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8)
2023(6531)
2022(5357)
2021(4619)
2020(3967)
2019(8297)
2018(8009)
2017(15537)
2016(8153)
2015(9047)
2014(9211)
2013(9324)
2012(8955)
2011(8578)
2010(8938)
2009(8686)
2008(8431)
2007(7866)
2006(7299)
2005(6929)
作者
(25240)
(20995)
(20949)
(19990)
(13574)
(9882)
(9632)
(8175)
(8091)
(7553)
(7445)
(7005)
(6912)
(6815)
(6629)
(6583)
(6238)
(6085)
(5970)
(5524)
(5385)
(5146)
(5009)
(4999)
(4868)
(4861)
(4488)
(4171)
(4115)
(4069)
学科
(63095)
经济(63057)
管理(22613)
(20044)
方法(18590)
地方(18269)
数学(16343)
数学方法(16260)
中国(15050)
(14357)
企业(14357)
地方经济(13448)
(10830)
(10765)
保险(10674)
业经(10338)
(9868)
金融(9866)
(9663)
银行(9662)
(9625)
(9272)
(9025)
(8572)
环境(7858)
经济学(7283)
理论(6851)
(6842)
(6754)
(6411)
机构
大学(135948)
学院(134700)
(68879)
经济(67638)
研究(49140)
管理(47695)
中国(41060)
理学(39225)
理学院(38730)
管理学(38205)
管理学院(37930)
(32550)
(27904)
科学(26852)
财经(25541)
(24732)
经济学(23693)
(22974)
研究所(22021)
中心(21566)
(21015)
经济学院(20941)
财经大学(18772)
(18163)
北京(18126)
师范(18086)
(17058)
(16898)
科学院(15128)
(14950)
基金
项目(78823)
科学(63115)
研究(59682)
基金(58430)
(49477)
国家(49083)
科学基金(42296)
社会(41937)
社会科(39785)
社会科学(39775)
基金项目(29780)
(29555)
教育(25879)
(24672)
资助(24135)
自然(24055)
自然科(23436)
自然科学(23431)
自然科学基金(22994)
编号(22722)
成果(19242)
(18672)
国家社会(18180)
重点(18072)
(17756)
课题(16377)
发展(16028)
(15821)
教育部(15754)
人文(15680)
期刊
(86485)
经济(86485)
研究(51370)
中国(24959)
(24580)
(19799)
金融(19799)
管理(18724)
学报(17009)
科学(16761)
财经(14992)
经济研究(14604)
(13493)
大学(13397)
(12983)
学学(12776)
技术(11485)
问题(10892)
业经(10232)
教育(9937)
技术经济(8978)
农业(8572)
统计(8215)
(8161)
国际(7280)
世界(7174)
(7062)
经济问题(7019)
理论(6613)
决策(6563)
共检索到220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京生  
区域保险公司的设立是同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 ,是同我国政府鼓励开发中西部战略相联系的 ,是同我国保险业进行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相联系的。区域保险的差异是区域经济非均衡运动的结果 ,是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变动的真实表现。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 ,世界经济已经向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为缩小我国保险业东西部的差距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理论对发展区域保险的重大意义 ,利用中西部保险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 ,使中西部保险业能够迅速赶上东部保险业发展步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育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保险业作为区域乃至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稳定器""助推器",如何在新征程上,找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继续提供可靠的风险转移和保险保障支持,成为监管部门及保险机构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四川银保监局总结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省保险机构助力当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效经验,积极探索保险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活力充分迸发、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明显提升、治理效能显著增强等高质量发展目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平  涂东阳  
本文首先建立区域保险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度模型,发现我国大部分区域协调性较差;进而从区域内保险市场竞争及发展状况、区域保险业功能发挥、保险监管制度安排、产业政策等方面剖析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区域保险业自身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改进保险监管、加强财税及产业政策协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静  谢永添  黄和亮  
一现实与挑战国有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分属黑龙江省林业总局,伊春林管局、黑河林管局等二十一个大局所管辖。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41816万m~3,(八五年统计资料)拥有林业职工95.2万人,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黑龙江林区是我国国有林区的一块绿宝石,开发建设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时间上具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邬翊光  
最近香港文汇报著文论述联想电脑公司的成功秘诀有三条基本经验:1.“瞎子背跛子”的发展策略,就是内地雄厚的科技力量与香港运转灵活、信息灵通、管理先进的优秀企业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强大竞争能力;2.“田忌赛马”式的开发战略,即扬我之长,避我之短,不追求电脑领域内所有的尖端技术与国外竞争,而是在微机优势产品上大力开发,也就是通常说的“发挥优势、扬长避短”;3.“茅台酒与二锅头相结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鹏  
本文考察了历史上一些典型的区域经济风险案例,从泡沫化风险、周期性风险、产业空心化风险、制度性风险、外部风险等可能出现的区域经济风险类型,分析了诱发经济风险的多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区域经济风险的一些对策,旨在引起有关地区政府的关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文章指出,除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政府在关注区域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论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区域经济走向协调发展的路径和相应的空间组织架构,系统阐释了党和政府有关宏观区域经济的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光芸  唐兵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受资金、土地以及环境容量等各种硬实力制约的同时,也受到人才、文化、习俗、制度等软实力的约束。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区域硬实力,对于区域软实力未能给予重视。该文将分析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提升区域软实力的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秀娟  黄解宇  
理论分析表明,保险业规模结构会影响经济增长,而保险业区域结构会影响区域经济差距。基于全国31个省区2006-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寿险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效应,而财险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基于全国以及各个省区1990-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保险业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存在短期动态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保险业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春荣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统筹层次低、名义缴费率重、征管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造成各地缴费率差异悬殊、劳动密集型企业负担畸重。因此,要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建立高统筹层次的社会保险税制,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降低社保缴费率,并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特点给予社会保险相应的优惠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一段时期以来,区域经济的表现备受关注,一些地区在复杂环境的影响下遭遇增长困扰。这其中有转型问题、外部冲击问题、风险释放问题,也有信心问题,是结构性、周期性、政策性、外部性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区域发展的突破性、示范性和带动性,并相应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从设立特区和开放东部沿海城市,到后来建设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再到今天的自贸区、雄安新区、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航星  
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研究,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这里,作者把我国空间经济结构作为全球空间经济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成因问题放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来考察,以期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一、世界经济中心辐射作用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学明  
从1978年改革开始到1984年,我国地区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但1984年城市改革开始后,区域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又在扩大。人们很快就找到了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那么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什么不如东部地区?除国家政策原因之外,是否还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呢? 在欧盟5个大国内,原德国的地区差距最小。意大利的南北的悬殊差距世界有名,英国、法和西班牙的地区差距也都很大。中世纪以前,德国南、北部因贸易发达而较其他地区富裕,19世纪,东部地区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鲁尔区以它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