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6)
2023(9387)
2022(7716)
2021(6945)
2020(5651)
2019(12216)
2018(11908)
2017(21958)
2016(11375)
2015(12472)
2014(12202)
2013(12052)
2012(11612)
2011(10932)
2010(11336)
2009(10855)
2008(10561)
2007(9927)
2006(9051)
2005(8317)
作者
(33615)
(28113)
(28056)
(26640)
(18176)
(13293)
(12525)
(10747)
(10718)
(9939)
(9846)
(9376)
(9261)
(9171)
(8712)
(8681)
(8229)
(8088)
(8055)
(7445)
(7428)
(6701)
(6658)
(6621)
(6351)
(6320)
(6100)
(5839)
(5590)
(5472)
学科
(72569)
经济(72520)
管理(39118)
(34800)
(31274)
企业(31274)
方法(21216)
地方(20116)
中国(17069)
数学(16747)
数学方法(16614)
(16259)
技术(15672)
业经(15221)
地方经济(14202)
理论(12333)
(11975)
技术管理(11698)
(10734)
(10289)
(10238)
金融(10236)
(9907)
环境(9735)
(9268)
银行(9256)
(9017)
农业(8648)
产业(8600)
经济学(8477)
机构
大学(182430)
学院(180420)
(84683)
经济(83124)
管理(67550)
研究(64341)
理学(57182)
理学院(56471)
管理学(55745)
管理学院(55350)
中国(47600)
(37668)
(37634)
科学(36406)
(31650)
财经(29668)
(28489)
研究所(28357)
经济学(27780)
中心(27475)
(26694)
(26405)
师范(26259)
经济学院(24459)
北京(23906)
(22766)
(22723)
财经大学(21710)
师范大学(21276)
(20148)
基金
项目(111344)
科学(90380)
研究(86310)
基金(81000)
(69032)
国家(68444)
科学基金(59734)
社会(58872)
社会科(55883)
社会科学(55869)
(44476)
基金项目(42023)
教育(39338)
(36448)
自然(34408)
自然科(33607)
自然科学(33600)
编号(33292)
自然科学基金(33028)
资助(30830)
(28889)
成果(28260)
(26306)
创新(25950)
重点(25817)
国家社会(25020)
(24574)
课题(24535)
发展(22310)
(21983)
期刊
(105915)
经济(105915)
研究(63502)
中国(37452)
管理(29682)
(29054)
科学(23859)
教育(23639)
学报(23634)
大学(18412)
(18198)
经济研究(17652)
财经(17235)
技术(17117)
学学(16943)
(16389)
金融(16389)
(15215)
业经(14348)
问题(13107)
技术经济(12080)
农业(12045)
科技(9956)
(9583)
图书(9138)
(8996)
(8956)
论坛(8956)
商业(8868)
统计(8640)
共检索到287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传耿  朱舜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不是单指某一种区域类型 ,依据研究的需要 ,既可以是行政区域 ,也可以是经济区域 ,还可以是自然区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际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 ) ,这种区分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尽快形成 ;把区域经济学视为应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 ;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空间上的不平衡性、时间上的阶段性与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等规律 ;新区域经济学是由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直接推动产生的 ,是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创新结果 ,它侧重研究新区位因素、全球区位论、新地域运动规律、新空间集聚等内容。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学科概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古老但仍焕发蓬勃生机的学科.它主要探讨人类在空间上的经济活动规律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空间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并受特定的政治环境、民俗民族文化习惯、自然地理环境、技术水平和市场活动惯性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鹏飞  
区域经济学的主题是研究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关注"何地"、"为何"。但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学并未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分析框架,区域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严谨的社会学科,倒不如说是若干理论的大杂烩,其中包括区位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不平衡理论、区域政策理论等等。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近年来,面对经济建设实践的大量需求,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获得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学者都加入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行列,有关区域经济的学术论文、专著和教材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这种快速扩张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如术语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范式、理论基础薄弱等,以致使区域经济学处于被"泛化"的境地。因此,如何转变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扩张转变为质量提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分析范式,将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可喜的是,最近由南开大学郝寿义教授完成的《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7月版)一书,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安虎森  
区域经济学作为空间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主要关注商品和生产要素区际转移以及区际发展差距的问题,但仍忽略了土地要素。在把握好厂商和消费者的区位偏好基础上,分析交易和交通运输活动的影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果运输成本下降,那么首先出现核心边缘模型中的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然后再出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现象,也就是说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际发展差距会先扩大,后逐渐缩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支俊立  于涛  刘鹏  
新常态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仅离不开金融发展和金融改革,也需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相较于间接融资体系对模仿性创新的促进作用,直接金融体系更能促进自主性创新;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已经达到了满足自主性创新的阶段。因此,为了促进自主性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在扩张金融发展规模的同时,培育和健全中国直接融资市场;在区域层面,应实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政策梯度"的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区域关怀包括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各个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为此,区域经济学研究中,要进行思维转换和研究重点的转换,特别应关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点,关注欠发达区域、弱势区域和问题突出区域的研究。通过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实现区域间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久文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派、制度学派和管理学派等三个主流学派。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前主要在区域经济理论、区域发展机制、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开发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乐黎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并且伴随着各种区域问题大量涌现,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晓东  
网络技术催生了虚拟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已经从多方面向区域经济渗透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存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网络技术改变了"距离"的固有概念,虚拟经济摆脱了"区位"的严厉束缚,区域经济学原本依赖的空间基础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一些基本原理在新兴的虚拟经济中失去解释力,甚至受到强烈的冲击。基于现实的新情况,积极探讨区域经济的新形态和区域经济学的认识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丽  
近年来 ,在我国特色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大多数研究者没有对特色经济、区域经济学进行鉴别 ,导致在实践中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混乱 ,对特色经济的顺利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本文试图对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学的联系与差异进行探讨 ,提出了几个探索性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罗庆  祝英丽  
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目标对象的相似性及理论观点上的互相借鉴使得其特殊性渐渐模糊起来。为此,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研究组分、研究内容层次、哲学思维等三个方面分析两者间的差异。在研究组分上,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可分为经济地理学独有部分(经济活动的地理基础、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区域经济学独有部分(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等)和两学科共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等);在研究内容上,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理圈层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在地表的投影,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圈层内不同经济体间的关系;在哲学思维上,经济地理学以归纳为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而区域经济学以演绎和数学推理为主,强调经济效果的最优化。以上分析有助于理清两学科间的实质差异,从而在相互学习中促进两学科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