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5)
2023(5204)
2022(4310)
2021(3902)
2020(3207)
2019(6733)
2018(6761)
2017(12141)
2016(6966)
2015(7787)
2014(8186)
2013(7643)
2012(7212)
2011(6822)
2010(6925)
2009(6499)
2008(6373)
2007(6111)
2006(5441)
2005(4925)
作者
(22093)
(18399)
(18369)
(17374)
(11550)
(8854)
(8363)
(7211)
(7082)
(6505)
(6367)
(6268)
(6122)
(5998)
(5853)
(5604)
(5431)
(5390)
(5289)
(5150)
(4857)
(4621)
(4459)
(4364)
(4158)
(4140)
(3979)
(3977)
(3801)
(3753)
学科
(30926)
经济(30890)
管理(18268)
(13321)
地方(11195)
(10686)
企业(10686)
(8965)
中国(8920)
方法(8465)
(7447)
地方经济(7266)
理论(7203)
(7187)
数学(6486)
数学方法(6406)
(6359)
业经(6164)
(5800)
(5798)
教育(5795)
金融(5791)
(5295)
银行(5280)
(5153)
(5045)
农业(4851)
环境(4779)
(4340)
贸易(4338)
机构
大学(105775)
学院(105497)
研究(39716)
(38572)
经济(37542)
管理(33662)
中国(28921)
理学(27789)
理学院(27331)
管理学(26737)
管理学院(26517)
科学(25911)
(23391)
(21292)
研究所(19405)
(19082)
(18782)
(17815)
(17706)
师范(17521)
中心(17195)
业大(15182)
农业(14812)
北京(14683)
财经(14615)
(14412)
(14407)
师范大学(14004)
(13015)
(12931)
基金
项目(67763)
科学(52600)
研究(50975)
基金(46702)
(41587)
国家(41226)
科学基金(33872)
社会(31340)
社会科(29554)
社会科学(29546)
(27950)
基金项目(24174)
(23716)
教育(23588)
编号(21511)
自然(20438)
自然科(19900)
自然科学(19891)
自然科学基金(19479)
成果(18934)
资助(18204)
课题(16358)
重点(16098)
(15926)
(14292)
(13582)
(13173)
国家社会(12898)
创新(12783)
项目编号(12757)
期刊
(49420)
经济(49420)
研究(33772)
中国(24255)
学报(20783)
教育(17880)
(17391)
科学(17050)
(15209)
大学(15080)
学学(14042)
管理(12645)
农业(11589)
技术(9285)
(9009)
金融(9009)
财经(8408)
业经(7932)
经济研究(7425)
(7365)
图书(6811)
问题(6810)
(6309)
(5721)
(5714)
论坛(5714)
(5669)
职业(5367)
国际(5257)
资源(5080)
共检索到168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晖  
区域媒体是塑造区域地缘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力。区域媒体的对外传播要坚持差异性与同一性结合,均衡报道以及受众理解的原则。地方政府在区域媒体对外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区域文化品牌建设,强化新闻公关意识,精心设置媒体议程,进行舆情分析,形成意见领袖。要主动研究目标受众思维方式,增强传播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钰洁  
书名:《融媒体科技传播实践研究》作者:武丹,钟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ISBN:978-7-3120-5405-1出版时间:2022年6月定价:68元最近几年融媒体的迅速发展,不仅极大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生态模式,更有效地改变了整体的传媒格局,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一般情况下,融媒体是指,以新的媒体技术为支撑,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等多方面集成信息所形成的新的传媒形态。由武丹编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江华  严威  
区域传播形象是指在传媒世界中某一区域呈现出的客观形象。具体到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其传播形象测度有利于各省级区域更好地了解自己借助于媒体在公众面前呈现的形象态势。本文从省级区域所辖的所有城市的新闻报道入手,构建了省级区域传播形象的一套特殊的测度指标,并基于城市形象媒体监测系统产生的2008年全年的数据,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传播形象进行了统计测度和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剑静  任占营  
面对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形象传播与塑造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成因,提出了更加重视形象塑造、新媒体传播、口碑传播、"经营学校"、舆情管理等"5个更加重视"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芳莉  
本文在分析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误读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探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误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及其表现,最后从新闻操作层面出发,提出减少对他国形象的媒体误读、增强我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玥  
<正>城市形象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文化底蕴的外在展示,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情感。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关系到城市在国内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何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实操议题,同时也是传播学界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由黄骏编著的《以城为媒:社交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一书,便以城市形象塑造理论为基础,探索了融媒体环境下的城市形象新理论框架,并着重回答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巨才  张全喜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行为产生的核心动力,但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方面存有诸多缺陷:形象理论方面存有拘泥于现实形象、游客旅游前的形象吸引缺位和旅客旅游完成后的形象提升与完善缺失;形象口号方面有策划依据缺失、与旅游定位相混淆等缺陷;形象传播方面有"价低者得"的媒体选择招标机制缺陷。因此,必须建立全新理论,引入"传播形象"、"灵魂形象"等全新概念,加强主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第三方机构策划、第三方机构评估、三方相互独立、互相制约的全新运行机制。河北旅游形象的定位,必须体现京畿重地的独特性,体现其独特的山水、风土人情、精神风貌;口号要摆脱目前广泛存在的"以语句本身的文采作为判断标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珠  薛小飞  
本文分析新媒体工具涌现、涉税舆情复杂等税务工作新形势的基础上,结合税务宣传业务实例,从新媒体对税务工作的影响、传播体系的特点、构建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建立适应新时期税务形象塑造的"全传播体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逐步调整了其传统的不参与区域经济集团的政策,对区域合作的态度日趋积极,并且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明确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即EPA战略)。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存在明显的排斥中国的倾向。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政治因素特别是日本的地缘政治战略。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存在着明显的地缘政治战略特征。对于日本区域一体化战略排斥我国的倾向,我国政府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侯月娟  
随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推开,我国高校将面临着教育资源和优质生源的更加激烈的竞争。新形势下,高校形象能否实现有效传播,是能否赢得竞争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宏观社会环境,以面向五所高校实地调研的统计数据为依托,对目前国内高校形象传播面临的问题及现实挑战做了分析和研判,并从提升传播者媒介素养、增强传播内容贴近性、创新和丰富传播手段、注重网络舆情监测等方面尝试提出高校形象传播的提升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建科  谭英  陈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大众媒介传播进行科技推广具有一定效果。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农民受众的心理效果层面(认知、情感、意愿等)分析了媒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效力。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受体对科技类信息的关注程度、知晓度和理解度普遍较低;(2)对科技类信息的赞同度、支持度较高;(3)不同收入地区的不同类型农户对科技信息的关注程度有较大差异;(4)电视媒介在传播新技术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5) 人际传播科技的效果好于大众传播媒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玺  
伴随着媒体数量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张,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不仅使得信息数量呈几何倍数迅速递增,也使得信息传播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由此带来选择难题。消费者该如何精准地在海量信息中找到适合的产品及企业或机构该如何精准定位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品牌定位"理念于是得到重视,由此也带动了品牌传播从注重产品的理性、到感性诉求再到关注产品的差异化价值的嬗变,品牌定位时代到来了。进入品牌定位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将在品牌传播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效峰  
东南亚在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湄公河次区域已成为大国东南亚外交的新焦点。美国把该区域视为亚太"再平衡"战略前沿,日本、印度等国也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加大对该区域的外交资源投入。在亚太格局重构背景下,次区域中小国家希望相关大国维持某种均势,而大国的权力运用及其互动则在深刻塑造着地区新秩序。鉴于湄公河次区域在中国周边战略中的重要性,中国需进一步调整自身的参与策略,积极应对西南方向上复杂的地缘博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爱国  王晓梅  
Internet is called“the Fourth Mass Communication Medium”after newspaper,broadcast and television.The users of Internet in the world,especially in China,have a feeling that the transmission speed of Internet is too low.It's not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 and the cost is often too hig...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建波  郑宇丹  
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广告、媒体与品牌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中国(信息)文化思维的错位结构、广告、媒体与品牌环境的二元生态以及信息产品内容与形式的结构形态,都决定了虚实结构既是广告、媒体与品牌的真实运行结构,也是信息主体创意生成、传播和认知的基本机理和策略方法。为此,需要从识别定位机理、诉求传播机理和虚实生成机理的视角,探究中国广告、媒体与品牌信息的市场竞争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