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8)
- 2023(6323)
- 2022(5336)
- 2021(4758)
- 2020(4028)
- 2019(8805)
- 2018(8622)
- 2017(15833)
- 2016(9162)
- 2015(10481)
- 2014(10710)
- 2013(10332)
- 2012(9999)
- 2011(9150)
- 2010(9501)
- 2009(8595)
- 2008(8815)
- 2007(8213)
- 2006(7199)
- 2005(6462)
- 学科
- 济(43812)
- 经济(43780)
- 管理(19841)
- 业(19355)
- 企(15834)
- 企业(15834)
- 地方(15151)
- 方法(14768)
- 中国(11982)
- 业经(11268)
- 学(11106)
- 农(11050)
- 数学(10909)
- 理论(10751)
- 数学方法(10743)
- 地方经济(9701)
- 产业(9523)
- 教育(9040)
- 和(7488)
- 农业(7452)
- 技术(6765)
- 环境(6250)
- 制(6136)
- 教学(5805)
- 融(5732)
- 金融(5729)
- 发(5687)
- 结构(5618)
- 体(5448)
- 财(5408)
- 机构
- 学院(142427)
- 大学(141781)
- 济(53179)
- 研究(52530)
- 经济(52001)
- 管理(46190)
- 理学(39347)
- 理学院(38691)
- 管理学(37815)
- 管理学院(37522)
- 中国(35213)
- 科学(34675)
- 京(30887)
- 所(28007)
- 研究所(25764)
- 农(24788)
- 范(24726)
- 师范(24505)
- 江(23799)
- 财(23207)
- 中心(21652)
- 业大(20876)
- 农业(19620)
- 师范大学(19519)
- 北京(19209)
- 州(19019)
- 财经(18755)
- 院(18721)
- 技术(17213)
- 经济学(16845)
- 基金
- 项目(93429)
- 科学(73111)
- 研究(70452)
- 基金(64117)
- 家(56576)
- 国家(56075)
- 科学基金(46575)
- 社会(43479)
- 社会科(41149)
- 社会科学(41138)
- 省(39597)
- 基金项目(33830)
- 教育(33441)
- 划(33068)
- 编号(29098)
- 自然(28337)
- 自然科(27635)
- 自然科学(27623)
- 自然科学基金(27101)
- 资助(25153)
- 成果(24864)
- 发(23231)
- 重点(22768)
- 课题(22317)
- 创(19854)
- 部(19799)
- 发展(18961)
- 展(18638)
- 创新(18498)
- 年(17961)
共检索到216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长宝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突出表现是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对于一个区域来说,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因既有政府因素,也有企业因素。本文认为,应通过强化区域文化认知、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强培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文化消费等措施,强化动力,合理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焦斌龙 焦志明
集聚度与根植性是审视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两个维度,二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运行机理。本文通过实证检验显示,文化需求、文化创意的活跃程度、相关产业的支撑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对我国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要培育和集聚文化需求,优化环境,激活各种有利因素,并慎重选择文化产业群的建立时机、建立方式和文化产业群的类型。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群 集聚度 根植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围绕建设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实施"人才强文、科技兴文、品牌提升、龙头拉动、项目带动、文化走出去"六大发展战略,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培育骨干企业等手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关联产业。文章利用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对2004~2010年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区位熵年均值分别为0.9247、0.8687、1.6097、0.7211,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倾斜,东部地区则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从年均增长来看,12省市处于增长状态,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区;其他19省市处于减少态势,主要集中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教育经费、零售业、区域科研力度和邮电量对文化产业集聚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行业工资、金融支持、政府拨款等因素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度 区位熵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中国文化产业"课题组 蒋萍
本文采用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分别从空间集聚和行业集聚两方面来测度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测度各省区间的同构状况。研究表明:从空间集聚角度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区,其中北京和广东成为文化产业主要集聚地区的核心聚地;从行业集聚角度看,新闻服务行业成为文化产业各行业中唯一高集聚行业;另外,随着文化产业集聚程度的不断加强,全国各省区的同构现象也在不断加剧。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状况 中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小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宏
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我国31个省(区、市)文化产业升级水平,用区位熵的方法测算2016年各省(区、市)人力资本集聚程度,运用GeoDa软件对二者进行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区、市)人力资本集聚、文化产业升级存在空间自相关,人力资本集聚与文化产业升级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区域差异性。选取空间滞后模型(SLM)对人力资本集聚与文化产业升级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集聚对文化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具有专科学历水平的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水平的人力资本及具有研究生学历水平的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明显。研究结果有利于各省(区、市)判定自身人力资本与文化产业升级的空间特征,利用地理性影响,加大人力资本集聚,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喻莎莎
文化产业投资额的贡献根据区域不同,对地区经济发展亦存在不同的因果联系。文章采用2005-2010年我国南部、北部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虚拟变量作为预测变量定位,从文化投资的角度,对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产业投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文化产业的投资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消费投入和开放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但南北地区(南北地区划分以长江为界,南代表长江以南省份地区,北代表长江以北省份地区)文化产业投资集聚效应的影响不同,北方较依赖于人力资本投入拉动消费,南方则侧重于相关产业以及文化特性吸引力的开发刺激经济消费。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 虚拟变量 经济增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连业 杜跃平
在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中,除了产业链、价值链等因素影响外,文化因素作为背后深藏的“无形的人文之网”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产业集群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而发展,两者互为影响,彼此推动。本文通过讨论地域文化和产业集群文化的相互关系,给出基于地域文化的产业集群文化培育策略,从而实现地域文化中的显性内容演变为产业集群文化中的正式制度性安排,地域文化中的隐性因子顺利植入并涌现为集群文化中的缄默因子,完成由文化竞争力向集群根植性竞争力的艰难一跳。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产业集群 根植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星宇 戴俊骋 孙东琪
对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普遍采用地理相邻或地理距离的空间矩阵进行分析,在自变量选取上存在内生性。对此文章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设置经济权重矩阵和空间模型,分析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经历了从"分散"到"极化"的转变。人力资源、文化需求和政策支持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城市化程度、财政支持等因素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文章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集聚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德忠 田道英
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内涵 ,选择与培育文化主导产业应坚持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技术上升速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西部局部地区以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已经具备以上初始条件 ,但政府还应在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 ;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加速城市化 ,促使文化消费集中 ;创新文化产业制度供给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宏观培育措施和采用有效微观载体 ,促使文化主导产业产生、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
西部 主导产业 文化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娜 彭飞
本文从中国各省市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与其所在区域的文化产业优势入手,在初步分析两者相关性基础上,进一步采集省级和地市级层面数据对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没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地区文化性因素、经济实力因素、城市开放程度和技术性因素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的影响不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茂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熊曦博士的专著《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2015年10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阐述了区域产业品牌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培育区域产业品牌的系统性策略,研究视角新颖,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结论的指导性强,对各地区培育区域产业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通读全书,我认为是一部研究区域产业品牌创新的力作。一是理论创新性强。现有的品牌研究大多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中华 张沛
伴随全球化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全球互联信息网络的传播以及后现代主义消费亚文化所倡导的"文化商品性"理念的盛行,地方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面向全球化经济竞争背景下的一种地方智慧和策略。文章以此为背景,以地方文化产业理论为切入点,深入阐释地方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发展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地方培育"对策。研究结论认为,地方文化具有"独特性"、"特色性"、"个性化"的内涵,具有文化性、驱动性、经济性等典型发展机制和特征。地方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地方休闲旅游产业、商业、文化艺术产业等进行在地培育。研究以期为经济发展的地方智慧提供经验与对策。
关键词:
地方性 地点价值 文化产业 地方文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中华 张沛
伴随全球化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全球互联信息网络的传播以及后现代主义消费亚文化所倡导的"文化商品性"理念的盛行,地方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面向全球化经济竞争背景下的一种地方智慧和策略。文章以此为背景,以地方文化产业理论为切入点,深入阐释地方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发展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地方培育"对策。研究结论认为,地方文化具有"独特性"、"特色性"、"个性化"的内涵,具有文化性、驱动性、经济性等典型发展机制和特征。地方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地方休
关键词:
地方性 地点价值 文化产业 地方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