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7)
2023(9237)
2022(7737)
2021(6863)
2020(5659)
2019(12479)
2018(12045)
2017(23395)
2016(12627)
2015(14005)
2014(14123)
2013(13997)
2012(13582)
2011(12892)
2010(13387)
2009(12694)
2008(12331)
2007(11561)
2006(10864)
2005(10092)
作者
(39857)
(33204)
(33076)
(31588)
(21512)
(15747)
(14898)
(12849)
(12766)
(12092)
(11659)
(11205)
(11052)
(10834)
(10825)
(10427)
(9964)
(9774)
(9682)
(9382)
(8639)
(8356)
(8180)
(7952)
(7699)
(7496)
(7368)
(7058)
(6827)
(6569)
学科
(75781)
经济(75725)
管理(36081)
(30144)
(23728)
企业(23728)
方法(22113)
地方(21329)
数学(19080)
数学方法(18854)
中国(17960)
(16165)
(15904)
地方经济(14514)
业经(14031)
(12991)
(11880)
农业(10762)
(10759)
环境(10750)
(10437)
金融(10435)
(10167)
贸易(10160)
(9739)
(9739)
银行(9716)
(9464)
(9328)
及其(9302)
机构
大学(198504)
学院(198340)
(92423)
经济(90557)
研究(77784)
管理(68868)
中国(58237)
理学(57481)
理学院(56736)
管理学(55771)
管理学院(55391)
科学(46235)
(42475)
(42199)
(40811)
研究所(36704)
中心(33499)
(32710)
财经(32345)
(32263)
经济学(29782)
(29110)
(28164)
师范(27890)
(27704)
北京(27327)
经济学院(26240)
业大(25888)
(25438)
农业(25191)
基金
项目(121107)
科学(95434)
研究(89320)
基金(87227)
(76641)
国家(76001)
科学基金(63651)
社会(58105)
社会科(55068)
社会科学(55052)
(46996)
基金项目(43901)
(40106)
教育(39986)
自然(39182)
自然科(38188)
自然科学(38173)
自然科学基金(37491)
资助(36787)
编号(35037)
成果(30446)
(29074)
重点(28321)
(26789)
课题(26274)
国家社会(24346)
(24183)
发展(23910)
(23543)
创新(22802)
期刊
(117098)
经济(117098)
研究(69565)
中国(40969)
(31110)
学报(31109)
(29786)
科学(29007)
管理(28209)
大学(23423)
学学(22070)
(21781)
金融(21781)
教育(21765)
农业(19960)
经济研究(19617)
财经(18177)
技术(17159)
业经(16136)
(15940)
问题(14761)
(12241)
技术经济(11461)
国际(11050)
世界(10737)
统计(9957)
(9720)
经济问题(9354)
现代(9233)
经济管理(8926)
共检索到323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论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区域经济走向协调发展的路径和相应的空间组织架构,系统阐释了党和政府有关宏观区域经济的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谷书堂  唐杰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政策选择谷书堂,唐杰相当一段时间以来,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特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差异在明显扩大的观点,在我国区域经济分析中踞主导地位,对之进行合理的分析对我们采取正确的区域经济政策具有重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京生  
区域保险公司的设立是同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 ,是同我国政府鼓励开发中西部战略相联系的 ,是同我国保险业进行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相联系的。区域保险的差异是区域经济非均衡运动的结果 ,是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变动的真实表现。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 ,世界经济已经向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为缩小我国保险业东西部的差距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理论对发展区域保险的重大意义 ,利用中西部保险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 ,使中西部保险业能够迅速赶上东部保险业发展步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学明  
从1978年改革开始到1984年,我国地区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但1984年城市改革开始后,区域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又在扩大。人们很快就找到了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那么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什么不如东部地区?除国家政策原因之外,是否还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呢? 在欧盟5个大国内,原德国的地区差距最小。意大利的南北的悬殊差距世界有名,英国、法和西班牙的地区差距也都很大。中世纪以前,德国南、北部因贸易发达而较其他地区富裕,19世纪,东部地区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鲁尔区以它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衣保中  任莉  
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策、缩小地区差距政策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政策。日本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推动和法律法规保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区域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常晓鸣  
区域政策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将影响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区际间生产力格局,博弈均衡的变动又将反作用于区域政策的制定过程。因此,中央政府在制定区域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目标区域和其经济关联区域的理性经济行为,引进事后推理机制,对政策的实施效用和效应进行预测和评估,以促进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和区域政策目标实现的相对统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沈滨   王海龙  
比较而言,在当今世界各大国中,美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显示出较具均衡性的特点。由于美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国家,其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后来随着总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呈现大幅度趋同的状况,自然会引起人们对联邦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关注和研究。毋庸置疑,无论是19世纪的美国中西部大开发,还是本世纪60年代美国南部的崛起,联邦政府的积极介入都功不可没。然而研究也表明,美国政府在传统上并不实行主动的区域经济政策,用美国经济学家的话说,美国从没有明确的区域经济政策。就这一点而论,联邦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态度,很有些无为而治的味道。究竟在美国基本成功的区域经济发展背后,有怎样性质的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兴庆  
本文采用“核心—边缘”模型(即发达空间单元的集合构成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落后空间单元的集合构成中国经济的边缘地带)。分析核心—边缘格局下,边缘地带所处的区域经济政策环境。一、三个区别研究边缘地带所处的区域经济政策环境,必须首先明确以下三个区别: 第一,区域经济政策与一般经济政策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树桂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李树桂本文从分析区域经济政策目标与框架体系入手,指出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在实践中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区际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拉大;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区际经济关系紧张,经济秩序紊乱;老工业基地出现萎缩,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而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任重  陈姝兴  
我国区域规划制定在新世纪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规划区域数量剧增,种类繁多,规划目标功能强化和更加的多样化,区域经济政策也更加注重地区特色优势。同时,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着区域规划政策碎片化、普惠化、非动力化等问题。未来的规划要联系国家总体规划,不仅要有区域的个性化,更要注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把握好战略性、大局性的基本取向;注重区域协调机制化,强化各规划间的有效衔接;未来规划还需要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依靠区域自身发展修炼,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发展的质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乃全  陶云  张学良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协整分析和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是西部经济增长与中部、东部经济增长均有协整关系,但中部与东部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西部经济增长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增长,东部反过来也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增长,但对中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中部不是东部和西部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由此显示出我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还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及“中部塌陷”的机理作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久瑾  吴晓宇  
区域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已形成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在东部沿海又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三个经济区,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反国家财政政策的情况。本文从现行状况入手, 对存在的财政问题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若干可行的解决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厚双,刘蕾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高涨的大环境中 ,中国还处于某些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外 ,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现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其经济合作政策的转变主要基于中国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市场需求大。中国正在强化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寻求投资转化效应 ;同时 ,东盟自身发展和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以及东盟成员国的政治稳定等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政策选择的变化提供了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永丽  李国政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文章在全面评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和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效果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制定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