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2)
2023(9794)
2022(8108)
2021(7209)
2020(5681)
2019(12591)
2018(12332)
2017(23128)
2016(12356)
2015(13770)
2014(13920)
2013(14147)
2012(13816)
2011(13165)
2010(13722)
2009(12899)
2008(12623)
2007(11550)
2006(10941)
2005(10426)
作者
(39019)
(32485)
(32413)
(30820)
(20935)
(15471)
(14714)
(12562)
(12503)
(11743)
(11443)
(10880)
(10843)
(10753)
(10263)
(9994)
(9619)
(9384)
(9310)
(9058)
(8659)
(8040)
(7897)
(7678)
(7427)
(7386)
(7163)
(6978)
(6692)
(6424)
学科
(80002)
经济(79945)
管理(33442)
(28275)
地方(26333)
中国(23103)
(20607)
企业(20607)
方法(19999)
(17336)
业经(16727)
数学(16574)
地方经济(16490)
数学方法(16464)
(15473)
(13150)
农业(12484)
环境(12447)
(12311)
金融(12309)
(11480)
(11266)
银行(11256)
(11098)
(11086)
资源(10364)
(10055)
(9815)
贸易(9803)
理论(9659)
机构
学院(195834)
大学(195062)
(90510)
经济(88656)
研究(78500)
管理(67291)
中国(59553)
理学(55220)
理学院(54438)
管理学(53672)
管理学院(53273)
科学(46309)
(43513)
(41171)
(39892)
研究所(36832)
中心(33748)
(32178)
财经(30558)
(30527)
师范(30311)
(29641)
经济学(28916)
北京(28742)
(27719)
(27384)
(26183)
经济学院(25455)
科学院(24597)
师范大学(24462)
基金
项目(117424)
科学(92458)
研究(89975)
基金(82523)
(71428)
国家(70787)
科学基金(59378)
社会(58770)
社会科(55755)
社会科学(55741)
(46670)
基金项目(42428)
教育(39436)
(38838)
编号(36361)
自然(34111)
(33326)
资助(33192)
自然科(33071)
自然科学(33063)
自然科学基金(32430)
成果(30997)
发展(27534)
重点(27498)
(27083)
课题(26868)
(25403)
国家社会(24746)
(23690)
创新(22307)
期刊
(120085)
经济(120085)
研究(69630)
中国(47050)
(29060)
学报(28523)
(28521)
管理(27817)
科学(27437)
教育(24834)
(21556)
金融(21556)
大学(21151)
农业(19519)
经济研究(19459)
学学(19384)
业经(18235)
技术(18130)
财经(17065)
问题(15385)
(15007)
资源(11834)
图书(11805)
技术经济(11584)
(11361)
世界(10998)
国际(10300)
(10050)
经济问题(9972)
(9830)
共检索到330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兴平  
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类型及区际贸易都有深刻的影响。从资源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入手.讨论了资源构成对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类型的影响,分析了资源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及区域资源优势的转化机制。最后就资源与区际贸易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凤君  
基础设施及其所形成的环境是人类自己营造的基础物质环境之一 ,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方面系统阐述了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基础设施的引导与从属功能、带状经济的激发器和助推器等观点 ,分析了基础设施在改善生产环境与效率、空间经济集聚与扩散中的作用 ,以及基础设施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同时归纳总结了我国国土范围内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走廊的基本概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寇晨欢  冷志杰  贾晓菁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因果反馈分析,揭示系统内部关键因果机制,并构建了区域范围的物流系统驱动经济系统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和寻优计算,得出如下结论:物流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建设均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系统发展,并促进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物流人力资源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物流基础设施的作用,且作用差距将越来越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萍  
论文首先阐述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限制;然后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受限于城市基础设施等;最后提出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重视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正常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强规划避免重复性建设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许舒婷  
交通运输网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学界密切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整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无论研究结果是否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但均提及交通基础设施会影响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除了外界的影响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二者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元的,两者作用相互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文章指出,除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政府在关注区域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光芸  唐兵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受资金、土地以及环境容量等各种硬实力制约的同时,也受到人才、文化、习俗、制度等软实力的约束。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区域硬实力,对于区域软实力未能给予重视。该文将分析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提升区域软实力的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庞效民  
为了加强对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验的科学认识,本文对用以支撑国际性区域合作的有关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跟踪总结和分析。伴随世界经济技术联系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演化和扩展。其中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发展以及有关产业技术变化宏观空间特征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代表性理论学说以及围绕这些理论学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学术争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宠   郭明君   何理  
随着中国政府全面推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其在全国层面集聚产生的作用愈发不可忽视。在理论分析中充分考虑城市之间协同创新、要素流动和贸易网络的特征,将互联网基础设施密度纳入多城市空间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大尺度空间中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具有本地效应,互联网基础设施集聚也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集聚产生的效果主要通过区域创新溢出、区域市场一体化和缓解劳动力在空间中的错配实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凌玮   安虎森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不同类型的高速路网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建设加大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其市场整合效应也对现阶段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了负向影响;高速铁路建设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铁路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知识溢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祯琪  欧国立  卯光宇  
文章对公路进行分级,对区域进行新的梯度划分,采用1998~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基于三种不同权重矩阵的市场潜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对公路交通影响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快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均会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快速公路的作用更为显著;只有在公路路网密度较大的区域内,公路交通才会对经济的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一省区公路交通发展水平越高,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吸附作用越强,但公路的边际贡献呈逐渐降低趋势;相邻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差距越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越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晓楠  孔凡文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协调理论与灰色理论分别对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至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呈上升趋势,且区域间差距减小,但协调性提升较慢,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促进指标个数少于抑制指标个数,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协调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晓楠  孔凡文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协调理论与灰色理论分别对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至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呈上升趋势,且区域间差距减小,但协调性提升较慢,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促进指标个数少于抑制指标个数,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协调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彩琴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要想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就需要找到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基于此,文章将首先分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其次,研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优化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途径,其中主要包括建立二者协调发展的控制体系、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协调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输结构、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发展四方面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