空间发展上出现多样化和无序状态。具体表现在:①地域城市化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已走过了初期积累阶段,正面临着提高层次的规模扩大和空间集聚要求,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使活动的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春永
苏联是最早实现计划经济的国家。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管理过程中,始终把制定生产力布局规划和区域规划视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规划的实践,已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机构和较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建立了一整套机构 苏联国家计委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生产力研究委员会,是负责全苏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研究和规划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远
区域规划与管理是区域联合及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关键。为了借鉴他国的经验,详尽地阐述了德国区域规划的概念,并重点从规划程序的法制化、专业部门和地方的规划关系、区域规划的组织结构等角度对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区域规划组织的实体化、通过法律协调各类规划、注重规划过程的协调性、规划的一致性和延续性等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为了说明德国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最后介绍了德国斯图加特都市区通过区域规划协调解决城镇发展无序和土地利用不经济的案例。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协调机制 方法工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花兰 周伟 王元庆
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的量化研究是分析、研究我国大城市与卫星城市间交通问题的关键。文章对传统的土地预测引力模型加以改进,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文章认为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普遍化费用降低导致城市扩展单元在卫星城的分配比例增长,而在建成区和边缘区分配比例降低。得出可通过发展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向卫星城扩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连兴
昌平县位于首都北京的北郊。全县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县政府所在地昌平镇距市区33公里。现辖11个镇、22个乡,常住人口4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万人。昌平县历史悠久,置县始于西汉,解放初期属河北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檀学文
针对关于大城市规模问题的争论,提出一个基于城市聚集经济原理的大城市过度规模假说。居民向城市聚集的外部成本区分为可内部化的和不可内部化的两部分,后者在经济发展达到较高阶段时开始进入居民的决策函数,导致城市聚集的外部成本大于外部收益,从而城市过度规模发生。论文对该假说的理论基础、发生条件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探讨,用北京卫星城政策和卫星城人口变动数据进行了检验并得出了若干结论和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月平 加年丰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而区域经济则是中心城市的依托和支撑。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路径是,以城市为中心由面——点——面的进程。生产要素极化和扩散、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在现代社会,载体及其传导机制主要是企业、产业和城镇体系三者的相互作用。生产要素极化和扩散,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是在比较利益推动、市场机制驱动、制度变迁促动、人居环境拉动等动力机制的合力作用下通过企业、产业、城镇体系等载体实现的。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协调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