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2)
2023(9578)
2022(7966)
2021(6988)
2020(5762)
2019(12416)
2018(12051)
2017(23044)
2016(12361)
2015(13784)
2014(13790)
2013(13587)
2012(12942)
2011(12105)
2010(12476)
2009(12058)
2008(11877)
2007(11008)
2006(10171)
2005(9692)
作者
(36783)
(30873)
(30716)
(29459)
(19726)
(14501)
(13940)
(11756)
(11649)
(10981)
(10855)
(10242)
(10229)
(10096)
(9810)
(9508)
(9055)
(8982)
(8778)
(8433)
(8004)
(7453)
(7364)
(7225)
(7053)
(6908)
(6907)
(6467)
(6183)
(5995)
学科
(75416)
经济(75329)
管理(43570)
(33802)
(29210)
企业(29210)
方法(21672)
地方(19925)
数学(18285)
数学方法(18176)
中国(16765)
(16536)
(16301)
业经(15273)
(13979)
地方经济(13965)
(13847)
(13011)
环境(12736)
(11131)
金融(11127)
(10242)
银行(10234)
体制(9906)
(9872)
(9638)
(9400)
(9022)
财务(8998)
农业(8995)
机构
大学(196665)
学院(195233)
(92530)
经济(90758)
研究(70946)
管理(69992)
理学(58939)
理学院(58240)
管理学(57506)
管理学院(57107)
中国(53474)
(45259)
(40670)
科学(38902)
(35279)
财经(35000)
(31391)
研究所(31268)
(30933)
经济学(30846)
中心(30750)
经济学院(27250)
(26258)
师范(26098)
北京(25645)
财经大学(25606)
(25222)
(24443)
(24055)
业大(22056)
基金
项目(120282)
科学(96657)
研究(91880)
基金(88936)
(76007)
国家(75406)
科学基金(65068)
社会(63330)
社会科(60096)
社会科学(60081)
(46111)
基金项目(45858)
教育(41292)
(38230)
自然(37547)
自然科(36575)
自然科学(36567)
自然科学基金(35899)
编号(35455)
资助(35136)
成果(30685)
(28630)
重点(27961)
(27635)
(27482)
国家社会(27426)
课题(25908)
(24718)
教育部(24426)
(23995)
期刊
(116787)
经济(116787)
研究(67843)
中国(40141)
(36756)
管理(29063)
学报(26988)
科学(25956)
(23550)
大学(21583)
学学(20442)
财经(20246)
(20039)
金融(20039)
教育(19128)
经济研究(19011)
(17624)
技术(16511)
业经(15398)
农业(15176)
问题(14940)
技术经济(11042)
(11032)
世界(10120)
国际(9530)
经济问题(9334)
改革(9315)
(9315)
现代(9045)
统计(8959)
共检索到312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星翼  
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指出了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卷入企业过深、区域经济结构中低水平企业比重过大、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环境滥用普遍等,并提出了在承认环境价值的条件下,建立和完善区域间和区域内环境保护的经济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曰瑶  刘呈庆  
在经济全球化和过剩经济条件下,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个人与企业持久发展的基础之上。发达国家的发展现实说明,品牌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以品牌经济为基础上的区域经济能够有效保障个人与企业的持久发展。随着品牌竞争日益剧烈,品牌的资源配置功能日益突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更多的是从通过收费、税收和排放标准等限制角度进行实施。随着政府从资源配置参与型向资源配置干预型角色转换,要求采取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即发挥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品牌经济。研究表明,品牌经济具有追求可持续性的内在动机,能够促进物种与环境保护,以及有效就业的稳定增长。实施品牌经济战略,不仅实现当代人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于钧泓  
大气污染区域治理实际上是将大气污染的区域按照行政区划的管辖划分为若干行政单元,每一行政主体不仅要负责所辖单元内的大气污染治理事务,同时还要与其他行政单元内的行政主体相互合作。联合执法涉及如何平衡各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执法资源、联合执法的跨区管辖等具体问题。建立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需要解决联合执法的依据、效力、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不仅可以消减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还可以提升区域行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近年来,耕地"非粮化"现象有增多趋势,大量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经济作物、苗木林果,甚至挖塘养鱼等,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一定程度上也威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作者在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鸿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周期日益缩短,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组成的新产业群勃然兴起,科学技术空前全面地渗入到生产力要素中,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在全球性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条件下,要把我国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科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兴平  
当前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存在制度缺陷,致使治理绩效不甚理想。文章提出将中央政府关系嵌入到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中,以实现纵向机制与横向机制的有机结合来降低交易成本。该模式摆脱传统流域环境治理中的中央政府的"主宰"或"漠视"行为,采用生态治理政治动员、法律规则和行政命令、治理绩效考核制度、经济激励、省部联席会议制度等嵌入方式。纵向机制的合理嵌入将有助于促进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的有效协调和良性互动,进而达到流域环境治理的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富田  卢黎霞  华春林  
尽管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有其客观性,但是,目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探讨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产品的产出,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全过程中,形成政府、市场、农户及涉农企业多元主体协调配合的农业污染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蓉  
开放存取期刊对用户是免费的,但出版并不免费,成本是存在的。它的经济机制有几种模式:出版费,基金会、研究机构、政府和私人赞助,广告,订购费,服务费,电子商务等。参考文献1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巍巍  施祖麟  
广义地讲,经济机制理论是研究社会经济系统运作规律及规则的理论。多年来,经济学界学派林立,众说纷纭,其矛盾焦点,不过就是对经济机制的理解和认识各持己见罢了,因而,可以说:经济机制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但同时我们看到:以往经济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敏  
在全球网络化的动态环境下,组织身份认同对组织和员工具有重要功能。现有组织身份、组织认同与身份经济学研究缺乏统一理论框架,笔者在身份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成本分析,整合社会心理学与组织身份认同相关理论,剖析了组织身份认同现象背后的经济机制:一方面,组织身份认同通过降低认知决策成本和提升心理幸福感促进员工的个人福利水平,继而影响员工经济行为;另一方面,组织身份认同通过降低员工激励约束成本和提升组织成员群体合作效率来提升组织管理效率。组织身份认同对组织与员工的经济机制效能依赖于员工与组织的身份投资,由此获得的组织身份资产凭借其共享性和专用性推动组织与员工的价值利益诉求整合,使之结成融合彼此价值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鲁  
经济机制源自希腊文(Mechame),即英文“机制”(Mechanical)。机制指机器的构造及机器运转过程中各个零件之间的相互联结和运转方式。经济学上使用经济机制概念,指的是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社会经济机体有整体的经济机制,也有局部的经济机制,就是说社会经济机体的整体运行中包含着它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局部运行。各个构成要素都自成系统,都有各自特定的运行机制,例如计划系统内有计划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本江  徐晨  
经济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分析经济运行的效率,进行经济机制设计。由于"新经济人"需要有良好经济运行机制的支撑,所以,不能作为经济分析的前提假设。面对当前我国大量存在市场机会主义行为的现实,以"存在‘经济人’"假设替代"经济人"假设和"新经济人"假设,可以既与"人都是自私的、利己的"资产阶级观念划清界限,又避免"新经济人"需要有良好经济运行机制支撑而不能作为经济分析前提假设的困境,并且可以为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效防范参与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市场运行机制提供逻辑起点。"效率不减原理"指出,满足"经济人"真实显示偏好的经济机制并不妨碍"利己利他经济人",即"新经济人"利己利他偏好的真实显示,保证了"存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卫国  马瑾  张立恒  
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了定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差异,揭示了各地区不仅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环境污染治理也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特征。因此,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追赶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必然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